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政发[2008]15号治区人事厅、文联:阳太阳先生是我国著名艺术家。在7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继承传统、融汇中西、探索艺术创作民族化道路,在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艺术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创作的《漓江木排》、《漓江烟雨》、《青罗碧玉图》、  相似文献   

2.
正耿国华就职于南宁市公安局宣传处,南宁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多年从事连环画、插图的创作。美术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及自治区的美展、报刊展出、发表,出版过连环画《张云逸大将》(与陈以忠合作,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等,中国画作品《黄河老人》在全国"和谐之光"书画影赛中获一等奖,中国画作品《一线记者》在全区公安摄影、美术、书法展中获一等奖,中国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1,(10)
张玉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衡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大量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在多种报刊发表。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张玉生国画专辑》、《当代中国画名家—张玉生》等个人画集。  相似文献   

4.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5,(17):60-63
<正> "大块本造化,雕琢况天工。灿烂漫世界,元气混沌中。"周沧米先生的这首题画诗,道出了中国画艺术更深的层次……六、七十年代他那屡变屡奇的《牧趣图》,就赢得了美术界的广泛赞誉;八十年代以来,其艺术触角则向着山水画伸展;九十年代初,他远离城市的喧嚣,而结庐故乡雁荡,寝昧于清泉怪石茂树闲云之间,开始了山水画的创作。他又在故乡雁荡山下的一块大石上造了个画室,近几年大约有一半时间是在雁荡山的画室中度过的。在山里隐居,他如鱼得水,画出了许多佳作巨制。他的中国画创作,向来以其造型谨严、笔墨畅达、情趣充盈而引人注目,他的写生稿数以万计。在当代的中国画坛,可以说,很少有哪位画家能像周沧米先生那样,对中国绘画的执  相似文献   

5.
赵捷 《福建乡土》2011,(1):62-63
何为从1937年在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第一篇作品《路》至今,已有70多年的创作生涯。他始终以发掘生活中的美作为创作的宗旨,不论是对年轻一代青春与道德风貌的抒写,对革命历史长卷插曲的联想与回忆,对祖国壮丽山川如诗如画的描绘,或是作家个人生活经历中心灵的声、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6.
王路刚先生出生于1964年11月14日,祖籍河北省晋县,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1998年毕业,之后继续进行绘画艺术作品的创作,现任北京紫东方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他通过在中央工艺美院的系统学习,对绘画艺术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他潜心于各画派的笔墨技法,广学百家,兼收并蓄,自成一格。其绘画代表作品有《马莲桥之冬》、《盛夏》、《西部落日》、《大地交响曲》、《阳光·地涌金莲》、《佛光》等。作品风格取中国画之凝重,油画之色彩斑斓,水彩画之简洁,工笔画之细腻,融会贯通,用独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十二岁的杭法基,现在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书画院的画家.他从事绘画二十余年来,在中国画艺术上,大胆探索,努力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东方的意象艺术相揉合.在创作中,他一边进行现代艺术的实验,一边又向传统艺术索取才智.正如他自己说的:"在传统中找现代,在现代中找东方的主张,导致我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探索的兴趣."此外,杭法基还是中国布贴画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在开拓与发展工艺形式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上,也有独特的贡献.杭法基的作品清新独特,力求"真情的自我流露".他认为"在艺术上,水到渠成的自然流淌才是可贵的真情".他的大幅中国画《啊,我想起古老的东方》,表现的便是对中华民族悠久  相似文献   

8.
张贤明 《福建乡土》2012,(3):2-F0002
艺术简介:福建东山人,现为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最高奖、“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入选“第八届、十届、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出版有《张贤明作品集》、《张贤明画集》、《张贤明工笔精品集》等个人画集。作品《秋色渐浓》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9.
《福建乡土》2013,(6):F0003-F0003
艺术简介:1957年11月生于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山水画。出版专著《解密富春山居图——中国传世名画赏析与临摹要领》、《潘日明画集》。近年来,关注福州近代“仓山老洋房”建筑的地域文化艺术价值,创作中国画《岁月仓山》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10.
赵坤生 《前沿》2011,(21):155-157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个创作长篇小说的人。他的代表作《一层楼》《泣红亭》《青史演义》奠定了他在近代蒙古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推动了近代蒙古文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一层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泣红亭》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和《青史演义》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加以论述,以论证作者在近代蒙古文学创作上的开创性历史地位和对蒙古族文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波,1958年生于大连。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绘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韩国釜山美术馆等专业展馆展出,并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出版专著《中国画的墨与色》、《中国传统名画技法赏析》、《园林风景钢笔画技法》等。  相似文献   

12.
正李炯简介李炯,男,安徽淮北人,1983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定居北京,职业画家。著有《彼岸江山—李炯绘画文集》《李炯画集》。作品被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外交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东京富士美术馆,中  相似文献   

13.
杨尚林简介1952年7月生于安徽铜陵,系北宋著名爱国将领杨业第39代传人。早年致力于中医学脑血管疾病研究,并从事中国画创作。上世纪80年代初因创立“中国写意画”而闻名遐迩,并获安徽省自学成才奖。著有《素问堂话集》、《中国拓意画技法》、《中风瘫痪病症之我见》、《素问堂医案》等著作。现任中国中央书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黎子莹 《湖湘论坛》2012,(3):110-112
余华不平凡的经历决定了他感受苦难的方式不同,不同时期他的创作体验、人生境界也不相同,因此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他《十八岁出门远行》的荒诞美、《活着》的苦难美和《兄弟》的暴力美。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31)
正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别的文学奖,然而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成就斐然,他所写的故事中充满心理意象,直探人性幽微《。故事生灵》中收录了贾平凹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天狗》《、瘪家沟》《、油月亮》,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1985至1989年,那时的文坛开始出现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贾平凹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吴茀之是浦江县前吴村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为中国画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9,(6):F0002-F0002
他是一位画坛大家,期致力于中国画的研究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画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18.
台湾著名歌词作家庄奴先生不久前回重庆定居,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继续从事歌词创作。庄奴出生在北京,曾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去了台湾。40多年后,当他再到重庆时,已几乎找不到旧重庆的模样了。而当迎接他的老朋友——重庆市音协主席叶语,陪他坐车经过嘉陵江大桥时,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抗日歌曲《嘉陵江上》,唱着唱着,不觉热泪盈眶。庄奴从事歌词创作40多年,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歌词3000余首,其中赢得人们喜爱的甚多,例如树\城故事》、《甜蜜蜜》、《踏浪》、《冬天里的一把火》等。他从多年创作生涯中感悟到,作为一个词…  相似文献   

19.
<正>郭凤祥,天津市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市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副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年来从事油画、水墨画创作。主要作品有:油画《那个年代》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走向胜利》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油画《太行春早》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油画《暖冬》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水墨画入选《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众多作品在全国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20.
吴葬之     
《今日浙江》2013,(16):60-60
吴葬之是浦江县前吴村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