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倩 《学理论》2010,(16):29-30
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具有现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目前我国在党内民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切实搞好党内民主,才能增强党的活力和凝聚力,才能带动人们民主的发展,从而更顺利地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但政治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当前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重解决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 ,改革和完善党内领导体制、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彻底废除实际存在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制度。  相似文献   

3.
浅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学理论》2009,(30):41-4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且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决定。结合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30多年来,政界和学界从党政关系、政法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等角度提出了多种"突破口"观点。但学界选择的突破口与实际的政治体制改革切入点有一定差距,对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理论指导作用一直不强,原因在于理论界选择的突破口多从静态的权力分配结构入手,对民众的意愿把握不够,对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中官民双方共同认可的动力认识不足。从十七大以来的改革攻坚实践看,今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以逐步推进财政民主化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民主执政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民主执政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内容,体现出现代政治学理论中若干指导原则。只有自觉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把民主执政与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从而把政治体制改革攻坚任务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与时俱进地回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即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民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本身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科学改革,由此,十八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路径,这就是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法律权威,强化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等等,为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林 《理论探讨》2006,1(5):149-152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发展人民民主,从逻辑上来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突破口是代表大会的选举,代表大会选举的突破口是实行党委书记差额选举。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是实现党委书记差额选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前十年迈出两大步,但是又两次停步不前,甚至后退;近20年来又在三个方面(党内民主、党际民主、人民民主)取得了不小成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继续稳步前进,而且还要加快改革步伐,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但是必须尽快从体制内由三小步迈出三中步,再迈出三大步,这样才能取得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成功,从而促进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9.
肖荣莲 《行政论坛》2002,(3):F004-F00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在逐步展开,并取得了重大进步,其中带有突破性的创举,就是我国乡村出现了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政治形式。由黑龙江省委党校季丽新等撰写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一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性的观点,并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中国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体系。其特点是:1.观点新颖,创新性强。作者首先充分肯定乡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村民自治的发展目标。在充分估计到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所面临的困难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关注执政党内部的民主建设,切实削弱党内一把手的权力;必须关注横向上的党政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关注纵向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互信、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刚 《理论探讨》2001,2(6):4-7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选择上,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和敏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必须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原则,认识改革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  相似文献   

12.
杜军 《行政论坛》2006,(5):91-9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和与此相伴的巨额债务是日本政府结构改革所处的大背景,日本政府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变大政府为小政府,促使政府从市场的参与者成为市场秩序的维持者和监督者。这一改革波及从社会体系到经济体制的各个领域。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本经济似乎实现了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恢复。小泉的行政改革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有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郑春延  杨伟乐 《学理论》2012,(20):16-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如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一国两制的成功实现等等。在社会转型与政府机构改革交织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巩固改革成果,从而顺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报告的这一论述,为我们党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基本要求,指明了根本目的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等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对一个社会的政治有重要影响 ,政治系统也影响政治文化的形成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分析政治文化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增进政治合法性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政治合法性内涵,应进一步深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思想解放,进一步改革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试论政治信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 ,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政治信仰不是由单一的认知构成的 ,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心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是以人为本,这一点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日渐明晰。人本视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是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