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作人其文     
沙赫 《瞭望》1987,(51)
周作人已经死去整整20年了。近40年来,他又一直名不见报刊。他的著作也不容易看到。没有想到,他文学上的成就还是不失其吸引力,这吸引力不仅及于老年人,也及于青年大学生。 一位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教授说,他讲鲁迅的课,固然是座无虚席,而且要换大课室;他讲周作人的课,也一样座无虚席,一样要换  相似文献   

2.
鲁迅、周作人文化性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周作人虽然有着共同的地域文化熏陶和同一家世,但个性的殊异以及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他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上相异的文化性格:鲁迅选择了一针见血,文风硬朗,称之为“投枪匕首”的杂文,而周作人则倾心于轻柔温和的随笔散文,鲁迅的爱是深沉、爱憎分明,而周作人的爱是单纯而真挚。面对社会压迫,鲁迅自甘孤独,决不妥协,周作人则远离时事,醉心于闲情逸致。对中国传统文化,鲁迅表现出明确而否定的态度,周作人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体现出理性而平和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H国一位诗人,也是民族英雄,为鲁迅终生所厚爱。翻译他的诗歌,引征他的诗句,赞颂他的摩罗精神,帮助青年翻译家出版他的译诗集,不仅有如此深厚的文字因缘,而且可以说是少有的精神上的战友。我们希望去瞻仰他的故居。东道主慷慨答应了。修改  相似文献   

4.
年初看到刘绍棠同志一篇文章,对一份要求保存北京八道湾鲁迅故居的呼吁书中,把周作人和鲁迅并列为“世界文化伟人”表示很大的义愤。刘绍棠说“周作人是民族败类大汉奸,奴颜婢膝,卖国求荣”,确是历史事实。对这样一个人。中国有人把他称作“世界文化伟人”,还有人把他列入“世纪文学大师”,我以为是极不应该的。刘绍棠的义愤,是代表了包括我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周作人是个什么人?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积极份子,参加《新青年》的编撰,参加发起“文  相似文献   

5.
刘菲 《学理论》2014,(2):145-146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诗歌、散文、翻译、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都具开风气之成就,他是新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的存在。在文学批评领域,周作人"人的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家李文俊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中学时代与同学一起合作搞翻译,迄今在这条路上走了已经有50多年。从80年代起他翻译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包括新近出版的被称作“天书”的《押沙龙,押沙龙!》。他动手翻译是1995年1月,译完时已是1998年2月。这是这位已到古稀之年的翻译家所翻译的第四部福著。法国的福克纳专家莫里斯·库安德鲁译过多部福著,惟独未译《押沙龙,押沙龙!》。晚年他捡起此书想译,但已觉力不从心,终于未能如愿,他因此极为后悔,恨自己没有在较年轻时做这一件事。李文俊说他至少不会为没有做这件事而后悔。他说…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0,(1)
正1915年2月14日,鲁迅日记有一段记载:"午前往章师寓,君默、中季、逖先、幼舆、季巿、彝初皆至,夜归。"章师即章太炎。当年他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攘夺国权,妄图复辟的祸心,被当局软禁于北京贤良寺。鲁迅是众所周知的章门弟子,而马叙伦1911年夏经章太炎介绍,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所以他们结伴去探望章太炎,畅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同年10月22日,鲁迅将他跟周作人共同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寄赠马叙伦。这是一本关于绍兴的乡邦文献史料,记述了浙江的风土人情,也记述了会稽的先贤轶事。马叙伦是浙江杭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对我国近十年来对林纾翻译(林译)活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林译研究分为对林译翻译本体问题的研究,对林译背后文化问题的研究,对林译现象的翻译研究以及对林译的对比研究这四大类别,并分别通过典型的研究案例分析指出了各自不同的研究范式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申奥 《学理论》2012,(24):151-152
从古至今较著名的中国传统十大翻译,成为文本翻译的指航灯。口译作为翻译的基本形式,有着与文本翻译不同的工作要求,必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目前较为著名的口译标准,多是自我的经验总结。梳理了著名的翻译标准,文笔翻译与口译活动的不同,以及著名的口译标准,在口译研究跨学科的发展形势下,新的口译标准的诞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恕的世故老人;其实不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鲁迅并不像一些人传言的那样自私、冷酷和无情,相反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以至于受伤后仍“以德报怨”.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有位青年学生,因仰慕鲁迅来到上海,到上海后,鲁迅不但收留了他,还收留了他找的女友,给他们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学生不但心安理得地享用了这一切,甚至还提出要鲁迅为他谋一出路.鲁迅没法子,只好找到郁达夫,请他为这位青年学生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则由鲁迅自己出,让郁达夫转交书局或报馆,作为月薪来发给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杨宪益(1915.1-2009.11),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人们较多了解杨宪益与他美丽的英国妻子戴乃迭的爱情故事,知道他们合作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然而却很少有人了解这对翻译大家、恩爱夫妻,在事业、成就背后所承受的不可言说的内心伤痛。  相似文献   

