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文学创作繁荣的风景不再,文学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学事件却层出不穷,成了媒体时代不大不小的风景。如何评价当下的文学创作?如何看待文学与当下生活的关系?信息化时代文学存在的价值或独特的魅力何在?在近日上海大学举办的首届文学周活动中,张炜、韩少功、莫言、曹征路等4位著名作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现摘录其中精华部分,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当下,文学创作繁荣的风景不再,文学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学事件却层出不穷,成了媒体时代不大不小的风景。如何评价当下的文学创作?如何看待文学与当下生活的关系?信息化时代文学存在的价值或独特的魅力何在?在近日上海大学举办的首届文学周活动中,张炜、韩少功、莫言、曹征路等4位著名作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现摘录其中精华部分,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学阅读永远不会消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文学创作繁荣的风景不再,文学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学事件却层出不穷,成了媒体时代不大不小的风景。如何评价当下的文学创作?如何看待文学与当下生活的关系?信息化时代文学存在的价值或独特的魅力何在?在近日上海大学举办的首届文学周活动中,张炜、韩少功、莫言、曹征路等4位著名作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现摘录其中精华部分,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曾穗菁 《理论月刊》2009,(5):129-13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间的挽留唯有靠同时代人的记忆和书写.今天,关于思想启蒙的声音在部分作家中日渐衰弱和边缘化,或者走向实惠主义的现世享乐,或者走向不问政治的经济攫取,或者走向自然主义的身体写作,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学创作症候.与庄严的文学目标相比,我们现在的文学到底缺少些什么呢?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学的特色与鲜明的个性,使其成为一种难以复制、不可遮蔽的世界性存在?本文试着从我们今天的文学实践出发,探讨全球化与文学民族性之间所生成的诸多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茅盾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中重要的小说流派"社会剖析派"所创造的"社会剖析"范式,是用文学的载体和方法把中国问题的本质——乡土问题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参与到中国发展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的。这种范式对作家和载体的较高要求使其具有了史诗性追求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也就具有了超出文学门类苑囿,在时代变幻中,依然具有规约作家、指导创作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以来,人们谈论文学创作,往往只涉及作家和作品,开展文学评论,也往往限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创作道路,作品的成败优劣,长短得失,等等。而在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读者,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甚至不觉察忽略读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对。然而,当文学研究渐渐走向深入时,我们便会发觉:这是一个不应该有的“忽略”。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就是为读者服务、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吗?离开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欣赏者,还谈得上有什么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历史?没有读者——包括那些鉴赏力和评论能力极高的读者,即文学评论家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的异在性价值一直在相当层面上被文学的同构性诉求所遮蔽。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对文学创作的疏离、审视和质疑 :二是指在对异质理论引进、阐释的同时必须批判和超越。针对当下国内外学界文学理论之于当下创作的指空与关系倒挂 ,在强调建立文学理论异在性维度的同时 ,仍然主张重新调适异在性与同构性的关系。但认为 ,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及异质理论建立同构关系必须以异在性的质疑与批评为前提 ,唯其如此 ,文学及其理论才能得到整体提升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楠 《前沿》2011,(20):71-75
道家哲学彰显了雌柔不争、素朴虚静的女性生命哲学智慧,它东传日本后,直接影响了平安时代的文学创作氛围;日本平安时代彰显的三大文化特色都直接与道家思想相联系,道家思想是当时文学创作的深厚底蕴;平安时代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紫式部,创作了日本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源氏物语》这一作品,其创作态度也是坚持了以道家人性论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对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进一步加强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创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把科学观的精神贯彻落实文学创作之中,这是当前我们中华民族发展文学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理性精神应该从文学与大理性的相关性上作考虑,合理性是外于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包括文学具有深度思想的功能、文学写作过程需要被看护、文学具有向上超越的性质、文学提供乌托邦,为人类保留理想等要义。只有在这一个合法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开掘,才可能切实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理性精神的具体内涵,发现和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规律性经验,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