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承 《当代贵州》2014,(32):40-41
正黔西南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黔西南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今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历经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黔西南州委  相似文献   

2.
茶叶     
正茶产业是黔西南州贫困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成立了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黔西南州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召开了全州茶产业发展推进会,通过全力实施规模化、集团化、标准化、品牌化,一体化推进全州茶产业发展,全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百亿级产业。截至2019年7月底,黔西南州茶叶种植面积达45.8万亩,产量达1.01万吨,总产值14.29亿,  相似文献   

3.
过去5年,黔西南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7%。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黔西南州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强则民强,黔西南州大力推动食用菌、板栗、精品水果、茶叶等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能持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提到黔西南州,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全州所辖7县均为贫困县,其中有3个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全省20个极贫乡镇中,黔西南占4个,还有165个深度贫困村。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黔西南州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黔西南州委书记刘文新表  相似文献   

5.
正一、黔西南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人均经济水平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较为突出。2001年以来,黔西南州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人均GDP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黔西南州人均GDP13386元,按2000年价计算为7880元,小康实现程度为25.1%,经加权后的得分为3.01分,距离12分的满分尚有8.99分的距离,是所有23项指标中差距最大的指标。根据省委提出2015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按现价和6.46的汇率计算),黔西南州要达到这一目标年均需增长24.63%;2020年人均GDP实现10000美元,黔西南州需年均增长19.11%。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2020年人均GDP目标值31400元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稳定有效的内部动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黔西南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分析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对如何加强乡村文明建设作出思考。一、黔西南州乡村文明建设现状(一)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黔西南州紧紧围绕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乡村环境"等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全州森林绿化面积达到1516.9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18%,比上一年提高1.68  相似文献   

7.
敲开西南山门从云贵高原越苍莽山水,直奔东南沿海的南昆铁路,给贵州乃至我国大西南县城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机遇,我省该怎么办?就这一问题,笔者以黔西南州为例进行粗浅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南昆铁路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潜在优势,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紧迫感和自信心 全长898公里途径黔西南州180多公里的南昆铁路,对发展黔西南州各县县域经济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1.南昆铁路给黔西南州发展县城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是南昆铁路的修通,大大缩短了大西南与东南沿海的距离,黔西南州将成为大西南南下出海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蓦然凸现,将为黔西南南下通商和发展农副产品、工业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大西南与东南亚国家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存在着互补性,有着长远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前景。南昆铁路将为这一前景的到来作出贡献。2.黔西南州自身优势为依托南昆铁路发展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幅员辽阔,黔西南州共有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黔西南州又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黔西南州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把"盘活三地、统筹三就、衔接三保、建好三所、用活三制"作为目标,大力推广黔南州惠水县"五个三"经验,以增加农民"四金"收入为抓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方法路径。一、增加农民"四金"收入在黔西南州的实践探索黔西南州结合本州实际,以增加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9.
正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块土地上,居住着77.3万布依族同胞。主要分布在册亨、望谟和安龙贞丰等县市,虽然仅占全州人口总数的27.54%,但是布依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怎样融合这一丰富的资源,助推旅游业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丰富的黔西南州布依族文化资源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这里的布依族大多分布在南、北盘江流域,是黔西南州世居少数  相似文献   

10.
陈俎宇 《当代贵州》2022,(51):62-63
<正>抓好巩固拓展、转型转变的关键点,助力黔西南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共同富裕目标大迈进,是惠州市与黔西南州开展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两地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精神,聚焦黔西南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的战略部署,选点望谟县蔗香村、安龙县梨树村、贞丰县长田村等作为乡村示范试点,投入资金、融入智慧、精准施策,以不断深入的帮扶实践让黔西南州乡村产业强起来、村庄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东西部协作命题不断探索解锁新答案。  相似文献   

11.
陈敏 《当代贵州》2007,(4):14-15
2007年1月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视察贵州,第一站到黔西南州,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重视,全州各族人民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温暖。在黔西南州,  相似文献   

12.
面对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有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的黔西南州如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黔西南州州委书记陈敏,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  相似文献   

13.
正一、黔西南山地文化的基本定位在黔西南州1.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53.8%、丘陵占14.9%、盆地占4.4%、河谷坝子占26.9%,是典型的山地之州。发展山地旅游,被写入省、州"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战略路径。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实施大山地旅游战略行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发展山地旅游,离不开山地文化的支撑和融入。黔西南州山地文化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4.
陈鸣明 《求是》2012,(8):60-61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是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等原因,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较大,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近年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  相似文献   

15.
"我州不是发展‘快’了,而是发展‘慢’了。"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说。生产总值确保实现660亿元,力争超过700亿元,奋力突破8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实现3000美元。这是黔西南州"十二五"经济加速增长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州大家康健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2004年与黔西南州天地药业贸易有限公司重组合并,成为天地药贸的下属全资子公司,所经营的药品全部委托母公司配送。公司秉承“大家康健,健康大家”的经营宗旨,  相似文献   

17.
正9月3日至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深入黔西南州晴隆县、贞丰县、安龙县、兴义市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锤炼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参加调研。孙志刚听取了黔西南州工作情况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要求黔西南州始终牢记、永远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是黔西南州的穷根,是贵州之痛,是全国之忧。  相似文献   

19.
付松 《当代贵州》2012,(26):39-41
共同撬动区域发展新支点,打造开放合作新亮点,使川滇黔十市州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区域合作的典范。八月的"中国凉都",风光绮丽,景致迷人。2012年8月19日,第三届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在贵州六盘水市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秦如培出席并讲话,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相关部门领导莅临指导,川滇黔十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成员出席会议。云南曲靖市、贵州黔西南州代表应邀出席会议。秦如培指出,川滇黔十市州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和利用,旅游业逐渐成为黔西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黔西南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举措,并提出建设旅游业金州的想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黔西南州的旅游业有了划时代的变化。2014年,旅游总收入2亿元,位于全省第8位;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增长速度位于全省第2位。黔西南州的旅游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一、黔西南州旅游业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