12.
王韬的成长与翻译紧密相关.自王韬在上海松江墨海书馆工作至逃居香港二十余年间,他与麦都思、艾约瑟、伟烈力亚、理雅各及张宗良等合作翻译了宗教学、历史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种著作.这一期间显示出王韬对翻译认知的转变,而相对稳定的是他"笔受者"和"笔著者"的身份.除在佐译《圣经》中发挥了较大的主体性外,王韬在《华英通商事略》等著作中大多遵循"西人口译、中人笔受"的翻译模式,这一模式其实也是当时各大译书机构的主要工作方式.傅兰雅、马建忠、梁启超等认识到,这种合译模式使得译本无法准确还原本来面目,有损西学的传播."口译+笔受/著"模式对科技翻译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社科翻译中效果并不理想,但对如今诸如法律翻译等仍有借鉴意义.无论如何,作为"笔受者"和"笔著者"的王韬在中西交流中获得了领先于时代的理解,从而成长为跨越时代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刘平 《民主》2014,(6):46-49
<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这句古诗来形容唐弢在文学研究方面的追求再合适不过了。1987年我采访唐弢先生时,唐弢已经74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是全国瞩望的著名学者。可他人老心不老,仍在孜孜不倦地搜集资料,忙于完成他的毕生夙愿——鲁迅传记的写作。"我不想写第11部!"当时,陆续出版的鲁迅传记已有10部之多。唐弢要写的这部按顺序排列应是第11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林语堂小品文问题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作人有一段话 ,是谈论浙江三百年来的文艺的 :“近来三百年的文艺可以看出两种潮流……我们姑且称作飘逸与深刻。第一种如名士清淡 ,庄谐杂出 ,或清丽、或幽玄、或奔放 ,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第二种如老吏断狱 ,下笔辛辣 ,其特色不在词华 ,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词的犀利。”这是周作人对其家乡三百年来两种作家不同风格流派的概括 :飘逸与深刻。二周当然也包括在内 ,周作人和鲁迅正是近三百年来浙江两类作家最后的两类代表。林语堂在散文理论与创作上基本上是追随周作人的 ,所以鲁迅和林语堂关于小品文的论争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两…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0,(10):47-47
20世纪初,周家三兄弟成为当时的活跃人物,周建人的两个哥哥不仅成为新文化的领袖,而且还都曾入仕为官,鲁迅曾在北洋政府教育部里当过科长,周作人则在伪政权里做过教育委员会的长官,当然这是为人不齿的。只有周建人一直在从事编辑、教学工作,远离官场,他做的最大的官就是家乡小学校的校长。  相似文献   

16.
周惠斌 《各界》2011,(12):67-68
周作人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周作人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臣,是对日本军阀深恶痛绝的清醒之士,又是出任日据时期教育督办的民族罪人。他在日伪时期充当了为国人不齿、为士林所共愤的落水汉奸,不能不说是他一生难以回避的最大的耻辱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这是对老一代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曹靖华的一篇访问记。曹靖华从“五四”运动时期即开始文学工作,后来在瞿秋白鼓励和影响下,主要从事苏俄进步文学的翻译介绍。在黑暗的旧中国,这样的工作被鲁迅形容为“在读者眼前开出了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曹靖华正是这样一位栽“铁花”的辛勤园丁。  相似文献   

18.
贺智利 《理论导刊》2001,(12):45-46
鲁迅在近代美学史上建立了真、善、美三者统一的美学思想,这是鲁迅研究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应该说,这样的阐述,揭示了鲁迅美学思想在内容上的质的规定性,在思想体系的把握上前进了一步。但如果到此为止,那么只不过说明了鲁迅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契合,对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缺乏深入的开掘。说鲁迅的美学思想具有现代性是与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较而言的。中国古典美学虽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态,但其主要特征是以和谐为美。直到近代美学史上的王国维才首倡崇高。只有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美学思想,才真正实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姜燕 《各界》2009,18(10)
文学翻译是翻译中的重头戏,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文化、历史、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运作.本文主要从翻译美学角度入手,结合董秋斯和张谷若两位翻译家对David Copperfield不同的翻译译本,认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是一个认知同化或顺应的过滤过程.即认知图式的变化过程,通过这个认知过滤译者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20.
申莹 《学理论》2009,(7):139-140
“五四”前后,西方先进思潮涌入中国,经历了近现代西方思潮启蒙之后的周作人,“个人”、“自我”等意识已经渗透和积淀在他的文化人格和个性心理的最深层。历经半个多世纪,周作人身上“个人主义”的标签始终不曾消减.本文就将集中探讨周作人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