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个文化符号的形成与演变——基于宁化石壁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通过建构文化符号来建构生活和意义体系.历史上,宁化石壁作为客家各姓氏宗族的开基祖地是一种文化建构,客家谱牒与传说中的石壁,也全然是一个象征符号,客家人建构石壁符号的目的在于强化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感,与真实的石壁基本无涉.现代宁化石壁文化符号的构建过程,既是新客家运动的产物,又是包含着正在经济利益的文化策划,是为发展经济而发明传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实践》2009,(8):52-53
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也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水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作为打出"中国水都"口号的南昌,其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公众对此却缺少相应的认知,这必然要求南昌在水文化的传播上加大力度。人类世界本质上是符号世界,符号是传播的基础。南昌的水文化符号可以划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别,将这些符号统合起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水文化传播平台,构筑以水为核心的南昌城市形象,可增强南昌的文化吸引力及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确立了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新坐标新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传统是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要素。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强区策略的推动下,我区连续十年举办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学术研讨会,对草原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及探索草原文化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实效运用,都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13年6月下旬,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以“创新发展草原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基地”为主题,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她在充分肯定草原文化研究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及在国内国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指出: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需要和草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在草原文化创新发展中必须正确把握创新与传承保护之间的关系,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着眼于文化前沿和时代发展,不能离开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空谈文化创新;要着眼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搭建草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和平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草原文化创新发展和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冯月季 《理论学刊》2023,(4):151-160
符号域作为文明互鉴发生的文化符码,其所具有的记忆功能生成了文化的自主性,同时,符号域所具有的创造功能和传播功能也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促使符号域内部的文化符码发生转换,进而与不同文明形态交往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文明互鉴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得以生成。全球化语境推动文化转码换挡加速,世界文明与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新时代,中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破解当前世界格局下文明互鉴和文化交往的难题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中国智慧,同时为构建和谐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积极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符号化思维和基于符号而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正义,是人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判断。正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主体公共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承载了人类社会核心理想的文化符号。古代哲人们都把正义概念看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因而正义被认为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罗尔斯在继承传统契约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观点,对传统的正义观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在中国今天的文化语境中,解读正义的要点在于:正义蕴涵着人的权利;正义蕴涵着人的行为规则;正义蕴涵着道德;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形成正义,也不能派生出正义。  相似文献   

8.
包红梅 《实践》2013,(10):60-61
草原文化是一种以草原为表征符号的地域文化。对于草原文化的构成,当下的研究中,有对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尤其在道德领域影响较深的古代传统文化;有对政治生活领域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重要影响的现代革命文化;有在日常生活、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强势渗透的外来文化;有借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东风在科技文化、信息文化和大众文化领域日益得势的新生文化……因此,用单一  相似文献   

9.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的一个新要求。自觉地积极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万资姿 《唯实》2009,(2):26-29
符号的使用使人类具有了自由处理自身文化经验、事物关系的能力。人类符号能力既取决于人类的为我性,又是人类实践功能在自身精神领域中的积淀与凝缩,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动力和目标追求上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不确定性,人类文化及其符号体系才永远处于不停息的进化过程之中;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才能感受到自身的自由创造本性。可以说,人类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就是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外显,或者说,人类符号能力的不确定性正是根源于人类的自由创造本性。  相似文献   

11.
乌兰托娅 《实践》2013,(8):48-49
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我区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逐渐形成以草原文化为主要内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例如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元上都博物馆、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先锋队》2013,(28):41
微观点: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于文化符号的认知也应拓宽视野。政府官员对于文化建设的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称道。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市长倘若领跑文化符号乃至最终当选,不仅是个人荣誉,更能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领导干部端正发展理念,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善莫大焉。一提到文化符号,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名胜古迹、民间艺术、文艺作品。在山西十大文化符号评选中,堂堂太原市长,居然风头盖过耳熟能详的晋祠、山西大院、老陈醋,独领风骚,引起些许猜测也是在所难免。网络上,一些网友纷纷指责评选  相似文献   

13.
孙书敏 《实践》2010,(10):50-51
<正>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由生产型社会过渡到消费型社会,一切东西只有转化为符号价值时才有自己的存在根据,这样就从商品政治经济学转向了符号政治经济学,商品形式让位于符号形式。过去是对生产方式的占有,而现在则是对符号意义的占有,这种符号意义体现着现实生活的差异与等级。波德里亚确立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将商品市场转化为消费符号系统,实际上也是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化为文化分析和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体性下,借助于人类符号能力,特别是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内容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相似文献   

16.
朱秉龙 《实践》2006,(8):42-43
历史命运注定动态的进攻性的草原文化和静态的建设性的农耕文化在中国北方这块土地上狭路相逢,这是草原作家们难以回避的文化背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曾产生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草原文学的辉煌。当时,作家们用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叉视角观照草原的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从而使草原文学具有了双重文化身分,迅速得到了新中国中华主流文化的接纳和认可。比如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同理,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民族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沃土,是维系民族成员心理的重要纽带,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基础。草原文化是北方民族特有的文化,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应该注重其三要素。  相似文献   

18.
如何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在对文化专制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民主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革命事业和新文化的发展。毛泽东的文化民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民主观在中国的新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民主的主体、基本政策、基本精神与基本前提等。研究毛泽东的文化民主思想,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乌尼尔 《实践》2011,(10):49-51
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2011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主题论坛以“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主论坛和“创新民族电影”、“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发展”、“元代城址研究”三个分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对草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草原文化与江河文化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草原文化发展特点和变迁规律等问...  相似文献   

20.
赵宝通 《实践》2013,(2):50
察哈尔右翼后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特别是蒙古察哈尔部在长期的征战和发展中,传承了蒙元宫廷文化的庄重华贵,汇集了蒙古诸部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察哈尔文化。察哈尔文化是以草原为依托,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结合并举的经济文化类型,是近代以来草原文化较为普遍的类型,是草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察右后旗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