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法律文化的意义就在其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纯粹的规范永远也没有自大的理由,只徒法的形式,而不付诸于实践当中,就不能约束人类行为的灵魂,远不能对人们的生活发挥影响。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法律文化转型,可得出要实现法治社会,不仅需要法治的理念、法律的保障更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严格的依法办事,以法治国!法律的精髓也就在于要将法律付诸于实际生活当中去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使法成为活法,而非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研究领域很早就昭示法律与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导入法律领域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法律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效率”为核心,通过引入“资源配置”、“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等经济学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法律问题研究。它通过对法律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科学地规划司法实践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实现社会的经济效益和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激励、规范、保障、约束效能。  相似文献   

3.
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是法律行为重要的隐含构成要件,尤其是在没有对价制度的法域。它要求法律行为必须具有“法律意义”,目的在于界定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排除对家庭、社交等行为的法律调整。这些“法外空间”多为国家必须奉行价值中立的领域空间的大与小、张与弛,都映照了国家对社会的容让度与国家的治理智慧。在司法实践中,“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多为法律直接推定,即当事人从事法律调整的行为的,推定其有此意图;反之亦反。但更妥当的方法是在个案中结合行为的情景、当事人的利益状态、诚实信用原则、信赖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对法律不调整的行为类型,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违约金的方式使其受法律调整。在“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行为中,双方当事人均不享有履行请求权,一方履行的,不能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返还。情谊行为的施惠人造成受惠人损害的,宜通过侵权法寻求责任减轻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法律行为”概念由德国民法创设的法技术词汇Rechtsgeschaeft翻译而生成.按照语言和逻辑的解释方法,“法律行为”与Rechtsgeschaeft的语义蕴合并不契合,二者之间存在着语言错位.出现这种结果的实质是语言哲学问题.作为符号的语言自身都是死的,只是在使用中才有生命.因此,对“法律行为”概念的解释,应当突破对译词的语言和逻辑解释局限.考察Rechtsgeschaeft的产生背景和使用意图,关注“法律行为”在民法生活中能动的使用,才是准确理解和解释“法律行为”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琦 《法律科学》2014,(4):13-23
赖以构造法律理论的智识资源并未穷尽。以符号学的视角来看,法律恰恰是符号性时空,有其固有的节奏、以特定逻辑容纳生活世界中的真实。法律这个符号性时空由符号创造和符号运用两个领域构成,深藏在符号创造和符号运用内里的则是权力运作。法律由此呈现出完全的符号行为和半符号行为两种形态,此中内含着复杂的法律价值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即"通过符号以理性与审慎地相互对待"。此堪可称为"法律以符号型塑生命"。然而,法律在以符号型塑生命从而屏蔽了生物性-物质性的不平等后,适造成行为人的符号性不平等,即符号能力的不平等。法律由此难以摆脱其不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6.
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人们的诸多权益,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法律对人们行为具有特殊的规范作用,法律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调整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必有其本性,或者说有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笔者认为,法律的本性(原本性质)是公正性。公正意指公平正直,合乎法度,对人处事合法合理,是非清楚,赏罚分明,不偏袒任何人,为公众利益着想,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承认。本性是指事物原来的、根本的特有性质,它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它不能因人们某些违背事物本性的行为而改变。建国…  相似文献   

7.
谢兼明 《法庭内外》2013,(11):52-53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在许多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区区小事,不必小题大做。“随手扔”真的仅是小事吗?不!事实证明,“随手扔”背后也有严重的危害性,也会引发一定的法律后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在许多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区区小事,不必小题大做。“随手扔”真的仅是小事吗?不!事实证明,“随手扔”背后也有严重的危害性,也会引发一定的法律后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刘亦艾 《法学家》2023,(2):146-158+195-196
要准确解释实在法中的“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规定,需在理论层面先回答立法为何应当根据宪法。可能的理由之一是,宪法是指向普通法律的最高法,是给予其他法律效力的授权立法规范,所以立法应符合宪法授权。理由之二是,宪法是指向人们行动的根本法,是调整人类活动的抽象框架,所以立法应具体化宪法框架。其中第一种理由来自法概念层面,具有一般性,无须另行证明;第二种理由出自框架宪法观念,它具有争议。反对框架宪法观的理由有二:其一,它不符合民主价值。法律宪法在民主政治中的意义是保护特定价值、约束日常政治,而非提供全面蓝图、主导日常政治;其二,它无法说明宪法的根本法性质,其“指向行动”和“内容抽象”两个特点均与宪法根本性无关。宪法的最高性和根本性不是两种无关的性质,而是共同来自“宪法作为法效力判准”这一本质。立法因此也不存在两种不同的宪法根据,“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只是要求立法应符合宪法授权,而无须具体化宪法。  相似文献   

