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解放日报》连载的《生活中的毛泽东》,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的一句“口头禅”;“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父亲教育儿子遵守婚姻法:“你找谁结婚由你作主,结婚年龄不到你作得了主吗?那就由制度和纪律作主。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送儿子赴朝参战,同志们竭力劝阻,毛泽东还是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11)
正来到加拿大,我最想观光的就是尼亚加拉瀑布。因为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由加拿大和美国共有,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来到加拿大的第三天,吃完晚饭儿子说:“走,我带你们出去转转。”“去哪儿?”我问。“先看看安大略湖晚霞,然后去大瀑布看夜景。明天再乘游船近距离体验大瀑布的壮观场面!”安大略湖是世界第十四大湖,是北美洲五大淡水湖之一,属于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儿子说的“大瀑布”就是尼亚加拉瀑布。我看一下手表,已经是晚上7点多。“这么晚了,能走两个景点儿?”我问。儿子说:“这两个景点离我们很  相似文献   

3.
电视机里攻坚战如火如荼,战士们军装褴褛、满面烟尘、伤亡惨重。只见冲在前面的勇士,扛着已被战火摧残得百孔千疮的旗帜如离弦之箭。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就在大旗将要倒下的时候,紧随其后的战友立即接过红旗,冒着枪林弹雨,直至插上硝烟弥漫的城头……刚满六岁的儿子问我:“打仗时多一个人拿枪打敌人多好,为什么还要人去扛旗?”大概在孩子眼里,扛旗是“虚”的,拿枪杀敌才是“实”。我由此想到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大概可以算企业的“扛旗者”吧。企业现在还要不要“扛旗者”?至少在口头上,我还没听谁  相似文献   

4.
一日,旧友来访,听说我还在做宣传思想工作,大为惊诧:“都啥年月了,你还干这个?!”言下之意,如今“这个”实在没啥干头了。自己仔细一想,身边一些“下海”的同行同事中果然没见谁再回来,空下的位子也果然没见谁再补上。传闻南方某地,老子教育儿子:“你不好好学习,长大没出息,就只好去当政工干部!”儿子闻言不快:“我不傻不笨,才不去呢!”——事不可考,但反映了一种心态;政工干部在一些人眼里确是“没出息”的职业。无怪乎辽宁省七百多官员停薪留职办实  相似文献   

5.
“生子”解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句,人们大多认为“生子”即是“生个儿子”之意。由于连辞书中都持此看法,这当然成为“天经地义”的了。然而我却不能“释然”。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南宋宁宗开  相似文献   

6.
近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些“公仆”不论是就职演说,还是述职报告,或者面对新闻采访,反正是公共场合,总是急于表白“我是××人民的儿子!”论说,儿子之于老子,那是一份亲情,一份热爱,一份谦恭,一份忠诚,俱都包含在里面的。乍一听,自然令人激动、感奋。然而,稍加辨别,特别是听其言再观其行,却惊讶地发现,却原来此“儿子”与彼“儿子”是大不一样的。 陈毅老总说过“人民是我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他的革命一生是无愧于人民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的伟大一生和光辉业绩也是无愧“人民的儿  相似文献   

7.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8.
反映溥仪传奇人生的影视作品很多,最著名的当属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影片的后半部分,英若诚扮演的战犯管理所所长被游街批斗,溥仪感念所长的教诲和帮助,不顾一切地冲上去说:“你们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红卫兵昂首问道:“你是谁?”溥仪迟疑片刻,回答:“我是一个园丁.” 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台词,新时代已彻底改造溥仪的身份,他终于当上渴望已久的普通公民,也体会了人微言轻的无力感.  相似文献   

9.
戴煌 《瞭望》1994,(35)
四川省凉山州检察官曾宪元,已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公诉人.这位检察官曾因严正公诉了震动全凉山的一大血案,获得广大群众拥戴之后反而遭了罪;而今,他终又屡屡庄严地立于法庭公诉人席上,为国家、为人民、为正义慷慨陈词.消息传来,着实令人大喜.公诉了那桩血案,曾宪元的名声大振,同时也为他自身埋下了祸根.他严正公诉获胜反而遭罪的那桩血案的主犯季小勇,凉山州一个副州长的四儿子,号称“季老四”.当他老子还在下面当县委书记时,才十来岁的他就经常在吃喝玩乐之余,对别人动辄拳脚相加,口出恶秽.老子高升为副州长,他的“衙内”气势也随之水涨船高,几次被人扭送到派出所,连派出所的公安干警都摇头说:“我们可管不了州长的儿子”.季老四自个儿也拍着胸脯大声吼:“我是州长的儿子,你们敢把我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寓贬于褒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名斯)把这块新占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事过不久,他问群臣:“我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齐答:“仁君。”然而大臣任座大声说:“您得了中山,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达怎么能说是仁君呢?”(当时列国的习惯,这样的地方都封赏给君主的兄弟)文侯听后火怒,任座也吓得急忙逃离。此时魏文侯又问翟璜,翟说:“您是仁君。”文侯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翟磺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宽厚,大臣才耿  相似文献   

