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住在哪儿?吃什么?这两个问题看起来不搭界,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田孟清 《桂海论丛》2001,17(4):77-79
发展证券市场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与建设中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西部证券市场现状,指出了西部大开发给西部证券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及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最后提出了促进西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经济建设开始向西部大转移的形势下,建设西部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中起 《思想战线》2001,27(1):19-22
西部经济文化总体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要针对西部存在的问题,制定<西部振兴法>,坚持依法开发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徐明康 《创造》2000,(11):23-24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从传统的农业化经济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经济社会的转变,是我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体现。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的加快。其次,第二产业的发展要求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一定程度的聚集,以获得某种外部经济效益。再次,第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要求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为其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这样就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经济的发展使聚集于城镇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贵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将把民族出版进一步推向市场,民族出版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民族出版实力较差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西部大开发也将为民族出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市场前景;民族出版单位有可能从西部大开的投资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一定支持;西部成为热点使一些选题具有对外合作出版的潜在可能性。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巨大冲击使民族出版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肩负更加繁重的历史责任。民族出版应抓住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与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英 《前沿》2000,(10)
本文着重论述了西部地区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应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战场 ,克服困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西部图书馆事业再上新台阶 ,为西部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进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西 部民族地区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中的各种辩证 关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新途径,创造有利于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和促进城镇化进程,西部区域应从本区生产力水平发展实际出发,考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城市定位问题,适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征和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从效益权衡、开发评估、绿色GDP、绿色技术、生态管理、文化保护和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生态思维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法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华 《思想战线》2001,27(4):13-16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习俗.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仅靠统一的国家大法来解决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靠新的、有针对性的民族地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来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和有序进行.所以,民族地方法制建设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转变,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化管理方式不断转变,城市化由单极向多极和谐发展转变。以制度建设探索城市管理法制化路径,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依法治国方针寻求对城市的科学管理;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单极城市化,90年代后期至今,和谐发展为主导的多极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杨 《中国发展》2003,(4):54-59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社区的生产生活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保护区管护质量的主要障碍。自然保护必须建立在对周边社区的扶贫上:通过资金支持下的社区参与共管共利,原本利益对立的保护区管理人员和社区群众共同成为保护目标的维护者,保护区由自然保护的控制方转换为组织者。这一理念在一些案例得以实施,取得了一些共管的模式化成果,实现了保护区层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聂琴 《思想战线》2001,27(4):7-9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在这项跨世纪战略的实施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们要从政治上认清西部大开发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增强实施这一战略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与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以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保证实现其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正惠 《思想战线》2002,28(6):6-10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滞后,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呈东低西高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经济发展中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21世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应加快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并在城市体系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期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论基础设施与西部民族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广义基础设施的概念,指出西部民族区域开发的根本出路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不是传统的“经济基础设施”,是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在内的广义基础设施。文章认为不管是西部大开发还是西部民族区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基础设施与物质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后,西部在我国经济高增长进程中相对落后,属于低增长梯度地区,相对于东、中部仍处于工业化的较低发展阶段.随着区域差距的动态扩大,在我国21世纪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进程中,西部增长滞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区域性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因此,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加快增长率梯度推进,激活西部的增长潜力,使之成为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发区域,这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陈秀容 《思想战线》2004,30(5):55-58
在国际移民研究领域中,多种学科的学者从各自学科特点与视角对海外华人新移民进行研究。地理学以区域性为最基本特征,对移民现象———以地区为基础的人口迁移进行了综合性研究。人口迁移是当今全球化关注的内容之一,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把中国西部大开发与华人新移民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很有意义。中国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发挥新移民的群体优势,对推动西部大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