10.
法律规范的性质及作用王广辉法律作为人类创设的行为规范,是否意味着人类所有的行为都要受其引导和约束,人们的思想能否成为法律关怀的对象,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人类社会之中,用以引导、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除了法律之外,还有宗教、道德等。比较而言,...  相似文献   

11.
李洋 《中国司法》2012,(8):43-47
一、法治文化于中国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看,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所以法治文化不同于人治文化。人治文化产生于专制政治和自然经济,体现着专制君主的意志,维护的是专制君主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法律重在治民,是治民的“工具”和手段。法治文化产生于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法治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法治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很早就有自己传统的种植水稻用水管理规则和“灌溉法”,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饮用水和木材水运等方面的习惯法规则,这些规则在维护人们的健康、生产生活和经济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军 《行政与法》2008,(6):28-30
在司法实践中,“道德法律化”判决结果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本质区别,其在逻辑前提、价值定位上尚需探讨。本文以许霆案为素材,从其价值层面分析“道德法律化”中隐含的道德标准绝对化、一元化和道德约束强权化的倾向,阐明其对社会道德生活存在的潜在威胁及其对“合法、独立、平等”的司法原则之核心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干部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德”。它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既是调整干部同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又是指导约束干部从政行为的准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道德自律是内在的约束力量。它的工作之窗·监察论坛,主要是指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德”。它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既是调整干部同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又是指导约束干部从政行为的准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道德自律是内在的约束力量。它…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效力与法律约束力唐烈英法律效力与法律约束力是有区别的。法律效力,即法律对具体的法律关系的适用范围,它包括时间、空间和对人的效力。法律约束力,即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制约和规范。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为此本文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人民民主法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行政诉讼法是我国又一部重要法律,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程序法,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法,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它明确地把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行政机关置于被告席上,因此,人们称之为“民可以告官”的专门法律。因此,在我国,“民可以告官”不再是抽象的权利,而是由行政诉讼法加以切实保障的。正是有了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也  相似文献   

17.
宏剑 《检察风云》2014,(24):66-68
只要花上20元,就可以在网上买到一个贴心如意的“女友”。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女友”可以陪你聊天、关心你的日常起居,总之让你体验到恋爱的感觉,这便是由网络卖家提供的“手机女友”服务,这种“商品”引发人们的广泛争论。业内人士称,此项陪聊服务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就法律而言并无相应约束条款……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3,(4):77-77
赵朴在《青年参考》上撰文认为,加拿大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廉洁度,根本原因在于,加拿大存在对腐败行为约束得非常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加拿大联邦政府针对公务员的6项主要行为规范中,既有约束低、中、高各层公务员的“利益规范”;也有约束国会议员的各项规章;还有约束各位部长的“指导原则”;以及约束司法部法官的“道德操守标准”。  相似文献   

19.
“法律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术语,人们对它有不同解释。资产级级思想家把它解释成“心理的综合”、“合法感”、“法律感觉”等等,从而将它归结为人们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并认为它是不可思议的。如德国法学家耶林说:“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是为人民所不得而知的科学抽象”。苏联学者多将法律意识理解为法律观点的总和。如卡列娃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而在人民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的条件下则是全体人民法律观点的总和”。罗马什金认为,法律意识是:“传播于社会中的反映人们对现行法的态度的法律观点的总和”。我国法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也不统一。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有人说,法律意识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也有人说: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和观点的总称”。还有人说,法律意识就是:“人们法律观点的统称。”上述观点虽然揭示了法律意识的基本属性,但是我们认为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其一:法律意识不限于法律观点。其二:用法律观点、法律思想、法律知识共同解释法律意识,外延重叠、层次不清。 什么是法律意识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  相似文献   

20.
法官独立审判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他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对司法权的独立作这样表述:“司法机关的独立表现在它只遵循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表现在它的观念和行为不被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司法权的独立,已成为当代法制现代化最基本的标志。司法权独立之所以为法治之基本,究其原委就在于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没有能使良好的法律得以公正实施的司法权的独立,这样的法律充其量只是一种静态的“良好”,而动态的良好的法律,“乃是普遍化规范和个别化适用和实施行为的混合”。①这是一种动态的法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