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买回几张色彩斑斓、笔力遒劲的“福”字斗方,倒贴门面。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全家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幸临福至。   “福到了”,是人生的不懈追求,也是相互间的美好祝愿。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和期盼是一致的,但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却因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而大相径庭。   有人以发财为幸福,有人以升迁为幸福,有人以吃喝享受为幸福,有人以声色犬马,纵情玩乐为幸福,有人以出国留洋为幸福,如此对幸福的理解和感知,难避偏颇与曲解之嫌。   古贤人对幸福却自有其圣洁高明的见解,曾曰:“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学校而言,应该着重实施以培育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人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让人获得进步、获得幸福。在幸福教育实践中,要从四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3.
河西区委老干部局针对“双高期”老干部的思想实际,以不断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为宗旨,着力开展“我的幸福晚年”主题实践活动,引领老干部领悟幸福真谛、追求幸福生活、服务社会共享幸福,形成了老干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幸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人们在理解幸福时,却往往把它与快乐等同起来,从而造成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某种片面解读。如果以快乐取代幸福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则容易陷入享乐主义、信仰危机的泥淖,显然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价值诉求相去甚远。而实际上,从构成多维性、目的终极性、人格道德性、人生意义性、动力持续性的角度来看,幸福和快乐都存在着本质的界限。准确把握幸福和快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幸福与快乐相比较的视角,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不仅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本真语境,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发展伊宁市的幸福产业--旅游业为出发点,围绕伊宁市建设幸福伊宁的目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就业致富,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力度和援疆旅游合作等方面,将旅游业培育成伊宁市真正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和各族群众的幸福产业。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就提出,幸福号陕乐最大化是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现代经济学认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幸福本身。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幸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崇高价值及意义,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幸福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7.
黄明哲 《党课》2012,(1):103-105
近年来,“幸福指数”急剧升温,不仅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而且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的实践课题。为什么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的当下,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却愈感奢侈?幸福是人类追寻的终极目标,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作为特殊群体的共产党员,新时期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呢?2012年,本刊专题策划了“讲给党员干部的十二堂幸福课”,为广大共产党员理解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收获幸福、提升幸福、感悟幸福提供一点启发。祝愿广大读者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文化的基础,是建设幸福县域的重要内容。钟祥市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近贴群众,以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旨归,强化工作举措,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创建全省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着力建设“幸福钟祥”。  相似文献   

9.
吉菁 《山西青年》2023,(4):9-11
幸福教育是基于积极心理学形成的旨在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美好人性、增进幸福水平的教育。与传统的幸福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幸福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体现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阳光向美,从而提升幸福水平。在实践路径上,可通过传递幸福知识、加强幸福实践、营造幸福环境加强学校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新语     
一个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是不会把群众的快乐作为自己幸福的源泉和动力的。因此。不能简单地从方法论来谋求如何让自己幸福,而首先要从人生观上解决什么是人生幸福的问题,然后才能在研究幸福的方法上有更多的收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们的幸福为代价来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8):46-46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还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动。教师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医生的幸福是天下无疾,农民的幸福是五谷丰登……幸福,词典里有准确的定义,但每个人心中又有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车奴、房奴、孩奴……“奴字辈”新词之后,隐藏幸福观的考题。没有人会以“奴”自许,选择私家车,选择商品房,选择生儿育女,是希望从中获得幸福,而非被奴役的不幸福。然而,事实却是,很多时候.我们反而为自己的选择所“奴役”。车奴养车、房奴养房、孩奴养娃……敲打键盘计算数字,其中的不幸福,来自“心为物役”.  相似文献   

13.
张永化 《党史文苑》2005,(11):13-16
公元1958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爆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的11亩小麦平均亩产小麦3215斤。6月11日,《湖北日报》以“光化县幸福社坐上了幸福的卫星十一亩小麦单产三千二百一十五斤”的通栏标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隆重报道了此事。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热情洋溢赋诗盛赞:“幸福社,真幸福,创造世界新记录,小麦亩产,三千二百一十五。幸福社,真光荣,光荣榜上占头名,今冬明春再加劲,争取亩产四千斤。”崔营乡的3215,吹响了全国农业“大跃进”的号角,此后,全国各地夏粮、秋粮亩产几千、几万甚至上十万斤的增产捷报频传。于是产生了当时最为流行而响亮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相似文献   

14.
汪冰 《理论导报》2012,(7):18-19
2011年7月,“建设幸福宜丰”被正式写入宜丰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一年来,宜丰县委、县政府秉持“一切为了宜丰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幸福”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切实办好事关群众“幸福”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发展提质、幸福提速”。2012年6月,在全市10个县(市、区)2011年度居民幸福感调查中,宜丰以85分的高分位列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值近10分。为深入了解宜丰的“幸福之路”,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宜丰县委书记邓伟。  相似文献   

15.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幸福指数已经开始进入各级决策者的视野,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目标。在新时期,关注国民幸福问题,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6.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基于幸福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幸福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关注,为分析和论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对幸福理论的梳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以及怎样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等三方面作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论和理性主义幸福论从人的本性、经验出发探讨幸福,初步揭示了需求等元素和幸福的关系,对幸福实现也有浅显的认识,为马克思幸福观的问世做了铺垫。马克思自觉地从实践出发对幸福的本质、内容展开了系统深入的哲学思考和研究,站在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审视幸福实现。马克思主义者将社会伦理思想和社会实践理论辩证有机融合,继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一步揭示了幸福的基本属性,诠释了幸福悖论,有助于人类在实践基础上自由自觉的追求并实现幸福。  相似文献   

18.
刘芳红 《世纪桥》2008,(2):69-70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他的幸福观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点,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它把人的理性和快乐生活有机统一了起来;把个体幸福和整体幸福有机统一了起来;强调幸福是通过人的现实的活动实现的,从而肯定了现世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社会化不但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而且还有利于落实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白维国 《新湘评论》2010,(11):32-33
武冈是欠发达地区,我们全力打造“幸福武冈”、“富庶武冈”、“平安武冈”、“活力武冈”,实现富民强市和科学跨越发展。 以民生为本,打造“幸福武冈”。把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最高执政目标,致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充分尊重民意。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开通民情热线,公布各级干部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建立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前线》2012,(10):55-55
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时下最受群众欢迎之事。生活越发幸福,群众盼望已久,谁不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