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5.12汶川大地震引发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致69227人遇难,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近期日本发生的9.0级强震引发海啸,目前已致1.3万余人遇难,1.4万余人失踪,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万亿日元,可能致使日本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
外媒     
《中国周刊》2016,(4):8-11
《Popular Science》中文翻译:《大众科学》出刊时间:2016年3-4月网址:http://www.popsci.com/5年前,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年,日本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灾后复兴计划,其中前5年为集中复兴期。在这期间,日本政府安排了25万亿日元的重建资金,试图修复核污染带来的灾害,恢复当地经济。但5年过去,福岛依然是座"空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还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3.
陈宇 《民主与法制》2008,(23):37-39
2008年的秋天,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超级金融海啸,正在无情地席卷整个欧洲,并向亚洲.拉美蔓延。9月份以来,东京股市日经股指直线下跌,与去年8月份相比,跌幅高达51.8%。美国股市缩水了6万亿美元,日本股市缩水了200万亿日元,再加上欧洲和新兴国家市场缩水的股值,全球在这场金融海啸中的损失已高达27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伤痕     
《创造》2011,(3):38-39
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警察厅3月20日说,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已造成8277人死亡,另有12722人失踪。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警察厅说,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影响,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5,(8)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一直是日本发展最快的产业。1995年,日本信息产业的GDP为32.91万亿日元,超过了零售商业的27.10万亿日元和运输业的23.91万亿日元,仅次于批发商业的40.26万亿日元和建设业(不包括信息通信建设业)的37.86万亿日元。1996年,信息产业的GDP增加到37.52万亿日元,首次超过了建设业的36.89万亿日元;2010年,信息产业的GDP增加到56.36万亿日元,又  相似文献   

6.
檀江林 《台声》2000,(1):21-22
台湾大地震,加之台湾当局炮制“两国论”,制造两岸紧张形势以来,一系列经济数据均表明,岛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前景不容乐观。(一)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小觑。据最新统计,这次大地震共造成高达新台币3500多亿元(折合美元110亿)的直接损失,虽然仅及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九分之一和1994年美国加州大地震的四分之一,但按GDP计算,台湾地震的直接损失占其3.7%,远高于日本的2%和加州的0.7%。直接受灾民众占总人口比例1.4%,也数倍于日本0.3%的水平。若加上在其他方面造成的损失,将使台湾当年GDP下降0.4—0.5…  相似文献   

7.
资本     
《小康》2018,(6)
正日本旅游消费额创新高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的旅游消费额同比增长17.8%,每一季度都创下新高。其中,中国游客的消费增长了15%至1.7万亿日元(约合988亿元人民币),占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其中8770亿日元(约合510亿元人民币)来自零售购物。东京许多百货公司已雇用了讲中文的员工,来满足大量涌入的中国游客的需求。入境游是近年来日本经济增长最强劲的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海啸的成因主要是地震,80%以上的海啸是由海底大地震造成的,其他成因有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和海岸滑坡;此外,海中核爆炸、外来星体溅落也会引发海啸。海底大地震等巨大变异会产生数百海里波长和超大周期的波动,移至近海浅水区时波幅可迅速增至数十米,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海啸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外投资仍在起步期中国海外投资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大的飞跃,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外投资存量还是很低。截止2002年底,日本海外资产总存量为365.9万亿日元(约合34500亿美元),美国同期为68912.51亿美元。即便按贸发会议统计的350亿美元计算,我国累计海外投资额只相当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面外海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受地震与海啸的袭击,位于日本东北部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长时间全厂断电和厂房内部水淹,导致1-3号机组反应堆堆芯温度升高,燃料元件部分裸露、烧毁;4号机组乏燃料水池温度升高。因为人工泄压、氢爆、着火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向大气环境的大规模释放。  相似文献   

11.
热风 《中国减灾》2005,(7):53-53
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神户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万亿美元,是一个国家遭受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地处太平洋火山活动区边缘,对于不可避免的地震,日本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现代的建筑技术做出了相对良好的防范。造成无家可归人数最多的地震:1976年2月4日,位于加勒比和北美板块之间的断层发生地震,造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巨灾防治方面享有国际声誉,不仅因为它有亲历毁灭性灾难的经验,同时也因为其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的创新。早在1990年,联合国开始第一次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Decade of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1990-1999)时,日本就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1995年,日本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最惨重的大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承受超过1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 9月8日,台风“桑达”袭击了日本北海道以及西部一些地区,造成至少31人死亡,14人失踪,900余人受伤。另外,“桑达”还导致日本国内交通陷入暂时混乱。日本北部地区铁路交通运输暂时中断。9月7日和8日两天,日本航空公司共取消了188次国内航班,4次国际航班,至少有2.7万名乘客无法按时登机。台风以及强降雨已经造成2千亿日元(约合18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李罕权 《台声》2011,(4):42-43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日本警察厅3月25日消息,截至当地时间当天21时,已确认造成10102人死亡、17053人失踪。目前在各避难所避难人数仍有24万以上。同时,由于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危机,引起了全球关注。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负责人今年3月28日共同宣布,两家银行将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新银行名为“东京三菱银行”。据悉,东京三菱银行总资产将达到72万亿日元,储蓄总金额高达53万亿日元,远远超过樱花银行(38.7万亿日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这意味着世界金融界将出现一艘巨型“航空母舰”。这艘巨舰将驶往何处?它在掌握未来全球经济命脉的金融界会扮演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为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各国都加大了政府研发投入,2008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42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韩国为10.84万亿韩元,增长11.1%;英国约为35.54亿英镑,增长5.09%;日本为35708亿日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创造》2009,(3)
120美元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总额2万亿日元现金发放方案,主张向每名日本公民一次性发放1.2万日元(约合120美元)现金,以期快速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8.
拉登之死无疑是本年度继中东北非剧变和日本地震海啸核泄露之后的另一个重大国际事件。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甚至将其列为21世纪第三大新闻,位列9·11事件、全球经济衰退、日本大地震海啸核危机、阿拉伯国家春季起义等重大事件之前。人们在过拉登之死的新闻瘾  相似文献   

19.
石泽毅 《北京观察》2003,(12):58-61
四季剧团是日本最大的演出团体之一,它与东宝公司、松竹公司、宝冢歌剧团并称为日本“演剧界四强”(演出年收入均在100亿日元以上)。该剧团现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福冈等5个主要城市拥有7个专用剧场,演职人员1100多人。2001年度剧团共演出2223场次,观众233万人次,演出收入达189.5亿日元(约合13亿人民币),演出纯利润达25.7亿日元,居日本演出界之首。该团代表浅利庆太本人年度纳税也成为日本戏剧界之最,达上亿日元之多。无论从剧团规模、企业效益还是社会影响来看,四季在今天的日本无疑都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在明治年间开始出现股份特征的经济形式,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证券投资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1960年日本募股集资额达2,909亿日元,1965年达到6,038亿日元,1975年为24,171亿日元,1985年为52,364亿日元,到1991年则已达到104,310亿日元。其增长速度名列世界各国之首,目前,股票投资、股票集资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迅速发展的证券业,日本国在对证券业的管理上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呢? 一、证券发行市场的管理证券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它是所有证券发行行为的总和。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