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一书之作者。曹桂林的知名度或许还会提高:其一,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正在拍摄;其二,他的新作《绿卡——北京姑娘在纽约》将在今年3月出版。目前,记者来到曹桂林在纽约皇后区的家。45岁的曹桂林中等身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这位小学毕业考上中央音乐附中、曾在中央广播艺术团任演奏员的“移民”,未曾想到自己竟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貂白色的沙发上坐下,记者开门见山说:“你的大作在大陆出版后,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现在20集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纽约开拍,家多的读者很想知道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纽约专电虽然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态,要无条件延长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但是,美国政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尚未结束。在美国政界和商界,都有许多人主张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也有不少人主张继续给予这种待遇。美国知名企业家、了解中国国情和中美贸易的“中国通”甘维珍女士,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不久前,她在纽约一幢漂亮的办公楼上的甘维珍公司办公室里对我坦率地谈了她的看法。甘维珍女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精装在镜框里的1978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甘维珍的写字台也很引人注目,是她数年前在北京王府井花500美元购置,又花500美元运到纽约的一件古董,桌面上镶嵌着3块不同形状的青白色大理石。从她谈起写字台那副喜爱而又内行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也有相当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一书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的时间是1980年,今年1999年,十九年过去了。我是1978年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研究所正在筹建,“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轰动一时的电子计算机“病毒”感染案终于结束,被誉为“计算机奇才”的罪犯罗伯特·莫里斯被纽约锡拉科斯联邦法院宣判有罪,判处5年监禁,罚款25万美元。他是1986年美国公布《计算机欺骗和滥用法》以来,第一个被送上法庭并被判刑的人。  相似文献   

5.
汤华 《瞭望》1993,(45)
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北京人在纽约》,创中央电视台近年电视剧最高收视率。论长道短的观众与专家评说时,有一点似乎是大家默认的:这部剧为今后中国电视剧的精品化开了个好头。“太长、太拖、太平、太俗、太糙”,人们接二连三地看过几部所谓“重头”电视连续剧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北京人在纽约》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剧本的改编,到演员的表演,以及服装、化妆、道具、效果、灯光、音乐、场景的调度与蒙太奇的运用,都透着一种“精品意识”。围绕《北京人在纽约》的播出,不少新闻传媒可  相似文献   

6.
每天翻阅《纽约时报》、《纽约每日新闻报》、《纽约邮报》或《时代杂志》、《新闻周刊》和《世界报导》等报纸刊物,是目前客居在美国的宋美龄女士平常最主要的消遣内容。除此而外,空闲时她也画画国画、写写毛笔字或到庭园及海滨去观赏游览,但很少看电视和听广播。  相似文献   

7.
2013年11月4日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团队力压其余十几位买家,以2816.5万美元(约1.72亿元人民币)轻松拍得毕加索创作于1950年的人物肖像作品《两个小孩》.1948年毕加索刚刚完成了他的名作《和平鸽》,因此《两个小孩》也被许多媒体认为是他巅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大批华人移民涌入多伦多,其房地产市场也是越来越火,生意越来越好做。在多伦多地产经纪业界活跃着一群华人,他们不但为华人购房卖房,还进行房产租赁。下面就是几位多伦多地产经纪业界小有名气的华人的自述。陈建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前些年流行一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我看了三集,就没再往下看了。因为我的经历比剧中主人公要惨多了。我的出国路可谓一波三折。1988年  相似文献   

9.
陈申 《民主》2004,(7):35-35
按:摄影大师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1892年出生于江苏淮阴,是中国第一代摄影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1949年以后定居台湾。他的“集锦摄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范,被西方人誉为“郎氏风格”。2005年将是郎静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中国摄影出版社特重新编排出版了《摄影大师郎静山》一书。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11年是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20年前,苏联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行西方的多党制、议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20年后,俄罗斯收获了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专家组赴俄罗斯,通过采访社会各界人士,录制并完成了系列电视教育片《居安思危》之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四集和六集版。这里刊载的是专题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即这部电视片六集版解说词的第一集。  相似文献   

11.
陈漱渝 《各界》2022,(1):15-17
唐代王维《酬张少府》诗中有一名句:"晚年唯好静."已届耄耋之年的我何尝不愿如此?但某些人就是偏偏不让我心静,甚至可以说是有意拱火,让我不能己于言.我是专指那些网络造谣者.造谣是一种构陷,不能等同于不同的学术见解.对学术歧见理应尊重、宽容、保护,对谣诼诽谤则应该揭穿,斥责,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鲁迅《南腔北调集》中有一篇《谣...  相似文献   

