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球     
荷赛奖颁中国抗震救灾这是《杭州日报》的摄影师陈庆港拍摄的照片,记录的是2008年5月14日,解放军官兵在中国四川北川县参加地震救援,士兵们用担架将地震  相似文献   

2.
聚焦     
《中国残疾人》2014,(1):22-23
瑞典摄影师拍摄《盲人村庄》记录盲人生活Sweden近日,瑞典摄影师Gunta Podina展出了他精心拍摄的一组图片《盲人村庄》。这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拉脱维亚一座村庄里盲人的生活状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处在前苏联经济体制下,村子里的工厂可以解决1600名视障者的就  相似文献   

3.
月览天下     
《小康》2018,(3)
正创意2018年1月4日报道,摄影师Dan Piech创作了一幅作品不一样的摄影作品。他利用6亿像素360度全景照片呈现纽约城市美景。据悉,Dan Piech一共拍摄了189张周围建筑照片,花掉了整整160个小时拼合成了这幅作品。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他收到的礼物中有一幅中国滇金丝猴照片,照片上一只母猴抱着小猴,毫无遮拦的眼神与人们对视,看着就让人心头一软。这张照片的作者是中国最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他出生于中国云南,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从事野生动物摄影,是首位获得英国BG野生动物摄  相似文献   

5.
大山里的摄影师沈学溪,李博文拍摄、冲洗底片、晒放照片都采用纯自然光的李天炳,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这一技术时间最长的摄影师──整整53年。64岁的他是闽南山区的一个近乎传奇式的人物。闽南山区300个村庄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天炳师”。只要身体许可,李天...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5)
正11月26日晚,侯波离世,享年93岁。这位曾经拍摄过开国大典的毛泽东御用摄影师,与她诸多著名摄影作品,一同归于历史的记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在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凡参加过开国大典的人,谁都能讲一段与它有关的故事,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了谁,毛泽东那天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等等。侯波作为摄影师,也有自己的独特的角度,而她拍摄的那张照片,在  相似文献   

7.
荷赛奖颁中国抗震救灾 这是《杭州日报》的摄影师陈庆港拍摄的照片,记录的是2008年5月14日,解放军官兵在中国四川北川县参加地震救援,士兵们用担架将地震幸存者抬出的场面,它获得荷赛奖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这幅照片是反映四川抗震救灾的组照《走出北川》中的一张,拍摄于2008年5月14日通往北川县城的路上。2009年2月13日,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  相似文献   

8.
局部 《今日民族》2014,(2):59-61
<正>2011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麦克·山下发表了他在云南德钦奔子栏拍摄的《星空下的东竹林寺》照片,令我顿时目光呆滞,不愿再翻阅下一页。照片中,那些因长曝光而被拉成流星雨般的满天繁星,被摄影师安放在古老的东竹林寺身后,这座古老的寺院,配着这幕星空,被追加了更为神圣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人来人往的机场向来是明星街拍的必争之地,聚焦在闪光灯下的,不单单只有明星。其实,翱翔在高空中的飞机,也是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航空摄影师——罗韬,用他的镜头,记录了几千英尺高空上各类飞机翱翔的身影。每一位摄影师,都有自己专注的拍摄领域。当然,罗韬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航空知识的"狂热粉",自他接触了摄影之后,便把飞机与摄影相结合,专注于航空摄影。回忆起与航空摄影的结缘,罗韬觉得这是命运  相似文献   

