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建立,促进了苏区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红军的军事政治素质,苏区红军出版了大量的军事建设类图书,这些图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中央苏区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2.
闽西列宁书局是中央苏区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它的建成标志着苏区出版事业步入兴盛时期。书局积极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提高广大红军官兵、干部群众思想觉悟的书籍,为苏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书局的经营方式、出版物的类型都反映了苏区出版事业的特点,均表明了政治与出版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0,(9):F0003-F0003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红军反“围剿”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第一次同内革命战争史小都具有蘑要地位,红军采取“求心退却、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任苏区人民的支援下,以少胜多,活捉前敌总指挥、中将师长张辉瓒,不仪保卫了中央苏区,而日.使中央苏区得到巩固与扩人,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1932年冬,刘少奇被派到中央苏区工作。在苏区,刘少奇同志不仅领导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而且倡导、组建和领导了一支完全由工人组成的红军武装,为打破国民党对苏区日益严重的军事“围剿”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7.
1932年10月,中央苏区革命斗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毛泽东却因病不得不来到汀州福音医院休养所进行疗养.当时,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妄图使红军和苏区人民陷入无衣穿、无盐吃、无钱用的困境.因此,如何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苏区军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就成为中央苏区经济战线上的一项重要斗争任务.毛泽东虽在福音医院休养层的工会、商会、合作社、公营工厂等开展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8.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9.
陈安  庄春贤 《党史文苑》2008,(10):14-19
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革命战争。主力红军也常常直接从地方招募革命青年和青壮男子加入红军,使部队得以扩充。扩大红军工作,是苏维埃政府最基本的和最经常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图书出版物是部队运用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利用红军图书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央苏区建设、提高红军战士政治觉悟、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央苏区军事法的渊源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立法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苏区军事法的渊源主要有六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军事法律、中央苏区普通法中的军事条款、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具有军事法规性质的文件。中央苏区军事法体系由十个分支部门法律规范构成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调整苏区各种军事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凸显了为苏维埃政权和军事斗争服务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九)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一、主力红军长征后的政治环境由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没有被粉碎,主力红军乃于一九三四年冬,在江西会昌一带突围,离开中央苏区,实行万星长征。当时在中央苏区还留有部分主力红军和地方部队,由项英同志领导,以坚持“保卫苏区”的方针。在长征的主力红军已远离苏区而转战湘、桂时,国民党仍然保有很大兵力在中央苏区进行“清剿”。我们的红军虽然在瑞金、会昌之间进行顽强的战斗,并消灭敌之第三师的一个旅。但由于硬拼硬打,不仅不曾挽回严重的局势,并且整个中央苏区都  相似文献   

13.
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指战员在江西抚州境内,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期间,他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对苏区群众和红军指战员无比爱护、关心,与当时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态势,共产党运用诸多策略对国民党军士兵进行政策宣传和策反,并一次次取得成功。这是苏区时期红军打击国民党军队保存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红军发展壮大与苏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一开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就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为了保存力量,发展根据地,则不断实行反"围剿".因此,"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1930年底,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展现了毛泽东驾驭战争的非凡韬略与高超的指挥能力,同时也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军事权威.  相似文献   

16.
何立波 《党史纵横》2012,(12):18-21
1927年冬至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以中央苏区为中心,兴起了以现代话剧为主的革命戏剧运动,被称为"红色戏剧",也叫苏区戏剧。苏区戏剧运动得到了苏区党政军民的热烈支持,澎湃、方志敏、罗荣桓、罗瑞卿等红军将领亲自担任编导和演职人员,这在中外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大推动了苏区戏剧的发展,繁荣了红军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班布日  张玉龙 《党史文苑》2007,(12):20-22,33
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着敌强我弱的态势,共产党运用诸多策略对国民党军士兵进行政策宣传和策反,并一次次取得成功.这是苏区时期红军打击国民党军队保存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红军发展壮大与苏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的节俭运动开始于1932年2月,结束于1934年秋,历时两年多。这个运动在当时的形势下起到了发展革命战争,支援红军作战,打击贪污腐化的作用,为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2年的中央苏区,由于红军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军事“围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大,成为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50万人口的当时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由于苏区是“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人类最伟大的世纪,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世纪。 中华民族史上最壮观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都集中在这一百年里,而本世纪30年代,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日本人的入侵拉开了重演八国联军侵华的一幕,而南京政府对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诞生了红军长征。 从1934年10月起的万里长征中,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红二方面军离开湘鄂川黔苏区,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苏区,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人类最伟大的世纪,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世纪。 中华民族史上最壮观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都集中在这一百年里,而本世纪30年代,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日本人的入侵拉开了重演八国联军侵华的一幕,而南京政府对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诞生了红军长征。 从1934年10月起的万里长征中,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红二方面军离开湘鄂川黔苏区,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苏区,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