12.
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第261节至第313节内容的摘录和评述,写于1843年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居住时期,又被称为《克罗茨纳赫手稿》或《1843年手稿》,是马克思研读黑格尔法哲学时撰写的文本集,该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过。1922年,苏联学者梁赞诺夫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柏林档案馆中发现了这部手稿,原稿没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由于七十回本《水浒》的出版,曾经引起了(盛况远远超过30年代胡适《水浒考证》)一场评论热潮。参加讨论的有茅盾、聂绀弩、王利器、张友鸾等学者(详见《水浒研究论文集》和聂著《水浒五论》)。其中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水浒》是不是一部有机的长篇结构”?以茅公、聂绀弩为一方认为,全书不是有机的长篇结构,而是在都市说话人基础上的中短篇的缀合;另一方则认为《水浒》尽管残留着说话时朴素的章回形式,个别章节还有个别英雄的传记特色,但就长篇结构来讲,它仍是一部有机结构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8,(12)
正姓氏起源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其后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三、为"昭武九姓"之  相似文献   

15.
王海光 《党政论坛》2012,(22):10-11
三、“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1978年春季开学以后,“三次路线斗争”研究小组根据1977年12月2日校党委会的意见,于1978年3月6日邀请了啦省部级学员开小型座谈会,听取对稿子的意见。被邀请的人中,有不久后调任《光明日报》总编的三支部学员杨西光。  相似文献   

16.
吴如玉 《团结》2006,(4):62-63
1988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审编的《金陵春梦》第八集“大江东去”(以下简称“金八集”)出版了,这是我的老伴葛世大在1978年获得平反后,笔耕十年之硕果。平反时,生于1919年的老葛年已花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笔耕来弥补曾失去的24年人生韶华。最初,他应友人之约,文译《古代侦破故事》,以求出版应市。后因老葛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受教于蒋介石,并随蒋经国工作多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金陵春梦》的零星文章,引起了出版界的注意。上海文化出版社便盛邀老葛续写《金陵春梦》的第八集,以补原作者唐人因病未完之憾,老葛答应了。此后,老葛为了…  相似文献   

17.
乔新生 《团结》2003,(3):21-22
近日,一些媒体相继披露了我国一些地方在收容审查中致人死亡的事件。2001年8月27日的《中国青年报》称,在广州从事装修工作的广西人张森,在路经广州市白云区松州地段时,因没有随身携带暂住证而被送到广州收容站,待张的家人赶往收容站后,张已在医院死亡。在殡仪馆,张的胸部呈紫黑色,下阴处肿胀,惨不忍睹。在其他地方,收容站被当作摇钱树,不法之徒与管理人员勾结,做起了倒卖人的生意,一些待遣送人员被卖作妓女。面对种种不法行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收容审查?我国这一制度建立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1982年,国务院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发布了《城市流浪  相似文献   

18.
1987年8月5日,塔斯社向苏联国内外宣布:“苏联最高法院为15名在斯大林时代被镇压而死亡的农业问题专家恢复名誉,认为他们是无罪的,其中有亚·恰亚诺夫、尼·康德拉季耶夫、亚·切林采夫、尼·马卡罗夫和列·尤罗夫斯基等”.这是些什么人?当代一般苏联人似乎对此十分陌生.同一天法新社引苏联《文学报》的材料称,这些人“当时对斯大林宠信的生物学家特·李森科的观点持反对意见.李森科反对关于基因是遗传特点的传送媒介  相似文献   

19.
黄艳梅 《侨园》2011,(7):34
去年夏天我去美国芝加哥旅游.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在游览了林肯公园、云门、南中国城等芝加哥景点后,我顺便看望了在芝加哥定居的表妹,体验一下芝加哥市民的普通生活,也算我这次芝加哥自助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博弈:要不要嫁给这个“土鳖” 我和潘石屹好了四天就结婚了,听起来这个结合挺草率的.我妹妹听说我找了个出生于甘肃天水农村而且离过两次婚的小个子男人,就特地飞过来看他,看完了,用一首歌来表达她的失望之情:“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两个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没有被这些差距迷惑住,我想女人的眼光要放远一点,他现在的情况没有我好,但是将来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和他结婚,会让我进步还是让我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