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日本和美国的教育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日本以中小学教育见长,而美国则以大学教育为首推。美国的青少年状况之所以不如日本,正是因为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缺乏一定的有效的措施。在这一点上,日本就优于美国。一、日本强调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日本的义务教育期有九年,但只有90%的日本人能达到高中毕业。学生每年在校时间是195天;而美国学生则是180天。(除寒暑假,固定假外)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6月14日《东洋经济周刊》(日本)日美同盟不应过分担忧中国威胁日本人对日美同盟关系表示不满。这与日本人对美国没有在朝核和绑架等问题上充分地为日本利益代言的担心有关。出现这样的担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美国不会看重中国而抛弃日本,理由是价值观和威胁。与  相似文献   

3.
6月30日,日本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说了一句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话:"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或许是无奈之举。"这句被日本人理解为"替美国在日本投掷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娜 《前沿》2010,(8):78-80
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从二战后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是经过科学的论证、研究以及对美国中小企业界定方法的借鉴而来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日本学界提出"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着手,认真阐释和研究了日本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并通过和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对比,探讨出日本对这一概念界定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5.
日本二战投降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而日本在5月纳粹德国投降后就应终止战争。但日本并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这期间日本军方是否隐瞒了什么?最新史料表明,日本军方至少隐瞒了两项二战秘密:苏联将宣战,美国将投原子弹。日本军方大约在1945年5月就已知道苏联即将向日本宣战。这个情报是由日本当时驻欧洲各国大使馆武官  相似文献   

6.
张焕利 《时事报告》2012,(11):66-67
日本非法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的行为,其实并非简单一场“闹剧”,而是蓄谋巳久的。日本多届政府很早就想把钓鱼岛“国有化”,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日本政府借机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效力,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挑战。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础之一,就是通过美日联盟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美国这一决策始于战后《旧金山和约》的对日安排,其次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签署。60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战略始终紧锁着“把日本变成美国的附庸”这一设想,其目标是“使日本在战略和行为上与美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曾有日本公司要买美国的一座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可日本人坚持要付6.1亿美元,因为该公司老板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整座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决心打破这个纪录。这是日本曾想“鲸吞”美国的一段旧梦,不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噩梦罢了。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着大小封建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妄图变日本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用炮舰冲开了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一八五四年,美国用武力迫使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压迫日本开放下田、函馆两港口。美国在这两港设领事和享有最惠国待遇。一八五八年,美国又强迫幕府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开放五港通商,实行对美国有利的低关税率,美国还在日本进一步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和建立租界等特权。接着,英、俄、法、荷等国援例与幕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日本丧失了许多主  相似文献   

9.
张仕荣 《台声》2005,(10):10-11
近年来,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度十分猖獗。“以台遏华”是美国一以贯之的台海政策。美国的台海政策基本可以总结为:“不统、不武、不独”,这是因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的。为此,美国积极充当两岸的“调停人”,避免自身的损失,寻求利益的最大化。随着“9?11”后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美国推动美日同盟重新定义,鼓励日本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日本成为介入台海可能发生冲突的前线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加速对台军售,这既满足了美国军工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协议虽签摩擦未了李长久在美国宣布对日本的制裁生效前几个小时,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和日本通产大臣桥本龙太郎于6月28日夜晚在日内瓦达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贸易协议”,又一次避免了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的贸易战。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这是美国的“伟大胜利”,双方就一直...  相似文献   

11.
聚焦世界     
《小康》2012,(3):29
"公民意识"将改变日本日本《潮》日本著名新闻评论家船桥洋一在卷首,就美国的未来前景进行了讨论。他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的疲软引发了一波"美国衰退论"。同时,这一论调也正在动摇着奥巴马政权自身。如今,是否能够和平解决伊朗问题,以及如何促进中产阶级重生等课题,全都摆在了希望东山再起的美国面前。同时他还探  相似文献   

