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发达国家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有偿劳动是当今世界各国监狱的通行作法,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罪犯有偿劳动的法律规定具体完备,在罪犯矫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监狱企业改革的深入及行刑的国际化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的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意义上的罪犯劳动制度,首先要正确认识现代意义上的罪犯劳动,确立现代行刑观念和行刑社会化的思想,保护罪犯合法权益.现代罪犯劳动组织应坚持强制与自愿结合原则、人格训练社会化原则、技能培训社会化原则、组织管理社会化原则、监狱社会互动原则;对罪犯劳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应以罪犯为中心,有利于对罪犯的矫正,有利于罪犯顺利回归并适应社会生活.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做法,在现有监狱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从根本上解决罪犯劳动报酬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将罪犯放到社区接受教育改造,在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对罪犯进行矫正的一种执行方式。标签理论、行刑社会化理论、刑罚人道主义理论是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依据。社区矫正制度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人性关爱的理念、体现了刑罚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刑罚经济化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社区矫正意识缺失、刑事立法缺失、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应及时更新刑罚执行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刑事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制度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方向,其理论根基源于刑法谦抑性思想、行刑社会化理念。社区矫正符合行刑个别化的思想而为各国广泛采用。就我国而言,我国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建议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分工,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梅凤 《前沿》2011,(22):83-86
罪犯参加劳动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重要手段,罪犯虽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但其作为中国公民的资格没有被剥夺,依然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没有被剥夺或被限制的权利。劳动不仅仅是罪犯的一项义务,同时也是罪犯的一项权利。罪犯参加劳动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是对罪犯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但是在监狱行刑司法实践中,罪犯无偿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为了实现监狱工作的目标和稳定监管秩序,应以我国《宪法》《监狱法》等相关法律为依据构建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这不仅可以使罪犯尽赡养父母之责和抚养未成年子女之义务、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还可以为刑满释放后度过就业缓冲期奠定物质基础,从而巩固改造成果,避免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6.
监狱引进生产项目后,由于环境制约、劳动经技能培训不到位、管理理念和方法陈旧、劳动报酬或劳动成果的转化不够、罪犯参与劳动改造的主动性不高等方面的不足,不能充分发挥监狱生产作为一种对罪犯实施劳动改造载体的实际效用。监狱可以采取调动罪犯的改造主动性、促进罪犯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罪犯职业技能、培养罪犯核心价值观、丰富劳动报酬使用途径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限制减刑罪犯的矫正激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分级处遇制度、内在激励——公平、内在激励——尊重、内在激励——鼓励、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些矫正激励措施并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矫正的藩篱,我们在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困局: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设计;矫正目标过于泛化;激励失衡引发监管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构建基于需要理论的经济激励制度,包括罪犯适度工资制度、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行为导向制度,包括罪犯改造生涯规划制度、罪犯内部管理制度;构建基于强化理论的文化矫正制度,包括内部文化建构、外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罪犯实行个别化的分级处遇是基于罪犯行为表现的优劣给予不同待遇,体现对优良行为的肯定性评价。分级处遇是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管理和矫正罪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分级处遇管理过程中给罪犯优惠待遇的范围和幅度,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和刑事政策密切相关,设立罪犯个别化的分级处遇制度真正体现了宽严相济和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监狱环境在罪犯矫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监狱建设环境单一、风格单调、色彩乏味、缺乏审美特色。我们应反思如何科学构建监狱环境,预防罪犯在服刑环境下的再犯罪。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色彩与食疗、医学、性格等关系的研究,以色彩心理学和色彩疗法作为罪犯矫正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监狱罪犯矫正教育中运用色彩心理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崔凯  张功 《前沿》2012,(8):92-93
社区矫正是指通过适用各种非监禁性刑罚或刑罚替代措施,使罪犯得以留在社区中接受教育改造,以避免监禁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犯罪矫正事业的一种罪犯处遇制度。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制度认识深度、工作力度和人员配置等多方面还存在着较明显差距。各地应当根据省情特点,在部门关系协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将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进到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刑罚制度和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对罪犯人权和罪犯再社会化的充分关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社区矫正制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区矫正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社区矫正制度,成为其他国家效仿和借鉴的楷模。我国社区矫正才刚刚起步,通过对中美两国社区矫正的适用现状、种类和措施以及管理体制的比较,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反映了世界各国刑罚制度由严到宽、逐步轻刑化的演变趋势,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督,作为非监禁型行刑方式的社区矫正制度必然会沦为罪犯躲避法律制裁的"合法"途径。因此,这项学习借鉴于国外,移植扎根于我国法制土壤的社区矫正制度必须纳入法律监督的视野,须在检察机关严密的监督之下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尚处于摸索阶段,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亟需探索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运行机制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刑罚执行活动中,虽然罪犯矫正成本和效益不像生产经营活动那样可以通过数量分析来掌握其规律,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质,但一定的矫正成本投入必然地带来一定的矫正效益。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树立我国罪犯矫正成本理念,深入研究矫正成本与矫正效益相互关系,对于推进我国监狱行刑的改革和创新,把握我国监狱发展的方向,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理念在社区矫正青少年罪犯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矫正是中国司法改革的新举措,青少年罪犯是社区矫正的主要群体。社区矫正实践中,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对矫正青少年罪犯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罪犯的改造质量。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小组方法可以具体运用于矫正青少年罪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刑事司法对劳动报酬权进行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对此类案件的办理进行了明确。但劳动者维权成本的增加,罪名执行效果的不尽理想,刑事司法与其他治理手段的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使劳动报酬权的刑法保护依然面临困境,所以,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是中国司法改革的新举措,未成年人罪犯是社区矫正的主要群体,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犯罪群体。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的未定型时期,可塑性强,随着我国刑法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未成年人罪犯的处置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社会工作者尝试运用社区矫正帮助未成年人罪犯改造与回归,预防各类犯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阿墨 《民主与法制》2011,(10):21-23
“社区矫正”,又称“社区矫治”,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中途之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在我国,“社区矫正”是和监禁矫正相对的行罚方式,它们在适用对象、限制自由程度、矫正方式上都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前沿》2014,(3):83-85
对限制减刑罪犯改造目标的过于泛化,以安全为本位的管理模式导致行刑管理的异质化,劳动改造模式的强制引发的考核奖惩制度的失效,使得管理工作变得盲目而无效。为此,需要构建体现“宽严相济”理念的管理模式,把“守法生活能力的社会人”设定为限制减刑罪犯的管理目标,以罪犯劳动作为其主要的行刑管理内容,建构以罪犯劳动为主的激励管理模式,让罪犯因参加劳动而享有相应的选择劳动内容、按需进行劳动技术项目培训、发放劳动报酬、纳入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等处遇。  相似文献   

19.
循证矫正是司法部强力倡导的罪犯矫正理念和方法,本意是"基于证据的实践",循证矫正必须注重定量分析和证据使用。源自实践的证据,即对罪犯个体进行多次犯因性结构访谈和多种量表测试分析,并对其进行行为观察,家庭和社会背景情况调查,制定实施矫正方案,总结评价矫正效果,提炼形成优质案例。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提供证据支持,是循证矫正实践过程所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循证矫正案例库建设应注重提升循证矫正证据收集、分析及保全的水平,提高循证矫正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江苏省灌云县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被告人范建培因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被法院判处2年有期徒刑,并处10万元罚金,成为江苏省因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而被科以刑法惩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