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晓 《法庭内外》2007,(4):42-43
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它为繁衍人类、发展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发生在西方社会,而后逐步扩展到全世界范围。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和发展中国家离婚率逐步上扬。是当今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是一个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2.
胡洁人 《检察风云》2014,(20):64-65
今年6月国家民政部发布了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有281.5万对,法院办理离婚的有68.5万对。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2004年,我国的离婚率仅为1.28‰,2010年突破2‰,而到2013年,已经高达2.6‰。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婚姻看似坚强,实则很脆弱,如果不维护,不检修,不审视,婚姻会生病,离婚便成了最终结局。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共有350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十年递增。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合肥  相似文献   

4.
钟新 《政府法制》2011,(21):26-27
据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较去年同期增长17.1%;我国离婚率连续7年递增,其中一线大城市的离婚率更是遥遥领先,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及深圳位列离婚率前三甲。 专家认为,快节奏生活下夫妻交流匮乏、婚姻观念变化以及离婚成本偏低等因素,对婚姻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挽救"中国式离婚",需要一系列的婚姻家庭社会救疗机制。  相似文献   

5.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但现 实生活却不尽人意:有的蜜月未过,就反 目成仇,有的十年夫妻仍劳燕分飞。离婚率直线上升,因离婚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现行的《婚姻法》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离婚的法定条件在司法实践中难于操作,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 离婚率上升的现实 据社会学者对中国婚姻状况的调查研究,从1980年开始,中国离婚率直线上升,以下数字很能说明问题: 90年代后期,全国的离婚率仍然继续上升,1997年全国结离婚对比率高达13%左右。 据分析离婚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因移情别恋、第三者插…  相似文献   

6.
论探望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婚率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保证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探望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探望权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婚姻法》对探望权的内容作了规定,为解决当事人因探望权产生的纠纷,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本为就探望权的概念、性质、主体、行使方式及强制执行等问题展开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里,社会经济正飞速发展,但同时,社会的变革,经济的腾飞也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从离婚率这个角度,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线性回归技术,以10个省、市的具体情况作为样本,构建了一套离婚率计量模型,以期能揭示经济与婚姻的内在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升的离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离婚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如何保障离婚家庭的儿童权益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本篇文章以对贵州省离婚家庭儿童权益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分析我国法律和相关制度对离婚家庭儿童权益的保障,探究如何才能最大化的保障和优化儿童的利益,使离异家庭中未成年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王灏  李瞧  小叶 《检察风云》2007,(1):60-61
据民政部调查,我国离婚率近年来正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有关专家指出,高离婚率背后的首要原因就是越来越普遍的婚内出轨现象.  相似文献   

10.
罗冠男 《法学杂志》2016,(1):102-110
“离婚自由”和“离婚谨慎”是当代各国离婚法的普遍原则.在意大利离婚法中,分居作为离婚的前置条件,其法定的期限一再地缩短.意大利2014年和2015年离婚法的改革,进一步简化了离婚的程序,缩短了分居的期限,实际上是向“离婚自由”更加靠近了一步.意大利现行的分居制度可分为合意分居和裁判分居,其制度因其特定的社会原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目前面临着离婚率飙升的问题,过于简单的离婚程序受到诟病.我们可以借鉴意大利的分居制度,在我国构建作为离婚前置程序的分居制度,作为离婚的缓冲器以降低我国离婚率.  相似文献   

11.
离婚率:持续上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目前的离婚率为50%左右,这个数字的含义是在每100对新人结婚的同时,就有50对婚姻解体。因而,美国有离婚王国之称。以重视家庭闻名的中国,离婚率情况如何呢?因为修改《婚姻法》的需要,有关人员曾在重庆市做过随机调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离婚率也是50%。这表明,在我国一些地区,离婚率已高得惊人。  相似文献   

12.
李兰 《政法学刊》2012,(3):25-29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随着当今社会离婚率的普遍增长,离婚后有关探望子女的纠纷也逐渐增加并成为社会问题。作为现代亲权理论的产物,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确定了离婚后子女探望权制度,使我国婚姻法得到进一步完善。构建探望权制度对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婚姻自由原则是我国婚姻法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既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但近些年来,伴随着"闪婚"等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我国的离婚率偏高,同时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复婚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设置一些离婚障碍,以促使人们能更加理性的对待婚姻问题。别居法律制度是国外一些国家亲属法或家庭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婚姻法中没有关于别居制度的具体规定,但国内许多地方已出现了相关的司法实践——"试验离婚"(冬眠离婚),我们有必要在婚姻法中增设别居制度,为这一司法实践提供法律支撑,以增加婚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和基础。纵观历史,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婚姻家庭制度。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已经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在传统定势下形成的法律意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受到严重冲击,并走向重组、调整与更新,直接导致人们对婚姻的功能、爱情的内涵、亲缘关系等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判断。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离婚数与结婚数的比率)大幅度上升,发达城市的离婚率已攀升到20%的高位,离婚原因复杂纷纭,外遇或外欲型离婚比例高,结婚不满一年即离婚的比例高,在离婚概率与结婚年限的关系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老年人离婚成为不  相似文献   

15.
付琳  王丽华 《法制与社会》2013,(31):280-281
随着现代人价值现和道德观的不断转变,婚姻家庭的传统思想观念遭到了猛烈的冲击,离婚已经演化为一种不可小视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从意思自治的角度来说,离婚是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公权力不应过多的介入.然而婚姻绝非仅是当事人之间的事情,其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安稳.我国目前的离婚制度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离婚率,因此从婚姻法的视角出发研究降低我国离婚率的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冯国川 《政府法制》2014,(23):21-21
据韩国统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平均初婚年龄再创新高,男性平均为32.3岁,女性平均为29.6岁。韩国的离婚率也居高不下,去年共有11.53万对夫妇离婚,特别是新婚离婚率和黄昏离婚率呈明显增加态势。目前,结婚不足4年即离婚的夫妇,占韩国离婚总数的1/4。如何让年轻人做好结婚准备,学习维持婚姻的技巧,成为韩国社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范文韬  潘荣华 《法制与社会》2011,(26):188-188,190
在我国连续7年递增的离婚率背后,为利益而离的"假离婚"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夫妻为了谋取私利,利用离婚自由的权利,借助离婚的便捷程序,通过"假离婚",恶意规避法律以达到其非法目的,给自身和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玉 《法制与社会》2013,(10):40-41
离婚不仅意味着家庭的破裂,更意味着影响社会秩序的不和谐因素大量存在,近几年来离婚率节节攀升,且在离婚人群中,"80后"逐步上升为离婚的主要群体,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导致"80后"离婚率高升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离婚房产分割问题也相应的日益突出。司法实践中,关于离婚房产如何分割的问题也争论不休,鉴于此,本人从按揭房、福利房、拆迁安置房、赠与房四个方面对离婚案件中房产分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梦娟 《江淮法治》2008,(20):40-41
离婚率逐年上升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对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吟兰建议修改我国目前的离婚登记与诉讼程序:有10周岁以下子女的,不适用“协议离婚”;有10周岁以上子女的.在“协议”和“诉讼”离婚前都必须让子女表达其真实的愿望,而且应当由登记部门认真审查协议的公平性;同时设定离婚考虑期。至少应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