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一代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又都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老三届”也不例外。 数千年的文明史都逝去了,但历史上却还从来没有象“老三届”的佼佼者们那样给人留下这么大这么多的荒谬感。对于“老三届”的辉煌也罢,风流也罢,“青春无悔”也好,暗地里悔恨也好,“老三届”人的根本在于他们的荒谬。在“老三届”身上,历史的“光环”下面,在其自身荒谬的同时还有其所依附的全民信仰空零的一面。所以我想,对“老三届”进行理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时,针对着把民主同科学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企图,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概念不需要下任何补充定义,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的或非民主的社会主义,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已经有机地包含在社会主义的根本特点之中了,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剖析民主社会主义的反科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一旦离开法制建设,就象杠杆失去了支点一样,没有力量。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显灵”。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法制经济。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引导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时,也必须以法制建设为“先导”。  相似文献   

4.
在报刊、电台的新闻报导中,常常遇到一连串刻板文章式的套语:赞扬某人、某单位的成绩优异吗,“名列前茅”;描写某项工作、某项体育比赛的参加者正在积极作事前准备吗,“秣马厉兵”;称颂某项艺术创作或表演精彩吗,“美的享受”。诸如此类。这些语言都没有错,你要说它语法不通或使用不当是不行的;但天天如此,处处如此,听了也确实叫人腻味,常常在没有看到或听到下文时,就让人料定下面将要出现什么套语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上,否定马克思的学说,否定社会主义成了一种思潮。在有的国家,甚至成了一种时髦。他们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挫折看做“社会主义的失败”,把发达资本主义迄今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取代当做马克思学说已经失灵的佐证。为了批驳这种思潮,我认为首先应当回到研究什么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因为种种谬说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严重曲解或误解。  相似文献   

6.
杜书瀛 《学理论》2008,(5):27-27
关于文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且号召“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代表大会报告中如此鲜明、如此新颖地论述文化问题,并且把文化提到如此重要地位,既表现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又表现了我们党的开放胸怀。所谓“创新”者,是说在我印象里以往党代表大会报告中似乎没有如此明确地提出过这样的文化论断和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7.
继去年 4月日本首相森喜朗关于战争问题的表态受到批评后,现在日本文部省又准备通过歪曲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的教科书。这表明二战结束已逾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家不仅没有和不愿吸取历史教训,而且还站在日本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用极其错误和荒谬的历史观教育子孙后代,这将使日本走上极其危险的道路。 否认战争的侵略性几乎已成了战后日本政府无法医治的“心病”和“顽疾”,也是亚洲和世界一些国家在政治上无法或不敢与其建立密切的信任关系的主要障碍。日本一些政治家为什么如此迷恋于耻辱的过去,真令别国难以理解;日本的一些…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说,有人在对青年人讲民主时,特别卖力地鼓吹“东风吹,战鼓擂,现在谁也不怕谁”。似乎民主就是“谁也不怕谁”,只有“谁也不怕谁”才能有民主。 对于民主这样一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我只想说,把“谁也不怕谁”当成民主的手段来大加鼓吹是很荒谬的。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历史是人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人们的求真心理 ,让歪理邪说披上“科学”外衣 ,是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欺世惑众的主要幌子。当 今 ,人们对科学十分尊重 ,李洪志迎合这种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求真心理 ,摆出一付高立于现代科学之颠的架势 ,向世人阐发闻所未闻的终结真理。其实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所宣扬、鼓吹的那一套 ,很多东西根本缺乏科学依据 ,甚至荒谬可笑。比如 ,宣扬他能“度己度人” ,能给人清理身体、安装“法轮” ,“法轮是宇宙的宿影 ,具备着宇宙的一切功能 ,他能够自动地运转、旋转。他在正转的过程中 ,会自动地从宇宙中吸取能量 ,他自身还会…  相似文献   

