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们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文明国度里,诚信,原本是人们为人处事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古人说:"钱财如粪土,信誉值千金","人无信不立、鸟无翅不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假冒伪劣充斥我们身边:假烟假酒假食品,假照片假新闻,假文凭假钞票,还有虚开增值税发票、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高考作弊、短信诈骗……一时间,我们眼花缭乱,惶惶不安,甚至不知该相信什么。我们的社会,正遭遇着空前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2.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弼去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一个民族没有了诚信,将会处于何等的危险境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诚信是基础,诚信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契约规则,和谐社会的本质所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赤诚守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离开社会诚信,这个梦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噩梦。本期策划要探讨的是:诚信缺失的社会怪象因何形Jjj扫诚信缺失对中国社会的伤害后果,以及我们如何来拯救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让我们大声疾呼:SOS,诚信!!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一个经常脚穿一双解放胶鞋,身背绿色挎包,被人们赞誉为“挎包局长”的陕西省某市公安局局长范太民,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个平时穿着“朴素”外衣,有着“清廉”名声的局长,若不是被窃贼多次光顾而暴露,真不知还要蒙蔽多少善良人的眼睛。看过报道之后,不禁感慨:如此当人一面,背人一面,怎么能为“官”呢?“诚信”是“德”的体现,做人不诚实,道德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入世以来,“诚信”的呼声此起彼伏,“诚信”既是商家争夺市场的“法宝”,也是官员取信于民的根本。平时阳奉阴违,仅靠“一双解放胶鞋”,“一…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2,(5):1-1
近些年来.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家乐福价格欺诈”、“达芬奇家具身份造假”等各种商业欺诈,到学术领域里“论文剽窃”、各种“学术不端”、文物专家的“指鹿为马”,再到体育界的“大吹黑哨”、用人问题上的“假学历”、“假档案”、“假干部”等等,种种不讲诚信、不道德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个体对社会的观感和评价,甚至发展到“连好人好事也会遭到质疑”和“凡事都得问个真假”的程度,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英语世界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英美两国为例探讨了诚信原则在英语世界的运作情况。在英美法系 ,主观诚信未受争议地长期存在 ,一般被理解为“不知” ,个别被理解为“确信” ;出于对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强调 ,英美法系的取得时效制度设以较低的人性标准 ,不包含诚信要件。在英国 ,就诚信原则的来源有“继受说”与“本土说”之争 ,但两说存有共识 ,学者亦多主张诚信制度来自大陆法系。在美国 ,客观诚信有其制定法依据 ,通常只涉及合同履行和争议解决阶段 ;就其含义 ,有“默示条款说”、“排除者说”和“自由裁量权限制说”之争  相似文献   

6.
叶洪 《法庭内外》2006,(7):41-44
2006年3月8日,辽宁省本溪市妇联向全市妇女发出了向武秀君学习的决定:“……武秀君用自己的诚实和艰辛,谱写了新时代妇女的诚信童话,她是本溪市妇女的榜样和骄傲。作为—个普通妇女,她用自己坚强和毅力接力了丈夫的诚信和善良,偿还了丈夫生前欠下的巨债,她是—个很有时代特色的女杰,有人将她称为‘诚信烈女’,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诚信”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搞“诚信”工程,抓“诚信”建设。作为“诚信”的倡导者——各级政府,更是把“诚信”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打造开拓、务实、高效、廉洁的开明政府,成为群众拍手称快的一件事情。“政府诚信”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信用危机”,其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假、赖、欺、骗。假,对着筒子吹喇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在新年伊始作郑重承诺,说新的一年里要为群众办若干件实事,有说办十件,有说办二十件,信誓旦旦,确保完成。然而,到了年底,…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维纳写过一首民谣:“钉子缺,蹄铁缺;蹄铁缺,战马蹶;战马蹶,战士绝;战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民谣告诉人们,事物是互相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小事是会转化的,看问题一定要以小见大,才能防止因小“钉子缺”而导致“国家灭”的严重后果。诚信道德建设也是这样,没有小诚信的人,要有大诚信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小诚信中蕴含着大价值。在小的方面丧失诚信,有时会导致人生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小则在就业、生存、发展上受阻,大则会酿祸、遭殃,甚至危及生命。春秋战国时期,周幽王为了博得美女褒姒的一笑,竟…  相似文献   