12.
刘丽群 《时事报告》2011,(11):63-66
9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将积极与美国交涉,修改《日美地位协定》,对驻日美军的犯罪行为施以日本的司法管理。根据之前协定,驻日美军惹事犯罪,日本警方是无权对其进行逮捕的。这是近年来日本首相第一次就《日美地位协定》问题明确表示“要修改”。日本距离美国本土上万公里,美军却在日驻扎数万精兵。数十年来,美军与日本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相似文献   

13.
<正>有日本学者认为,七七事变是"偶然事件"。当时,日本虽有侵华意图、有并吞中国的准备,但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日本的战争假想敌是苏俄和美国,对于中国只是希望稳定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其他地方则利用军阀割据的形势逐渐建立傀儡政府、实现控制。这纯粹是一种粉饰侵略、扰乱视听的谬论。事实上,虽然日本提出以苏联和美国为首要假想敌,并确定了南北并进的方针,但前提条件都是要先打败中国。先征服中国,不仅可解除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可以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二战结束不久就与昔日的敌人日本结为盟友,这从冷战思维、地缘政治以及战后意在称霸全球的"美国利益"角度不难解释,但这一反转如何在战后获得民众的支持,人们却知之甚少。《美国的艺伎盟友——重新想象敌国日本》一书从政治、文化、心理多方位入手力图解开这一谜团。文章重点落在性别、性别与种族的交叉点之上,对作者所揭示的美国主流媒体如何使用性别气质、成熟度和种族的话语来达到操控民意、化敌为友的内涵进行再解读。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1,(5):4-4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网站近日发表乔治·弗里德曼的文章称,日本有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主要是心理上的。一系列核反应堆被毁不仅造成能源短缺和核辐射恐惧,而且深刻反映了日本的成功是建立在非常严重和非常真实的脆弱基础之上的。这是一场从严重性和对日本世界观的潜在影响上都不寻常的地震。它撼动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日本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宋淑运 《北京观察》2003,(10):60-61
美国的樱花节每年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是美国的樱花节。在这一天,首都华盛顿举行盛大游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英武的女骑手,着和服跳扇子舞的美国女郎,驾着微型汽车来助兴的老人及各种丑角,分外引人注目。用樱花装饰的彩车,则更集中显现出了节目独特的风采。全国各个州都要选派“樱花公主”赴华盛顿参加活动,并从中挑选出“樱花皇后”,还要举行加冕典礼,热闹非凡。美国的樱花节是1912年由日本传入的。日本的菊花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日本的传统节日——菊花节,人们或在摆满菊花的阳台上,或去菊花园中,举行菊花酒会。大家一边品着菊花酒,一边欣赏五彩纷呈  相似文献   

17.
侯涛 《当代广西》2014,(17):62-62
正日本安倍政府不顾邻国反对强推解禁集体自卫权,美国表态支持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就在20多年前,美国却把日本当成头号假想敌,当时日本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使美国深感不安,自卫队内部少壮派抬头更使美国担心日本"军国化"。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前防长卡斯帕·温伯格等军事专家甚至提出"第二次美日战争"的设想。日本成美国"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正>当年美军虽然占领日本,做出惩戒日本军国主义之阵势,然而为了将日本筑成"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人并不希望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得罪日本人。几十年后,一份解密文件揭开了谜底。文件指出了没有废止靖国神社的理由——美国人担心这不利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部分将领主张烧毁靖国神社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略"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  相似文献   

19.
战后初期日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初期 ,美国不仅通过“盟总”和“旧金山体制”将日本置于半控制状态 ,左右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而且还使日本与台湾的关系从属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日本选择“中华民国”为媾和对象 ,确立日台关系框架的“日台条约”也是在美国半控制和冷战形势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当全国亿万观众对“苏小卫”的名字还感到陌生时,她所编剧的电影《那山、那水、那狗》已在日本家喻户晓,从2O01年10月到12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为国家赚取了3亿5千多万日元的外汇。这意味着有20万的日本观众看了这部中国电影,这在崇尚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日本,无疑是个惊人的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