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四国汇率波动走势汪巍90年代,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持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基础上,国际收支情况改善,国内通货膨胀较低,因而本国货币对美元等西方主要货币汇价上浮,以上东盟四国的汇率机制是在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经济调整...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美国成功地加强了它在东盟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这几年来,美国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0%,而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则增长25%。美国所占东盟国家进口贸易的份额从1970年的11.6%增至1981年的13.6%,而占其出口贸易的份额则相应从17.8%增至18.4%。 据美国商业部的资料,最近几年东盟国家与美国的贸易情况有如下表(单位: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日本与东盟的安全论东盟与周边大国的战略关系(中)曹云华东盟对日本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在历史上,除了泰国外,所有的东盟国家都遭受过日本皇军的铁蹄的蹂躏,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每一个东盟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会义愤膺、同仇敌忾。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东盟...  相似文献   

4.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T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庄礼伟一、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4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签署了《新加坡宣言》、《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和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而制订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即CEPT)等3...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问题及对策宋坚一、1995年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一)中德贸易继续增加,但增幅比上年有所缩小。据我国海关统计,1995年两国贸易额为137.1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56.72亿美元,进口80.3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  相似文献   

6.
东盟国家与越南经贸关系的发展与现状松林东盟由于在过去几十年推选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政策,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东盟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同时世界在经济领域里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在整个世界得以发展。东盟要保住乒...  相似文献   

7.
开发东盟国家旅华市场对策初探胡平近年来,东盟各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亮点之一,出境旅游的人数也随之迅速增长。根据旅华市场的新变化,对我国旅游客源市场重新重点定位,开发东盟国家旅华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东盟国家旅华市场的...  相似文献   

8.
东盟与现代国际法杨丽艳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于1967年,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组织,在90年代以其将在本世纪末实现大东盟、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目标,以及于1994年建立了东盟地区论坛(ARF)和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  相似文献   

9.
日本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贸关系回顾 从二十世纪50年代末开始,日本就是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援助国,一直是多数东盟国家最主要的商品出口国。对日本来说,东南亚又是战后中国和朝鲜的重要替代市场,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商品出口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到1967年东盟成立时,东南亚与日本已建立起相当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多数东盟国家一直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大陆与台湾在美日市场的竞争关美宝一、中国输美玩具遥遥领先我国输美主要产品多为劳力密集的轻工业产品.1992年美国自台湾[进口]245亿3000美元,占全球进口(5243亿7140美元)的4.67%%,较1991年增长6.9%,是继1988至1990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贸易往来扩大,经济合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广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面临着前期开发东盟市场不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热效应的压力和出口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广东自身拥有独特的先行优势、人缘优势、经济技术优势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力等因素,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有着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东盟科技政策及展望郭品,诸昆雄一、东盟经济科技现状80年代,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5%,是二战后发展最慢的十年。但亚太地区却保持年平均6%的递增,遥遥领先。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重组。60年代,东盟均为落后的农业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五国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廖小健一、现状九十年代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势头非常好。据中国有关统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1985年仅为32.65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43.76亿美元,5年增长了34%。90年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更快,1...  相似文献   

14.
欧盟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黄小芳欧盟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欧盟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是欧盟在亚洲的主要市场。近年来,这两大区域集团之间的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合作形式不断发展。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化日趋发...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东盟国家经济(本文不包括文莱)经历了从高速到低速再到高速增长这样一个波浪式发展阶段。从1987年起,东盟国家经济在摆脱了80年代中期的衰退之后,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高达7.4%,是继70年代之后第二次高速增长。这次高速增长同70年代不同的是在推行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为主的前提下取得的。经过这4年的发展,东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16.
东盟国家经济已从70年代的高速增长减为80年代前半期的中速增长,现在五个国家(本文不包括1984年新加入东盟的文莱)都程度不同地遇到经济困难。1985年是东盟成立以来经济最为暗淡的一年,也是这些国家近20年来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经济困难的一年。从当前情况看,世界经济不振,尤其是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猛跌,是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用难的主要原因,而各国经济政策的失误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因素。现在,各  相似文献   

17.
印尼经济概览 一、宏观经济的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印度尼西亚属于低位中等收入国家。1985年印尼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30美元,同年东盟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文莱除外)为:菲律宾560美元、泰国800美元、马来西亚2000美元、新加坡7240美元。菲律宾、泰国和印尼同属低位中等收入国家,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则属高位中等收入国家。比较一下东盟各国在1965—1985年这20年期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二月四日,菲律宾《商业日报》刊登由该报编订的一九七七年东盟国家五十家最大商业银行的资料。调查的对象只限于在东盟成员国注册的商业银行,名次的排列以资产总额为依据。根据调查,一九七七年底东盟五国具有商业银行二百七十二家,资产总额超过五百三十亿美元;其中五十家最大银行的资产为三百一十九点九亿美元,即占百分之六十;而十家最大银行的资产则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七。  相似文献   

19.
民族冲突长期困扰着东盟国家,对地区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如何借助预防性外交化解民族冲突危机,已成为东盟维护本地区安全的重要议题。20世纪90年代,东盟接受加利所倡导的预防性外交概念,开始着手东盟预防性外交的规范建设与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东盟目前所发展的预防性外交,其作用仅限于应对国家间争端与冲突,难以触及东盟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问题。客观上,东盟各国需要通过预防性外交化解民族冲突危机,否则东盟在民族冲突面前将难以有所作为。但关键问题是怎样使预防性外交在化解东盟民族冲突中行之有效。完善预防性外交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寻找本土化解决办法,将是东盟提高其预防性外交行动能力、有效应对民族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貿易的增长在同中国贸易额较大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中,东盟六国处于第五位。1985年,东盟国家同中国的贸易额为38亿美元,在日本(201亿)、港澳(118亿)、欧洲共同体(79亿)、美国(71亿)之后,而在苏联(18亿)、加拿大(13.46亿)、巴西(13.54亿)、澳大利亚(12亿)、罗马尼亚(7.88亿)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