10.
聚焦     
《中国残疾人》2013,(9):20-21
美国USA摄影师用影像记录残障人士的生活美国摄影师Julia Cybularz以其患精神分裂症16年的表弟Slawek Kosmala为对象,以真实的视角拍摄了影集《数学家》(The Mathematician),记录了主人翁的生活碎片。在该系列照片中,摄影师通过主人翁的身体、表情以及周围环境,揭示了多重现实,带领读者感受抛弃逻辑束缚后所能享受的自由之感。影集中的主角是一名波兰移民,由于智力发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者。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经给上海的电影明星拍过照片。后来在延安很长的时间里,他作为为数不多的摄影师之一,拍摄了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活动的大量文献照片;百团大战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90年代,郑德雄在霞浦开了一家人像摄影馆,名字取得梦幻,叫做"阿波罗光影世界"。他拍摄的人像角度奇巧,光影独特,常有明星剧照的效果,这在当时封闭的小县城里算是一件轰动事儿,小城里的姑娘们没见过这种拍法,都争着排队要让这位时髦的摄影师来给自己拍一组写真照,就连当时国内的时尚杂志也用过他拍摄的人像做封面。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6,(10)
正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大雾笼罩迪拜的震撼场景。从被灯光点亮的地平线,到被云雾笼罩的摩天大楼,从码头到朱美拉棕榈岛再到哈利法塔,这一幅幅图片呈上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来自德国的摄影师Sebastian Tontsch现在在迪拜定居,他在90层楼高的高度上拍下了这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图片。  相似文献   

14.
孟红 《传承》2010,(25):10-12
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堪称世界公认、令人敬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一代历史伟人。这四位伟人聚在一起,大概只有在开会时才能出现,而且通常是在大会堂里。而有一幅拍摄于1964年11月的经典摄影作品,表现的是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专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归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亲自到机场去隆重迎接的重要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31)
正中国"零零后"孩子们的幸福真心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讲述的,正是一个个家庭不可复制的中国故事。今年夏天,中国第一部连续十年跟踪零零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零零后》上映,总导演张同道表示,这是浓缩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我并未想到拍摄会持续十年之久,是生命成长过程的秘密诱使我不断前行:我总是好奇地想看到我的孩子们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泛黄的背景色总会让人有一丝惆怅。斑驳的漆皮,耷拉的布帘,还有缺了角的黑板,从细节刻画上分明告诉读者,摄影师没有淡化甚或回避这种困顿的环境。假如视觉中心没有那些孩子,这将是幅常见于19世纪的、让人沮丧的贫民生活写真,缝缝补补、勉力而为,为生活能够继续而熬干最后一滴汗。果真如此,那就是民生新闻的惯常景像,摄影师显然不打算这么干。事实上,他已经被某种东西感染,他在努力捕捉一种情绪,一种简单的欢快情绪。这是只有孩子才拥有的情绪,他们把无论奢华还是简陋的地盘,都变成嬉戏的天堂。慢门将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12)
正近日,一位名叫埃迪安·罗索夫(Ettiene Rossouw)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在纳米比亚拍摄到了一组羚羊的照片。照片中的一只羚羊长着与众不同的犄角,向下倒长,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18.
(一) 电影传入台湾是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日新新闻社前的空地上盖屋,用从日本带来的一台放映机放映英杜战争等十几部影片。台湾总督府并让高松丰次郎拍摄日本人统治台湾纪录片二万呎带到日本,在帝国会议的总预算会上放映,作为统治台湾的现状说明,这是在台湾拍摄影片的开始。一九二一年台湾总督府为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在总督府文教局设巡回电影班,并从东京聘来日本摄影师荻屋在台北设立制片机构,拍摄宣传性的新闻纪录片。第二年日本松竹蒲田映画株式会社田中钦到台摄制台湾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9)
正9月10日,"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摄影展在台湾新北市开幕。摄影展由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和中国台湾网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的200多位摄影师共襄盛举。宁台两地摄影师在宁夏各地历时11天,共拍摄了8000多张摄影作品。摄影师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宁夏风光、特色建筑以及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友声》2007,(1):26-27
为了表彰加拿大友人万津先生为增进加拿大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所作的努力,对外友协决定授予其“人民友好使者”称号。2006年9月8日,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向其颁发了“人民友好使者”证章和证书。万津先生1918年生于上海,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从事摄影工作并取得加拿大专业摄影师协会颁发的摄影艺术硕士学位。他利用摄影构建起加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平台,其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照片多次被加拿大的出版机构和宗教团体采用,为6位加拿大专业摄影师在中国举办作品展,并于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