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刚 《探索》2011,(5):18-23
公平与效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这对范畴的认识经历了“打破平均主义、优先考虑效率”到“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历史过程。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而突出的问题是公平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和形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两大理想目标 ,是人们用来评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两个重要尺度。西方经济学家也认为 ,保证效率和推进公平是“政府的两个核心经济责任。①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 ,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对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最初探索与尝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 ,我国逐步打破“吃大锅饭”的旧体制 ,开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这一重要目标的确立,揭示了效率和公平的统一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阐明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地  相似文献   

4.
陈景 《世纪桥》2007,(2):22-23
该文系统地解释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实践,提出公平与效率应谊并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历史范畴。从历史维度准确而完整地理解公平效率问题的理论演绎,探索其实践发展,对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效率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平效率目标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同时,也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一个鲜明观点。充满创造活力和公平正义。也就是效率与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许多都是围绕着效率与公平及其关系问题展开的。效率与公平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效率与公平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召开之际,我们就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生导师边立新教授。  相似文献   

7.
建设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活动的和谐的基本点,则在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要效率就不能讲公平,讲公平就没有效率。这种把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进而片面强调效率的观点,并不符合经济活动的实际。 效率是反映经济活动配置和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比率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逐渐摆脱功利主义影响而走向规范主义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十七大之后社会公平一跃而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平、正义与优先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比较宽裕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注重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卫兴华  ;侯为民 《前线》2008,(3):13-16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又需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将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我国十大“宝贵经验”之一,还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公平和效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理论上有待于商榷.凡是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强调效率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市场经济不需要再强调效率是不是优先的问题.社会主义绝对不应当在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中,把公平放在被"兼顾"的位置.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既应当高度关注和解决效率问题,同时也应当高度关注和解决公平问题,使公平和效率原则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李炳炎 《探索》2011,(5):77-8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经济生活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公平问题的倾向,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怎样树立科学的经济公平观。进而提出了运用科学的经济公平观来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遏制贫富分化,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比较宽裕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注重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境界,同时,也使公平与效率孰先孰后的问题重新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那么,公平和效率就真的必须有先有后,此起彼伏吗?我以为,这样提问体现的还是一种基于传统总体性社会的思维方式,很容易把人们引向一种无解的境地,因而并没有多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比较宽裕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注重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效率、公平与政府抉择□韩喜平许琳政府对效率与公平的抉择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成败,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具体地分析目前我国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效率与公平各自内涵丰富,二者相互关系复杂。效率是指可获得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文确立了我国个体、私营等私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私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败。因此,如何引导私有经济的发展,使其趋利避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试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大尺度,两者的内涵都很丰富,既涉及物质利益,又包括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人际交往等多种价值追求。从效率与公平的各自…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解读、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是使公平与效率达到真正统一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公平与效率仍是一个在不断的调整中共同发展最终达到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钟立华  虞文华 《求实》2002,(12):16-17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被认为是经济学一个千古命题 ,一直都没有一致的答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一度处于两难境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正确揭示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既包括生产力问题,提出发展仍然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这与社会主义社会对效率的追求相一致;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社会对公平的追求相一致。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效率公平观呈现出内在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