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微 《法制与社会》2010,(17):85-85
索马里海盗因其对国际物流体系的咽喉——亚丁湾造成的滋扰而备受关注。目前,响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保护国际航运安全、打击海盗行为,多国的军舰已在亚丁湾海域护航,取得丰硕成果也引发众多争议。本文分析了各国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权责依据,辨析对海盗的审判权界,以期为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提供国际法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海盗罪是国际刑法上的一个传统罪名,自我国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以来。对于海盗罪,我国刑法总则只有适用程序方面的规定,刑法分则也未设立海盗罪。本文就谈谈当前我国刑法对海盗行为的惩治。  相似文献   

3.
刘芳  曲波 《法制与经济》2009,(4):18-18,21
海盗罪是国际刑法上的一个传统罪名,自我国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以来。对于海盗罪,我国刑法总则只有适用程序方面的规定,刑法分则也未设立海盗罪。本文就谈谈当前我国刑法对海盗行为的惩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打击海盗行为,16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逐渐形成了关于海盗罪的国际习惯法体系。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将海盗习惯法的法典化,《尼翁协定》及《尼翁补充协定》是前期的主要成果。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制定了《日内瓦公海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及执法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日内瓦公海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海盗行为是国际法上的犯罪行为,所有国家应尽最大的可能和努力进行合作,以制止在公海上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的海盗行为。这些条约赋予了国家法定的权利限制海盗行为,但在广袤无边的公海域上,没有国家能真正花费如此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巡视与监督,今日的海盗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海盗形式,变得异常猖獗和残酷。  相似文献   

6.
曲波  刘芳 《河北法学》2011,29(5):2-9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行为的定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索马里海盗的打击。短时间内,修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的定义并不现实,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又具有临时性,通过双边或区域协议的方式对海盗的认定达成共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由某一主权国家审判索马里海盗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国际社会可采取特设法庭的方式来审判索马里海盗。我国应制定惩治海盗的国内法。  相似文献   

7.
对国际社会来说,海盗仍然是一种严重威胁,尤其是在索马里地区,海盗异常猖獗。由于海盗对国际贸易和世界安全的破坏,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权已得到各国的普遍承认,但现行国际法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却存在许多"空白",普遍管辖权不能涵盖所有的海盗行为,因此,国际法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以应对海盗的威胁。这些变革应包括对海盗罪重新定义,建立危险海域的护航机制,推动区域性打击海盗机制的建立及由安理会提供必要的授权。  相似文献   

8.
魏华 《法制与社会》2010,(36):266-266
现代型海盗犯罪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威胁,本文从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角度出发,对国际法应当扩大或缩小海盗罪构成要件内涵的各学术观点做出回应;结合今日热点问题——索马里海盗事件,重申各国打击海盗罪之义务,并分析我国派舰艇赴亚丁湾护航的合法性依据及其积极意义;基于我国迫切需要设立海盗罪以保护海洋运输安全。文中详述我国刑法应如何增设海盗罪,以期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海盗是公认的国际犯罪,已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许多国家的国内法所规定,且国内法对海盗罪的认定范围一般比国际法更广.学说上多认为我国刑法应当增设海盗罪,就具体罪名而言既包括国际法上的海盗罪也包括国内法上的海上武装劫掠罪,前者适用于公海上的行为,后者适用于领海上的行为,在构成要件上稍有不同.由于国际法上的海盗罪适用普遍管辖而国内法上的海上武装劫掠不适用该原则,设立海盗罪时应对两者分别规定不同的罪状.  相似文献   

