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众多生态灾难和社会问题,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目的。要把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4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第六条增加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及由此导致的各种疑难性疾病、绝症我们有目共睹,如何使保护环境不再是一句口号,让公民践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一阐述,期望能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1.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2.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3.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亦墨 《检察风云》2011,(14):96-96
租生活潮流席卷全球 如今,哈租族们已遍布全球。由于世界各地的需求和物质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同国家的租生活潮流大不相同,但实实在在的实惠是这一手段吸引眼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宋仲夏 《法制与社会》2010,(10):274-275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与人和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实践意义基础上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合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和应有关系,更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我是曲直,今天说说低碳生活的问题。 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个人“低碳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生活”正在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7.
冯霞 《法制与社会》2012,(22):233-234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构建低碳社会,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共同的呼声.城市居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低碳生活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应对气候变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9年底联合国有关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会议,使“低碳经济”的概念跃入人们的视野,渗透到中国百姓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低碳生活”是一种回归理性,健康、节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它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来源。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认识,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低碳生活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低碳视角下的环境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完善的环境教育保障制度、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区相结合的环境教育模式等。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策制度保障;转变学校教育理念,加强社会实践;构建学校—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宋硕 《法庭内外》2010,(7):33-34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近年来,资源的枯竭及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之中。今年3月27日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展的熄灯一小时活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倡导绿色生态已成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现如今,人们更乐于购买节能、环保产品,不仅是因为这些产品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而且有时候还会对促进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说,选择低碳生活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上,并非都是一派繁荣景象,时常也会遇到纠纷与困惑。  相似文献   

12.
张明燕 《法制与社会》2011,(13):233-234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要求人们重新反思自身的行为方式,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区别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化,我们称之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要求从理论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还要求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寻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制度,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本文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来阐释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从而引发对当今生态文化的反思,通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文化内涵的重新把握,为我国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丹麦考察,最让我难忘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 哥本哈根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随处可见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实现中国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体现在: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凝聚了精神力量。现实意义表现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现代大学生在就业、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正在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快节奏、新问题、新状况的不断涌现,常常使大学生在思想觉悟和认识上感到迷茫、无力。因此在新的文化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与当今社会同肩并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创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而对思想教育工作最有利的基础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生态马克思主义从消费观、需要观、幸福观等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反思,为我们批判现代生活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启示。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基础上的现代生活方式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本身是不可持续的。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现代生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启示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现代生活需要转向生态化生活,而超越物质追求的需求观、可持续性的适度消费观、生态和谐的幸福观将成为生态化生活方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悦  李燮  胡波 《法制与社会》2010,(16):184-185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申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根本的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是主体自身的文明,唯有实现主体自身的文明,才能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对象化出文明的现实。现实的文明不过是主体自身文明的实存形态。主体自身的文明是将大自然本身运行的生态法则内化为自我意识,完成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主体自身的文明最终落实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上,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不同的主体文明要求有不同的实践形态,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文明相一致的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杨敏 《法制与社会》2013,(32):206-207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在教育中加强主体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可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水平的尺度,以大学生主体性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应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一种应然发展方向。根据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问题以生态危机形式凸显,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日益增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逐渐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内容之一。本文试图从语境和文本出发对威廉·莱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做相关解读,指出威廉·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