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论争,这些论争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产权是否虚置,国有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公有制理论是否相悖,要不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导向等。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民族研究》杂志编辑部召开这次讨论会,我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大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我只提两点建议和希望。一、关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三十多年来,我们无论在教学、科研或是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对待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一直是采取“既要依靠,又不能完全依靠”的态度。“要依靠”,这是因为斯大林民族定义有它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民族形成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还存在不少意见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是在如何运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方面的意见能渐趋一致,对整个讨论将是有益的。为此,本文仅就争议较多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不当之处,切望指正.  相似文献   

4.
杨堃先生曾对民族定义作过如下表述: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的稳定的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分为氏族、部落、部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阶段和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民族,全具有这四个要素,但这四个要素是有联系和轻重之分的。其中,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是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缺此便不成其为民族。至于其他三个要素,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之下也会消失。”研读了这段话后,我们觉得杨堃先生的基本定义与斯大林的定义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杨堃先生只是把斯大林所说的共同心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大连、哈尔滨举办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习班和中央党校在北京举办党史函授研讨会,现将会上有关党史的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如何理解列宁斯大林对民族问题论述的内在本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要逐步使本国文字的译文与原文尽可能接近,准确地理解了作者原文的含义;二是我们对他们的论述要有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对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适用的范围在我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这个定义只适合于资产阶级民族,有的认为只适合于阶级社会以后的民族,有的认为这个民族定义适合于原始社会以来的一切民族共同体的广义民族。我认为,依据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后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胡志强 《民主》2011,(2):16-17
当前中美两国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端日趋激烈。短期内,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前,这一问题还将不断升温;长期内,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一问题也会不时跳出来考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民族定义评析及对现代民族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定义,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答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及其他同志)》中作过基本相同的表述,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从提出迄今已经七十多年。七十多年来,尽管中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者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不少人提出了新的定义并对民族的特征进行再划分,但是仍然没有一种新的定义能够取代斯大林的定义。斯大林的这一定义及其对民族的跨征划分“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研究者所普遍使用,事实上也为欧美和日本不少学者所接受”。众所周知,斯大林的这一著名定义是在对鲍威尔、石普林格尔等人对民族这一人们共同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民族定义,是由斯大林在1913年提出的。他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提出的这个民族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对于全面论证和正确阐明俄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纲领,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民族纲领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各国马克恩主义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保证。这表现为:1、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息息相关;2、改革与完善国家机构、保证和促进新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关;3、改革与完善干部制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有关;4、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改革提供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模式的确定,应当依据:1、经济体制改革和重新确立的经济建设模式向政治体制提出的改革要求;2、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根  相似文献   

12.
正契诃夫写完剧本《海鸥》,一直为这个剧本"冗长的开头和仓促的结尾"感到担心。他知道心急的观众总是想尽快、尽可能轻松地知道《海鸥》究竟说了些什么。说老实话,对自己的新长篇《刻骨铭心》,我也有着同样的担心。有许多读者提问,问为什么要这样开头,为什么第一章会这样莫名其妙,这样做又是要想表达什么。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试图作出解答,每次解释都很难让别人满意,包括让自己满意。事实上,我首先思考的,是读者会用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进入这部小说,从现实开始,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文革”的理论,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而这些论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则有时被断章取义,有时被任意曲解。今天,我们在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中,有必要重新研究马克思、列宁论述过渡时期中的某些问题,以求正本清源,明确对过渡时期的认识。“文革”期间,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经常被报刊杂志引用,特别是在一九七四年底至一九七五年初,报纸又登了马、恩、列、斯的三十三条语录,指导所谓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苏联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在我国到目前为止还被基本肯定。苏联著名的汉学家、民族学家刘克甫最近明确指出,几乎苏联所有的民族学家都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严重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阻碍民族理论发展的(见贺国安:《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载《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他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基本缺陷是:1.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几个民族特征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斯大林所谈的几个特征,完全是并列的、等同的,而且“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实际上,这些特征处于分类学上的不同层次,包含着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根本不能并列。苏联学者提出了把民族形成的条件与民族特征区别开的观点。斯大林所列举的四个要素中,“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民族,这是我们在从事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同时,国内外对该问题也有异议,如这一问题不搞清,势必会影响民族理论的研究和民族工作的开展。一关于什么是民族、民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作了描述。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引了这样一段话:“‘民族’这一称号适应于许多印第安部落,因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并且特别强调了“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这一结论。在同一本书的另一处,马克思作为实  相似文献   

16.
学习和宣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文件,这是当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重要任务。学习和宣传要有步骤地进行,首先要集中一段时间搞好形势政策教育。以下是本刊资料室整理提供的有关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些参考题: (1)如何认识近七年来的政治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间之一?从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七年,我国的政治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标志:(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复查和平反了历史遗留的大批冤假错案。在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社会动乱之后,持续地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央、地方和军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关公平与效率的一些典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优先论市场机制不会自动缩短贫富之间的距离,达到平等主义者所追求的结果平等,这一任务往往是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实施再分配来完成的。因此,要求分配上的平等,就等于赋予国家强行从那些在市场中处于优势的人的手中拿去一部分财产的权力,这是对人的自由权利的干涉。从这个角度讲,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在经济自由主义者那里又直接表现为经济分配问题上的自由与平等的矛盾。作为一名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反对国家对收入分配的任何形式的调节,认为用国家的行政手段去实现“平等”,不仅是人为地破坏了市场的自然秩序,损害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专利”一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英国于1924年颁布《垄断法》已具有专利法的雏形,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全面的专利法是美国在1690年制定的.尽管历史曾发生过关于专利制度的大论战,但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多.1850年只有十个国家,而现在已增加到一百六十多个国家.1、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有专利制度专利制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却为专利制度是否适用社会主义制度争论了几十年.直到我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具有商品经济属性的时候,我国的第一部专利法才在建国35年后的1984年3月12日问世,而这时美国已经准备庆祝他们的专利法200年的生日.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缔造祖国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那什么是民族文物,研究民族文物的理论与方法有哪些,民族文物怎么分类,民族文物如何鉴定等等深层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宋兆麟先生撰述的《民族文物通论》一书,对上述问题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科学论述,不仅解答了笔者对民族文物相关问题的疑难和茫然,而且对国内研究少数民族文物问题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十年至今,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现在已进入关键的理顺物价、明确利益分配的阶段,较圆满地在短期内通过这两个必过的关口,将是经济起飞的坚实起点.那么,十年来工资与物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动过程,其间成绩和欠缺何在,通过本文试述一二. 在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最初入手的就是收入分配,除了调整国家与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外,就是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改革,相继从浅深两个层次上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