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药家鑫案、云南李昌奎案中民意对判决结果的影响以及公诉机关在此过程中“失声”,反映了在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民众对司法活动公平正义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对司法活动产生影响,而司法机关对此的反应则显示司法机关未做好正确应对民意的准备.公诉部门作为司法机关的一部分,应如何应对民意,本文拟就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每一件刑事大案审判的背后都伴随着汹涌而来的民意表达,民意的理性监督,是司法赢得民众信任、从而真正走向独立的途径之一,然而互联网的虚拟性,以及媒体报道的煽动性,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得司法审判在接受民意监督的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如今,在中国司法正处于转型期,司法尚难独立于权力,也难独立于民意,唯法律理性和唯民意喧嚣都应该是警惕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4.
浅议司法过程中民意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意对于司法来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司法决策过程中法官必须考虑到民意因素的影响作用。民意对于连结法律与社会、增强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以及促进司法独立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职业主义要求法官像法律家那样思维,但是按照民主主义的要求,法官应该像民众那样思维,判决应当符合民意。在中国,传统法官采用平民化、大众式的思维方式,力求判决能够体现民众的意愿。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而在法律职业发达的美国,法官在对民意的问题上既强调限制又强调开放,具有两面性。中美在判决与民意问题上的共性与差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舆论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现状对我国的司法工作包括公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公诉工作该如何应对和引导舆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端 《法制与社会》2013,(10):104-10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民意有更多的方式,且更加快速、便捷、全面的体现,而同时民意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也越来越难以被忽视,甚至有观点认为司法审判应符合民众期待从而使判决具备相应的社会效益。但是民意本身所具有的非规范性,易变性,多元性和司法审判的依据所需要的特点又格格不入,所以民意和司法审判的关系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问题的引出,实际案例的讨论来论证民意不应当成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姗 《法制与社会》2012,(20):116+127
当今中国,民意的各种声音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司法进程。公诉部门必须立足公诉职能,深入剖析,积极应对,构建二者良性互动,以求实现双赢,达致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诉讼规正式实施至今已经将近半年,此次修正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大范围的更新。这一修正不仅要求公诉人员加快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还对公诉部门扩大检务公开的范围和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实践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刘锦良  周园 《法制与社会》2010,(28):204-20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公诉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面临犯罪高发、新型、多样与高效、公正执法之间的矛盾,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矛盾,接受舆论监督与坚持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对此,公诉部门应从坚持案件繁简分流和证据裁判原则,创设风险预警机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妥善引导舆论几方面着手,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司法与民意博弈的实质是国家法与传统的民间法、国家的法律意识与普通大众的法律意识之间的博弈。本文以许霆案、孙伟铭案为例,试分析现代中国的民意对司法的博弈关系,并探讨如何妥善地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五步工作法”是今年许昌市公诉部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其具体内容包括“查、问、访、处、纠”。我院公诉部门联系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结合公诉工作实际.以“五步工作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加强公诉队伍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使公诉工作真正起到促进办案人员公正廉洁执法、强化办案人员执法办案的社会责任的作用.最终实现公诉工作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艳敏 《法制与社会》2012,(31):251+253
本文主要论述了受贿罪案所体现的证据特点、应当发挥的证据作用。论述了如何运用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来公诉当前的受贿犯罪。  相似文献   

14.
15.
左宁 《法治研究》2008,(3):58-62
公诉证明标准与公诉标准不是同一的概念,公诉标准还要对公共利益及刑事政策进行权衡。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一种种属关系;国外几个典型的法治国家都对公诉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大都赋予了检察官自由判断公诉标准的裁量权。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对公共利益及刑事政策的权衡也同样重要,应当赋予检察官权衡公诉标准的自由裁量权,但同时也要有所制约。立法中应当明确列明公诉标准的范围,以使检察机关在决定提起公诉时有所参照。  相似文献   

16.
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提出“着重提高出庭支持公诉能力”,社会各界对出庭公诉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庭前准备工作、庭审预案的制作和出庭公诉的方法技巧等是做好出庭公诉工作的三个重点环节,其中,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是出庭公诉工作成功的关键。对公诉人员提高出庭公诉能力,适应和熟悉控辩式庭审方式,做到规范出庭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律体制之下的司法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权力形态。因此,仅仅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难以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司法权必须寻找法律外的支撑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司法独立,而这种支撑只能来自于民意。短时间来看,民意有可能对司法独立造成负面影响,但长远来看,却是司法独立得以真正确立的依据。因此,如何实现民意与司法的良好互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卢传新 《法制与社会》2012,(31):252-253
公诉工作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责任,应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采取多项举措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实现公诉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有了质的飞越,社会公众不但自身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当网络、传统新闻媒体与民意结合,舆情民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司法却与生俱来具有独立的属性,当司法案件被社会舆论所关注,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如何调和舆情民意和司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诉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应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查找薄弱环节,破解问题,使公诉职能得到更好充分发挥。本文提出了怎样解放思想,破解发展的难题,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来推动公诉工作全面发展,为更好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