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喆 《法学家》2006,3(6):27-35
人权理论的基础是人性论.人性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什么是人性,二是人性的善恶.人性论与人道主义相联系.全盘否定人性论导致否定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人性论的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和对于人道主义内容和精神的限制,导致对人权概念意识形态化的解释,以及对于人权问题研究的警惕和否定.建国后一段时期,人权问题被视为理论研究的禁区,其根源在于对于人性论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理论研究的演变经历了公民权利研究兴起、人权研究解冻、人权研究兴起和人权成为显学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杨涛 《法制与社会》2011,(31):276-277
韩非子是先秦“百家争鸣”中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思想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其人性论思想。他吸取了商鞅、慎到和苟子等人的人性论观点,建立了人性自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韩非的人性论以好利为出发点,以得利为归宿。以个人的利益作为轴心,是其人性论的基本特点。他提出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因人情”的思想主张是以其对人性的认识为依据的。本文通过对其人性论的分析,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指出其对当代社会管理以及依法治国方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薛聪 《法制与社会》2013,(15):221-222
人性论是社会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传统人性论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孔孟强调的“人性善”和荀子的“性恶论”,西方文化因为宗教原因等而长久地坚持“性恶论”.本文通过对东西方人性论简单的梳理和回顾,以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养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4.
法的基础的核心是人性。中国传统法学和西方法学大都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法学也有自己的人性论。人性论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现在自由主义法学所面临的问题无不与人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关于人性的理论也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正是哲学发展到成熟的成果,是科学的人性论。从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中国杰出的领导人们结合本国的国情,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并把它付诸于中国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使其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方心理学的人性误区源于西方科学对人性的分裂 ,西方科学又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因此 ,西方心理学自己无力解决其人性论问题。能够与西方文化互补的唯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性论将有助于纠正西方心理学对人性的误读 ,从而提高现代心理学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相似文献   

7.
人性论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霍布斯从"物质运动"的角度出发,对人性进行本质的研究。霍布斯认为人性是生命运动和自觉运动的结果。这些运动造成了人的欲望和嫌恶,对死亡的恐惧唤醒了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其"人性学说"在人类自我认识的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孔子"人性学说"的分析,找到这种"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性及其善恶问题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善恶之争,自古及今一直喋喋不休。本文无意于探究各家人性论之优劣,仅试通过对法家人性观的解读,理清法家思想的源流,加深人们对法治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浅论韩非"以法代德"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当时社会各种矛盾现象的冷静观察,激烈抨击儒家学说,在继承并发展荀子人性论及早期法家"法"、"术"、"势"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法代德的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为当时社会的统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当今"以法治国"战略提供了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追溯我国古代学术史,可以确认儒家最早对伦理道德现象与文学艺术现象作相关研究,从而萌生了中国古代文学伦理思想,文学伦理学从此迈开了第一步。儒家从人性论出发,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文艺被作为道德教化的特殊手段而受到重视。具有鲜明特点的儒家文学伦理思想,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道德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商鞅法治理论及其现代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伯符 《中国法学》2002,(2):152-163
本文从法治的功用、法治的人性论基础、法治的纲要、法治的目的四个方面,对商鞅的法治理论进行了探讨;并进而指出,应从依法促进和保障我国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方面借鉴商鞅法治理论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3.
发祥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肯定了人性的需求,并将其做为规定公民权利的依据。自然法的终极价值与人性的终极价值具有同一性,正确理解自然法和人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然法。  相似文献   

14.
师明俊 《法制与社会》2010,(35):365-366
自然权利理论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思想基础,是以对个人为单位的人性论为起点开始讨论的。在界定自然权利概念的过程中,霍布斯赋予了自然权利自由、平等的原则,以自我保存为出发点与最终目的,霍布斯的自然权利观得以构建。可以说,自由、平等与自我保存的人性需求是自然权利的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揭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帷幕,可以看到道义论作为法的理论基石,被奉为经世圭桌,与之相对立的,由墨翟首创的法的功利观,却也留下了一定的踪迹。无独有偶,十八世纪的西方掀起了边沁的法的功利观的高潮。从现在的时空高度看,中西法的功利观或交叉或相向运行着。交叉运行表现在它们都有深厚且相同的哲学基础——人性论,又都从法理学和部门法的角度阐述法的功利观;相向运行则表现在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迥然,也存在深层的差异。一、合理内核——人性论中国古代的墨翟、韩非和西方近代的边沁部首先从人性入手,寻觅到了法的功利观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霍布斯关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思想既有传承,也有发扬光大之处。他用自我保存的人性论和契约论首次对其进行了严密的论证。正是自他开始,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才第一次获得了近代个人主义意义上的证明,被视为每一个人都不可剥夺的自我保存的自由。其思想于我们当下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 《法制与社会》2012,(25):147-148
人性与法治的联系成了法学界的共识,即性善论文化与人治关系密切;性恶论与民主法治注定相连。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人性论与法治之关系的命题,实质是"西学中心论"心态的折射。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要接受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钱继磊 《行政与法》2007,3(2):106-108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新的治国理念。它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的人性论基础角度论述以人为本与人性理论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姜登峰 《法学杂志》2016,(12):107-117
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时期,也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孕育和发展时期,诸子百家缤纷而出,思想文化空前繁荣.从人文主义的视角看,诸子百家以人性论为基础建构的法律思想,成为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治理思想.通过探索人性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为社会从分裂迈向统一找到了现实可行的方案.研究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代的社会治理具有某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神学自然法思想是基督教连接自身的宗教伦理和现世的规范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发展经历了教义信仰时代、教父学时期、经院哲学时期、教会改革时期和宗教改革年代五个历史阶段,涵括了契约论、限权力、人性论和法律信仰等丰富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思想。基督教神学自然法作为西方法律传统的一个重要渊源,对法治观念的养成有着不可磨灭的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