9.
一、依法行政必须树立诚信执法观念 诚信就是真诚守信,也称信用,是一种社会道德。二千年以前,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会无法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枷锁解除了,但道德思想却成了真空,社会信用度下降。据统计,我国一年假产品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一向以"讲礼仪、重信义"著称,对于会计工作而言,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不知何时开始,做假账、偷逃税在社会渐渐出现,并且有不少会计工作人员也参与其中,这与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对会计工作者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要求相背离。本文从诚信的人际关系的意义、通过什么途径建立诚信关系、建立诚信要坚持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4,(17):62-63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一,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管子》中就蕴藏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探讨其诚信思想,发掘其有益成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所启迪和借鉴作用。一、君主诚信之道有人认为是《管子》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枢言》说:“先王贵诚信。  相似文献   

12.
欧阳君山 《法人》2007,(1):106-107
中国曾是“礼仪之邦”,这大抵不错。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核心思想是“礼”。至于“仪”,看过古装戏,肯定印象深刻,且多半会想到“繁琐”;即便普通的进门,也是大有讲究的。或许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还没有结束,而今中国陷入诚信危机,假冒伪劣似乎永远打不完,坑蒙拐骗时不时见诸报端,贪污腐化更是忙坏了纪监部门。就是在以追求真理为职业的学术界,丑闻也一波接一波,抄袭,剽窃,造假,白面书生成黑脸盗贼了。是什么使一个礼仪之邦陷入诚信危机呢?市场经济使然,个人主义使然,儒家文化使然,社会转型使然,抑或别的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3.
诚信原则与自由裁量权陈红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被学者誉为“帝王条款”。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①诚信原则的目的在于追求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诚信原则与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原则与自由裁量权●陈红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被学者誉为“帝王条款”。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①诚信原则之目的在于追求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人将诚信置若罔闻,急功近利,破坏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游戏规则。其实,不讲诚信者,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者。如果,对这种不讲诚信的环境不加以治理。势必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影响与人交往的秩序。所以,我们大家必须承担起推进诚信建设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这个题目蕴涵了一种意思,诚信现在还只是口号和准则,说得再委婉一些,诚信是一个价值追求。这与我们民族传统有一定关系,推崇的价值与习惯之间,时常会脱节,甚至会背离。我们的先哲把“信”列为五常之一,将其视为“大节”,主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天人同一的高度,力褒诚信的价值地位。然而,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古代以上御下时,另有一个“术”的范畴,是将诚信“潜藏于胸”,“阴知佯示”,“端知伪问”,以种种狡诈来测试对方的真实想法。君御臣如此,风流所及,臣御吏、吏治民,主诈奴,奴欺主也无不如是,因…  相似文献   

17.
诚信与法制     
2002年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大公司会计丑闻,被美联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列为“2002年度全球十大新闻”,并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诚信问题的关注。经济界认为美国安然公司案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9·11”,学术界认为学术诚信不应该被侮辱,否则有损社会  相似文献   

18.
解读诚信原则——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茂军 《河北法学》2002,20(6):141-145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观念 ,而更重要的它是法律规制。诚信原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又是我们从事国际经贸往来活动的通行证。然而 ,现阶段我们的诚信状况却不尽人意。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 ,则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诚信原则的法律本质及功能特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有关。诚信原则乃道德准则的法律化 ,诚信本身就是法 ,“帝王规则”甲天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8日,辽宁省本溪市妇联向全市妇女发出了向武秀君学习的决定。“……武秀君用自己的诚实和艰辛,谱写了新时代妇女的诚信童话,她是本溪市妇女的榜样和骄傲。作为一个普通妇女。她用自己坚强和毅力接力了丈夫的诚信和善良。偿还了他生前欠下的巨债,她是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女杰,有人将她称为‘诚信烈女’。”  相似文献   

20.
SOS,诚信     
万事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信是擎天柱,人类社会赖以柱其间。当下的中国官民之间、民商之间、百姓之间由于缺乏诚信,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负面事件不断发生,中国这个曾经的礼仪之邦正遭受诚信危机的侵蚀,更有人说中国社会已患上"诚信癌"……已故德国社会学大师鲁曼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任时,早上甚至没法从床上爬起来。"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信任,这个社会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