11.
王延忠 《侨园》2012,(7):28
儿子下班回来对我说,美国又一家信用卡公司破产了.我奇怪,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美国人的“信用”之上,怎么会轻易倒闭呢? 儿子说,恰恰相反,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无信用”的基础之上,它的利润对象就是那些“无信用”的人,赚的就是他们“无信用”赔偿金.没有美国人的“无信用”,就没有美国的信用卡公司.  相似文献   

12.
程青 《瞭望》1995,(49)
有人说,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消费文化盛行,有谁能面壁书斋苦心孤诣地写作长篇?又有谁会逐字逐句地去品味这种呕心沥血的创作?然而,据圈内人介绍,仅1994年一年,全国出版的长篇新作竟达500多部.近年也有几部长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相当部分颇具实力的作家接受的出版社约稿已不再是中短篇或散文,而是“千金一诺”的长篇.街头书摊也卖劲地出售着雅的俗的长篇小说.那么,究竟是象一些人感叹的“严肃文学正在急遽滑坡”,还是如部分报章所述的“中国长篇小说正逐步走向再度繁荣”?目前,至少读书圈的人士关心:转型期是否是出长篇巨著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14.
卫人迎新妇     
【原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cān]驾在车两旁的马)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fǚ]同抚,这里有爱惜之意)骖,无答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生何谓有幸?何谓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对‘落下’有着不同的诠释。不幸说:落下,我就从此失落;有幸说:落下,我就在此坐落。”其实不然,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从此“失落”或从此“坐落”。“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的吉凶祸福谁能预料,人生的升沉机遇谁能驾驭!难道成败的功夫就此一招?不!人生的命运除了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外,其主要起关键性作用和制约的因素,仍然是有赖于人生自身的自信、自尊、自搏和自强。君不见  相似文献   

16.
走必由之路     
前不久,某厂长在职工大会上发表施政演说:“在改革之年,我们一定要砸碎‘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然后……”他的演说未完,下面已一片哗然:“哎,怎么把砸‘铁交椅’排在后面啦?”更有性急的小伙子站起来打断厂长的演说:“厂长,你们领导的铁交椅谁来砸?”厂长听而不闻,急急忙忙出了讨论题目,接着宣布散会。会后有人发出恨声:“我看谁敢砸我的‘碗’! 且不说厂长与工人互砸会出现何种局面,只这山雨欲来风满  相似文献   

17.
槐下居随感     
一、君仁臣真 战国时魏的国君魏斯任命乐羊当三军总司令,攻陷了中山国(今河北省灵寿至唐县一带)。随即把它并入魏国版图,作为儿子魏击的封邑。有一次,魏斯问他的臣僚:“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一致回答:“仁慈的君主。”只有任座一个持异议,插嘴说:“你得到土地,不封你的弟弟,而封你的儿子,怎么能称仁慈?”魏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苗头不对,立即告辞退出。魏斯再问另一位臣僚翟璜,翟璜说:“你当然是仁慈的君主。”魏斯没好气说;“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18.
李正海之歌     
1993年7月23日下午,8位民工连背带抬,终于把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从中缅边境附近缅方一侧的达迪兹,送进了我国一侧的福贡县人民医院。 医院诊断结果:病人胃部严重大出血,必须立即施行手术。但病人住院,连一个亲人也不在身边,手术前谁能为他签字呢?患者微微睁开双眼,吃力地对随侍在身旁的一位青年人说:“小黄,你和我大儿子同龄,就当你是我的儿子,帮我办手续吧!”小黄用颤抖的手在手术书上签了字,病人哭了,小黄哭了,在场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9.
党内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已影响到执政党的地位,必须加以解决。现在腐败现象涉及面很广,而且领导层中也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人说:老百姓的儿子能经商,高干子弟为什么不能经商?我认为,关键不是谁经商,而是在现在价格双轨制下,老百姓弄不到计划内的生产资料,也弄不到紧俏商品;而有些干部子弟却能通过各种权力交织的关系网,既能搞到计划  相似文献   

20.
朋友的儿子在一个机关工作,春节后以家人的名义租了个柜台卖服装,搞起了第二职业。机关那边呢,只好三天两头请“病假”了。我提醒朋友:“孩子总不去上班,这样好吗?”朋友深不以为然:“怎么赚钱就怎么干,现在时兴这个。你这老脑筋也真该换一换了!”我默然。不错,如今人们都在“换脑筋”。搞第二职业,早已不再被当作“不务正业”;“见异思迁”也已成为“谋求发展”、“人往高处走”的同义词;“投机倒把”这个多年来饱受贬损的名词也开始被人们重新评价……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