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诸位先生并转中国国民党全体党员大鉴: 自从本党及苏维埃政府与红军发表抗日救国宣言②以来,忽已一年多了。本党及苏维埃政府与红军创议组织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界一致抗日的主张,虽然得到了全国爱国领袖与爱国人民的拥护,但因贵党及贵党政府迟疑不肯采纳,致使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直到今天还未发动。而日寇则已乘虚直入,得寸进尺,沦亡惨祸。迫在目前,全国彷徨,不可终日,这种全国全民族的绝大危险,完全是由于贵党及贵党政府的错误政策所招来的。现在是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了,本党不得不向贵党再一次  相似文献   

2.
五四月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占我国东北的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汽,要求抗击日军,收复失地。而蒋介石却以日本强大,国内政局不稳为由,坚持不抵抗政策,把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回关内,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1935年10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毛泽东在瓦窑堡发表讲话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事实,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他的殖民地。我们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退到陕西的张学良在全国人民面前拍不起头来,但蒋介石仍一封封电报催他向刚刚到达陕北的红军发动进攻。1935年冬,红军攻入榆林,歼…  相似文献   

3.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7,(10):44-45
绥西抗日包括奇袭包头、会战绥西和收复五原三个战役.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历时3个月.在国民党抗日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将军亲自指挥下.取得重创日本侵略军,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南下,保卫了绥西,巩同了西北屏障的重大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正>李振亚(1908—1948),原名李荣,又名李伯崇、李崇,藤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百色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科长、西路军毕占云支队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员,任第三大队第五队队长。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国民革命军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军事教官、广东东江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东江特委军委参谋长。1940年9月到海南岛,历任琼崖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参谋长、琼崖抗日  相似文献   

5.
历史遗存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地处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北隅的云龙改编旧址,原为“六月婆”庙场址,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旧址正门内是一尊威武的“独立队红军战士”铜像,总高10.4米,其中铜像高6.4米。像座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琼崖坑日先锋”。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中央时期,在毛泽东已被排挤出中央苏区党和红军领导岗位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主动争取毛泽东参与红军作战指挥;坚持毛泽东的军事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主导地位做出了特殊贡献。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周恩来坚持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协助毛泽东粉碎张国焘的分裂图谋,维护了党中央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在处理西安事变前后,周恩来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贯彻毛泽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敌后战场的蓝图——抗战局势改变后的八路军战略部署1937年中国抗日统一战线基本形成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国民党负责正面防御任务,而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则负责开展敌后游击战争。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又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下辖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及总部直属部队。另外,将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朱德、…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10):48-48
一九三四年长征大事记7月7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进军福建。7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8月7日红六军团由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突围西征,开始战略转移。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从瑞金出发,率领主力红军第  相似文献   

9.
谁是最早报道红军长征消息的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于1935年9月13日至14日连续发表在《大公报》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被认为第一篇公开红军长征真相的报道。陈云化名廉臣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向  相似文献   

10.
正由黄埔十九期同学何兰生先生历经15年时间辛勤收集、整理、编辑、撰写而成的《中国抗日将领英烈谱》(上下卷),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800余位国共两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团以上军官的传记、略传。何兰生学长以八旬高龄和病弱之身,孜孜不倦,执著追求,呕心沥血地完成了这部近120万字、252幅珍贵照片的抗日英烈传谱,  相似文献   

11.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震撼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拉开了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序幕。聂荣臻向林彪建议:“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林彪说:“部队上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了它!”9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向华北进攻。其中右路军企图由晋北打开通路,攻占太原,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五省的目的。八路军奉命抵晋,与国民党军联手共同抗击日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出发后不久,副师长聂荣臻率师第二梯队也开始北上,于9…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前,四川地方实力派经过长期混战,演变到1928年,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四巨头”分割的局面。他们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基于这个现状,四川地方实力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积极工作的对象,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四川党组织对四川地方实力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对刘湘的统战工作 首先是对刘湘的工作。1934年10月,红军突围北上抗日,到达贵州遵义时,刘湘派川军郭勋祺、潘佐等部前往阻击。然而蒋介石乘刘湘追剿红军之机,于1935年1月派以贺国光为主任的参谋团入川,后扩大为军事委…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烽火遍燃于中华大地的时候.一些天真稚嫩的孩子也自觉投身于抗日救古洪流之中.儿童救亡宣传团体到处涌现。本文拟对长抄‘有英儿童抗敌工作团”(以下简称“有英儿童团”)略作介绍。育奖儿童团的前身是长沙市私立有英小学(该校当时是中共湖南党组织活动的一个据点)成立的“育英儿童抗战团”。1938年12月改名为“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并于12月25日在有奖学校正式召开热烈而隆重的成立大会。该团团员有则名同学,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10岁,大多数是12、门岁。另挑选了4位老师作顾问。团员最多时发展到35人。育奖儿童团是中…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蒋介石终于接受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同月25日,张学良陪送蒋介石飞返南京。蒋介石和张学良到达南京后,都对记者发表了谈话。蒋发表的谈话说:“……现在一切问题应候中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读过《西行漫记》这部名著的人,一定会记得那张机灵可爱的小红军“山西娃娃”的照片,还有那段关于“山西娃娃”的描写:“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他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向他问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昔日的“山西娃娃”早已进入古稀之年,平静地生活在晋南的小山村里——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活跃着一批抗日女战士,她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本文从一个侧面介绍她们一些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的故事。鄂豫边区女战士分布在军队和地方两个方面,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中原突围,前前后后大约有千人左右。在这个群体中,有肩负党、政、军重任的高级干部、革命前辈陈少敏、危拱之、钱瑛、曾志,有许多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此外绝大  相似文献   

18.
“七七”卢沟桥事变那年,我刚从天津南开中学高中毕业。那时沦陷区的百姓,特别是青年学生,看到日本人飞扬跋扈、无恶不作,不甘于做亡国奴的感情非常强烈,抗日情绪十分高涨薏。当时我们的普遍思想是希望国民党能打一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抗日杀奸团”组织,进行杀汉奸、烧日本仓库等活动。我家住天津英租界。那时的英法租界是个避风港。1938年8月,与我同住一条胡同的一个中学生,把一个叫孙大成的人介绍给我。孙大成向我介绍说“抗日杀奸团”是以青年学生为骨干,从事抗日活动的组织。他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我表示愿意,于是正式参加了“抗  相似文献   

19.
贺龙纪略     
芦沟桥的炮声,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烽火。日本侵略者早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一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始形成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政府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反革命内战,消灭红军,对日寇的侵略竟然采取“绝对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政策。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日本侵略者面前不战而退,致使日寇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侵占了东北全境。一九三五年,日本侵略者得陇望蜀,又向华北地区发动新的侵略,制造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在民族危机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蒋介石政府的卖国政策极大地被孤立了。  相似文献   

20.
翻过雪山北上抗日红二、六军团强渡了澧水、沅江,撕开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敌人灭我之心不死,仍调集兵力15个师、6个旅近20余万国民党军队,继续前堵后追红军部队。“为了彻底摆脱敌人,变被动挨打为主动歼敌、机动北上抗日,红二、六军团的万余名官兵,在肖克、任弼时、王震将军的直接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围攻堵截,能打就打;能攻就攻;能歼就歼;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