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记得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前也没有人走过。这几十年,我们白己一边摸索,一边走着  相似文献   

2.
秧歌的记忆     
看秧歌在很小的时候仿佛就是一场盛会,如果本村没有自己的秧歌队,相邻的村庄就会送过来.总之陕北正月如果少了秧歌就像整个冬天没有下雪一样的无精打采.看秧歌对于孩子们来说,图的就是热闹,黑灯瞎火地跟着秧歌队挨门挨户地跑一个晚上,这叫转庄,村子比较小的,通常有一个晚上就转完了,如果是大村庄通常要日以继夜地转.  相似文献   

3.
人生隽语     
《民主》2020,(2)
正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冬回乡正赶上一个明月之夜。我不愿在沉睡中错过故乡明月,踏着如水的刀光,踱到村外。沉睡着的村庄,村旁零散的农家院落,落尽了叶子的一棵棵幼树,通往邻村的一条条大路小径,村外漠漠的冬日田野,都象遮上了一层透明的银色纱帐。明明就在眼前,却又看不真切,朦朦胧胧。而越是朦胧、神秘,就越觉得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美妙在其中,就越令人神往。我贫困的故乡何时这般美过?这正是我梦中的故乡景象啊,意境深远,如诗似画。 我移步向“画”的深处走去。绕过一圈新屋的院墙,穿过一片幼树林子,突然一片明晃晃的水光出现  相似文献   

5.
(一)一个人,被别人用武力逐出了故乡,离开了心爱的家园,流浪在异国他乡;多少年了,想回家乡,已不可能;却也没有找到新的故乡,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每逢佳节,枉然失落地看着别人享受着家的温馨,咀嚼着佳肴,大快朵颐,自己却只能流浪,悲何如之,伤何如之,痛何如之!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十年是伟大的探索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一起,试图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个台阶,往第二个台阶攀登,力求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无论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生产力发展机制方面都显现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过去的十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包含着教训.今后的十年是进一步改革和开放的十年.正如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最近所指出的:"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的变革中,"故乡"与"异乡"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关系。无论我们是身处"异乡"思念着"故乡",还是身处"故乡"憧憬着"异乡",置身于一座城市之中,也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时光流转中城市急促的脚步、城市变迁中文化的书写,而且同样可以在城市的脚步中捕捉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在驻军的帮助下,从党建入手挖穷根。全村的党员抱成团,带领群众一门心思奔小康。十年共建,十年发展,十年巨变。全村人均收入由1987年的400元,猛增到如今的1680元,扎扎实实翻了两番。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这就是陕西省兴平市官庄村。 官庄村地处关中平原,毗邻陇海铁路,发展经济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长期以来,官庄人得势不得“分”,守着“聚宝盆”挨饿受穷。不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井上厦运用极为相似的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和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分别再现了他们的故乡情结.但他们在主题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鲁迅的<故乡>表现了憧憬自然美和批判现实,那么井上厦的<故乡的蝉>则抒发了作者反对战争、渴望人间真爱、希望世界和平的凝重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锦句     
《党政论坛》2014,(4):61-61
◎我喜欢收拾家,这是一种心境,收拾完特干净,会觉得很舒服.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陈道明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个多山的地方。陈光毅受命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之后,上任第二天,就进入山区作调查研究去了。高峻的山峰,蓊郁的林海和姹紫嫣红的山花,装点着福建山区的无限春光。陈光毅凝视着故乡的山水,心中充满了深情。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陈光毅原籍福建莆田,离开故乡时,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如今回乡,已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领导干部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经受过多年大西北风沙和政治社会风浪锤炼的他,这次奉命调回故乡福建任职,自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7,(9)
<正>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我们全家由农村进了城。一晃三十余年了,期间有事回乡,上午去下午回,时不过夜。中共十八大以来,我时时关注着故乡的变化。7月初,老伴提出想回村转一转,真是八十的老儿想娘家,稍作准备,让儿子开车送我老两口回老家——逯村,小住了四日,感慨颇多;离别家乡岁月长,村容人事不寻常;门前枣树依旧在,房前屋后皆广厦。我家前院邻居张富有,公社化那几年名不副实,并不富有。上有  相似文献   

13.
门槛     
俞明 《瞭望》1989,(Z1)
你读过屠格涅夫的“门槛”吗?那种对信仰执着的追求,对理想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几十年间,我常常读它,令我感动的是,那女郎明明知道门槛里面等待着她的将是什么,但她还是坚定地跨进去了。  相似文献   

14.
王鑫伟 《学理论》2013,(21):205-206
一年一度的春运,让人感觉窒息,但回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天南海北的中国人携着大包小裹踏上回家的征程,即便是跋山涉水、身心俱疲。其实,对故土的眷恋、对家的思念,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应该说,从古至今从未间断。拟从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入手,对中国人的故土情节进行梳理,在其中找寻答案。  相似文献   

15.
方英文是我特喜爱的作家.他在商州城的十年间,我常去他那里谈文学,吹捧他的文字,喝他的烧酒.一进群艺馆的院子,车子一撑,锁了还是没锁全忘了,就急着绕到里面的他那间十来平米的简陋房间里,云山雾罩地“谈文学”了.忽然想起自行车,起身就告辞——结果车子没了!但是不长记性,所以接连丢了三把车子.  相似文献   

16.
“官”与民     
友人送来一篇文章,长达万言,然而我却一口气把它读完。通讯的主人公实在令人敬佩。 他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部长。当他临近古稀之年,感到身体和精力都不适应工作时,便自愿离休,率领全家老小毅然返回故乡农村,然后又从较富裕的村庄迁到一个更穷的山村定居。在故乡,他为农民的疾苦奔走呼喊,为家乡的建设日夜操劳。他拿出自己的积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大讨论中,究竟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我国理论界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无论是"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超越"走入"与"走出"之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胡艳芬 《瞭望》2020,(5):46-47
在武汉战役后约百年的今天,为了抗击病毒,许多人再一次像曹渊那样第一时间投书请战,从陆上、空中奔赴湖北的一座座城市,与城中人合力围剿病毒,在这场“战疫”中,油田人依旧守护着油田,守护着故乡,一如平日,更甚平日。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3,(31):20-20
行政中心转移带动城市结构调整的路是否走得通,关键要看把钱花在了盖大楼上,还是花存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提供上黄土高原上的某地级市城郊,十余公里长的道路两旁,各类施工机械来回穿梭,村庄拆迁、村民安置、路网及部分学校医院建设如火如荼。《瞭望》新闻周:刚记者了解到,这些工程是当地“新城建设”项目,规划总而积达3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浙东调查发现,农村妇女性格内敛且在村庄公共领域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妇女作为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突出;并且,妇女以丈夫的成功与否以及夫妻关系的好坏进行角色调适。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化的进程带来的职业的性别分化造成男性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女性劳动对家庭经济的贡献远远低于男性使得女性无论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还是在村庄公共领域都难以真正具有独立性;另外,村庄的经济分化还带来男女两性心理上的分化,男性主宰的村落文化实践着性别角色的再生产机制。可见,要实现妇女地位本质性的提高,妇女群体自身积极的主体性建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