10.
朱利江 《法律科学》2010,28(3):155-159
肆虐的索马里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已经对当代国际法多个分支产生了挑战和冲击,带来了若干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在预防、制止和惩治方面完善对付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的国际法体系,包括推动武装劫船行为概念的普遍化、更多依赖1988年《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及其2005年议定书、澄清适用于武力打击海盗和武装劫船行为的国际人权和人道法的类型和内容、以及探索对海盗行为进行公正有效制裁的刑事审判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北方法学》2020,(4):111-121
目前海盗依然猖獗,建立国际性法院审判海盗行为,可有效打击海盗犯罪,有利于维护国际海运的安全和秩序,彰显国际法治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国际正义。国际犯罪由国际性法院或法庭来起诉和审理是基本公理,更何况海盗犯罪是公认的属于普遍管辖的犯罪。近十年以来对索马里海盗的审判实践及暴露出的问题更加深了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海盗罪的非政治特征及其辐射功能等都使得建立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具有可行性。海盗罪国际刑事法院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为基础,统辖国际公共海域的海盗犯罪,彻底终结海盗定义的争议。该法院的法律适用将以国际条约为基础,结合国内法意义上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司法判例。鉴于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在海盗管辖权的行使方面,应在符合缔约国的基本条件下吸纳多种因素提交情势,并突出检察官提交情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视角下的索马里海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海盗出现以来,规制海盗问题的国际法经历了从国际习惯法到国际协定法的演进。针对近年来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索马里过渡政府的同意为一些国家出师亚丁湾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安理会此次针对索马里海盗的授权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视为订立国际习惯法。打击索马里海盗授权对国际法,特别是对国际海洋法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要修改海洋法的相关规定绝非易事。就目前而言,整合各国海军力量,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具体行动合作打击海盗是最有可能迅速见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的衔接——以海盗罪为研究样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法与国际法如何有效衔接,一直是我国法律中没有得以很好解决的问题。国际法对海盗罪有明确的认定标准,而我国刑法中没有对海盗罪的直接规定。我国应当在全面了解国际法对海盗罪的认识过程、国际刑法对海盗罪构成要件的规定的基础上,对刑法现有的相关罪名加以梳理、整合,增设海盗罪。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海盗活动十分猖獗,严重影响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完善和运用国际法是综合治理海盗问题的重要武器之一.文章从分析当前海盗在主体、对象、主观目的以及客观表现方面的特点出发,针对国际社会治理海盗问题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际社会治理海盗问题的法律对策,建议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对海盗的界定、对海盗的制裁等问题,并对惩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王秋玲 《法学杂志》2006,27(6):74-76
鉴于目前国际法关于海盗罪构成条件的规定明显限制了对海盗罪的全面有效惩治,本文在对国际法上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与当今海盗罪案发特点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现行国际公约应将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行为对象以及犯罪地点等要素重新予以界定的观点,并对当今应如何放宽海盗罪的认定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索马里海盗,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国船只的犯罪者。1991年索马里内战的爆发,令亚丁湾这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曾多次发生劫持,暴力伤害船员事件。面对日益猖獗的海盗行为,需要国际社会积极予以重视和打击。本文试从国际法角度分析打击索马里海盗和挽救损失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17.
段冉 《法制与社会》2010,(10):76-77
现有国际法关于海盗罪的定义难以为国际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这一情势对现有相关国际法的滞后性提出了挑战,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1816号决议可以理解为对此种挑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胡蓉  万敏 《法制与社会》2011,(6):244-245
2005年我国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第18条规定了"影响力交易罪"。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该罪的设立既是我国反腐斗争的需要,也符合"条约必守"的国际法原则和我国间接转化适用国际条约的惯例。本文认为在我国刑法中确立该罪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掌握该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更有利于我国反腐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公约中海盗罪构成要件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鉴于目前国际公约关于海盗罪构成要件的规定明显限制对海盗罪的全面有效惩治,在对公约中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与当今海盗罪案发特点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行为对象以及犯罪地点等要素予以重新界定,并对当今应如何放宽海盗罪的认定条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不仅具有习惯国家法、海洋法上的依据,还是行使自卫权的正义之举。国际社会在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武力打击海盗行为应符合必要性、相称性、限制性、区分性原则。被拘禁或羁押期间的海盗不仅享有国际人权法的一般保护,还应受到日内瓦第四公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