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现象"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胡鞍钢博士《"贵州现象"呼吁重大政策调整》一文,胡鞍钢调研后认为:"贵州现象"特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在全国挂末、贫困人口众多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欠发达现象。"  相似文献   

2.
20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贵州现象",探究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滞后症结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均衡过分悬殊的地区差距。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贵州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2017年,贵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三位。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就相关问题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两会,贵州频发好声音。在贵州代表团审议现场,中央领导由衷点赞:贵州正"不事声张,悄然崛起"、"贵州的贫困标签正在逐步撕掉"……2 0多年前提出"贵州现象"的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评价:"贵州发展路径的探索既是中国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的样板,也是世界贫困地区发展的样板。"从落伍者变成追赶者,进而转变为一些领域和方面的创新者、领跑者。在中国的版图上,贵州正  相似文献   

4.
“贵州现象”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胡鞍钢博士《“贵卅I现象”呼唤重大政策调整》一文,胡鞍钢调研后认为:“贵州现象”特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在全国挂末、贫困人口众多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欠发达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大扶贫:"三手合力论"当代贵州:深入观察贵州在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后,您认为贵州的实践对国家有哪些价值?胡鞍钢: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任务,也是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实现全国脱贫,将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社会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社会。到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5.7%,其中贵州则下降至14.3%,还剩  相似文献   

6.
从"富饶的贫困"的"贵州现象"到奋力追赶的"贵州新现象",未来,贵州将在新国发2号文件的重磅支持下,创造新的"黄金十年",走向共同富裕,实现贵州崛起.深切关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近30年的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近日对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视察,指示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全力以赴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上积极探索经验。贵州如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本刊特此专访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相似文献   

8.
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强调:引进外资要迈更大步伐本刊记者杜梅萍胡鞍钢: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教授。胡鞍钢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被海外称之为中国新一代经济学家。自1989年起,胡鞍钢...  相似文献   

9.
书架     
正《摆脱贫困》作者:习近平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作者: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十三五大战略》作者:胡鞍钢鄢一龙周绍杰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基辛格巨作:世界秩序+论中国》作者:(美)亨利·基辛格出版:中信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徐静 《当代贵州》2012,(17):26-27
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白南风、康晓光等人针对贵州守着金山没饭吃的窘境,提出了后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富饶的贫困",从此贫困便成为贵州被关注的重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贵州的长期贫困而命名的"贵州现象"又被国情分析专家胡鞍钢提出,至此贫困似乎已经成为贵州的一个符号。但2010年以来,省委紧扣发展速度"慢"这个主要矛盾,高举发展、团结和奋斗的旗帜,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1,(3):52-52
胡鞍钢在1月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说,从世界大国看,各国都不统计地区生产总值,更谈不上比较或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这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并不科学,也不真实。因为中国太大,目前统计省级生产总值还说得过去,没有必要统计省以下地区生产总值。从今后看。还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取消对省级GDP的统计,只有全国的GDP,不能搞出两个不同的GDP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对西部地区造成的冲击和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远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农牧、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但是,资源开发的劣势也相当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已具备,"贵州制造"、"贵州品牌"走出去开拓大市场以及理念大交流的大幕已开启,贵州跨越发展处于绝佳战略机遇期。在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近年"贵州速度"甚是亮眼。2012年"国发2号"文件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诸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新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经济的全球化对西部地区造成的冲击和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远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农牧、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但是,资源开发的劣势也相当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邸凌 《当代贵州》2017,(3):28-29
从"跟跑"到"领跑","速度"是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最亮眼的热词。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弯道取直、换道超车,努力冲出经济洼地,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跑出了令人瞩目的"贵州速度"。2017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1个省份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贵州经济增速高达11.73%,超过西部经济重镇重庆,位列全国第二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贵州经济增速已实现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4日,"2015年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在黔南州都匀市召开,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出席,来自全省九市州和88个县的农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来自都匀市、凤冈县、普安县、湄潭县的代表交流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经验。胡继承在会上指出,贵州茶园种植面积是全国第一位,有着最好和最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曾这样评价胡鞍钢:第一为中央说话,第二为贫民说话。为中央说话,是指胡鞍钢的研究总是站在决策层的高度,并屡屡被决策层所采纳。为贫民说话,是指他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利益得失,并义无反顾地充当起他们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胡鞍钢撰文指出,从当前来看,开发西部有利于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口2.85亿,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品市场。目前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效需求不是。1996-1998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3.1%、14.2%和6.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的转型成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事件数量增多、涉及面广、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多、行为越发激烈等特点。学者胡鞍钢曾根据政府公开资料统计,1994年后,全国群体性事件数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参考报》2000年1月26日刊登报道《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加快西部发展,挑战大于机遇》。胡鞍钢近日在北大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加快西部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调查研究的结论是,挑战大于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九五”期间制定的政策,没有能够有效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第二,我们面临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而且全球大范围的结构调整,使得西部原来在农业、能源、原材料方面的比较优势下降;第三,国内市场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也减弱了西部资源开发的相对优势;第四,加入 WTO 后,东西差距实际上还会进一步扩大,因为加入WTO 对于东部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而对于西部来讲,则是挑战大于机遇。胡鞍钢提出,“九五”期间,国家解决中西部差距的思路,主要是围绕资源开发这一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