10.
年来思考这近百年学术的变迁,感慨良多。一言以蔽之:这百年学界思潮迭起而成就不大,新人辈出而大家甚少。“思潮迭起”、“新人辈出”是现象描述,有目共睹,无须多说;“成就”、“大家”云云可就带明显的主观色彩,有个如何评价的尺度问题。跟什么比?跟明清人比社会学研究,那我  相似文献   

11.
人生隽语     
《民主》2021,(6)
正赵丽宏:如果时光退回到七十年前,谁会想到似乎辽阔神秘的世界会离中国如此近呢?在国外,几乎已经没有机会介绍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人人都知道,没有必要再说。可是,在我心里,这五个字比从前更使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林蔚 《瞭望》2005,(40)
几天前,交通部长张春贤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捎话:“欢迎大家对我进行廉政监督”。应该承认,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番令人感动的表白——毕竟在中国省部级以上高官中,能向公众发出如此邀请的,纵不足孤例,至少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3.
为国内的分离主义思潮而苦恼的国家不少。日本也有“独立运动”,有人就在成天鼓吹冲绳应该独立。但谁都知道那只是冲绳人对历史和现实生气之极而在发牢骚,并没有谁认真地想过所谓“冲绳独立”的问题。所以,“分裂日本”,不是一件什么值得炒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尼基塔·赫鲁晓夫死去多年了,他的功罪有见仁见智的评价,棺早盖而论未定。然而,他的一句散播核恐怖歇斯底里的名言:“头都没有了,还讲什么原则”,无论如何不能算是革命者的语言。倘准此办理,则志士仁人舍身取义的行为都变成荒谬而不可取了。为了保头,为了活命,汉奸也可当,叛徒也可做,苟且偷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关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是,却出现了一种离开生产力范畴谈生产力的现象,一些人写文章或有些领导干部讲话,把“精神文明、教育、企业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关系、环境、感情投资”等等,都说成是生产力。这种把不属于生产力要素的东西等同于生产力并使之泛化,可以称之为“泛生产力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我们曾经多次来到被称为当代青年思潮“晴雨表”的北京大学。在这里,我们和同学们一起,经历过粉碎“四人帮”的狂欢,也目睹过所谓西方“民主”等思潮引起的迷惘和混乱。但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深埋于这一代青年心田之中的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本质。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最近,当我们重访这所学府时,扑面而来的已是方兴未艾的马列主义“回升热”。新近由七七、七八级毕业生主动捐资兴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在看待社会思潮时往往存在困惑:一方面,不能用阶级性、政治性作为评判社会思潮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远离政治、奉行政治虚无,又容易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整体性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主流意识形态现代化中的一个否定性环节,对待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式不是“选择”,而是“超越”。“超越”的根本途径是科学解答社会思潮在社会和人生层面提出的“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以及“终极关怀”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立此存照     
近来,在处理和解决非法组织“法轮功”,揭露和批判李洪志的歪理邪说中,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如此荒谬而混乱的东西,何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蒙骗了那么多的人?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共产党员以及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也受骗上当?这实在是发人深思的!李洪志及其所谓的“法轮大法”,宣扬“末世论”,宣称人类即将面临“毁灭”,怎么办?只有他李洪志这个唯一的“救世主”,以他的拯救人类的“唯一大法”──“法轮大法”,度你上天,不再是地球上的“常人”,度你到“天国”去,成“天人”,为此你就必须坚持修炼“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安机关“追缴赃款赃物及退赃“措施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赃款赃物的性质只能够由国家授权的特定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作出的生效裁决来确定,这是认定赃款赃物在程序上的决定性要件。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不能够称其扣押或者调取的物品为赃款赃物,追缴赃款赃物更是荒谬,因为其本身没有法律依据。针对“赃款赃物”及其追缴措施,应当通过完善刑事诉讼法、制订有关司法解释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改革已处于攻坚阶段,改革已到关键之年,部分职工的待岗下岗,必然隐藏着不稳定的因素;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经济生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踊跃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开放和改革。”“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干部之间、群众之间、干群之间,年年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