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耳其打击库工党的军事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伊斯兰国家在应对库尔德问题上主要表现为3种模式,即土耳其和伊拉克前萨达姆政权的军事打压模式;叙利亚和伊朗的民族融合模式;伊拉克新政府的政治参与模式.海湾战争后,土耳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向库工党武装发动了十余次军事打击.土耳其采取军事打击的动因包括:安全考量、军事实力、国内因素、盟友支持、国际舆论五大要素.但迄今土耳其军事打压战略效果不佳,经济、政治和社会手段应是土耳其解决民族分裂问题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7日,伊拉克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逾百人伤亡。2月18日,“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伊斯兰国”宣称对此负责。目前,伊拉克马利基总理领导的什叶派政府与逊尼派、库尔德族等教派纷争激烈,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凸显,伊朗等外部势力对伊拉克负面影响持续,“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等极端势力重趋活跃。但是,伊拉克马利基政府仍控制着国内军警力量,伊拉克未来局势尚不致失控。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率领庞大代表团于2005年7月17日开始访问伊朗,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以来,伊拉克访问伊朗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是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首位伊拉克总理访问德黑兰。以上事实表明中东历史上一对敌对力量,今日握手言和,显示出伊拉克新政府在复兴党倒台以后,迥然不同的外交风格转型和国家政策重塑。  相似文献   

4.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5年来,除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外,并未能实现推行民主、建设新伊拉克的战略目标,相反使伊拉克陷入持久战乱的深渊。伊拉克政治体制、新政府是在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大势力的争斗和妥协中产生的,进而形成了“多重分权”模式。近年来的动乱局势也主要是源于三大势力的争夺倾轧,特别是教派势力之间的厮杀和反对美国占领、控制伊拉克的斗争。随着主权恢复,伊拉克将步入后占领时期,但短期内仍无法平息混乱与动荡。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驻伊拉克美军及伊拉克政府军联手开始实施代号为“法律与秩序”的安全行动计划,加大反恐力度,力图扭转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持续动荡的安全局势,摆脱困难处境。计划实施后,巴格达局势出现短暂的缓和,暴力袭击事件有所减少。但是近期来,巴格达市区却连续发生了几起严重的袭击事件。伊拉克伊斯兰极端势力在掀起新一轮恐怖浪潮,未来伊拉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18日,随着美国最后一批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正式从2010年9月1日起被“新黎明行动”取代。9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行动。④美军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留守的5万美军将主要负责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军警,为其提供情报支持,并定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驻伊部队。  相似文献   

7.
LH 《国际资料信息》2007,(11):39-43
美英非法入侵伊拉克及其对伊拉克人民带来灾难性后果已进入第五年,当前伊美关系僵局令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惊恐,这种情形与其入侵伊拉克的准备阶段类似。在华盛顿,以切尼为首的鹰派正在无耻地鼓吹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同时曾推动入侵伊拉克的以色列院外活动集团,现正在鼓动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曾为人侵伊拉克企图欺骗西方民意而对事实的肆意歪曲,现在则被用来为入侵伊朗的另一次非法的先发制人战争铺平道路。像在伊拉克问题上一样,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所通过的反对伊朗的决议,是要为此类入侵提供合法的外衣。  相似文献   

8.
薄弱的军事实力和南海问题催生了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发展计划。南海问题不仅为菲律宾军队改革和军费增长提供了合法借口,而且为美军对菲军事援助提供了合理理由,成为菲律宾谋取地区优势的突破口。菲律宾利用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实现发展军事实力的战略意图,其不断推动南海问题扩大化的行为也将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美军从伊拉克撤离后,美国对伊的掌控有所松动。伊拉克国内的民族、教派矛盾迅速浮现和激化。伊朗乘机加大对伊拉克的渗透,沙特也积极支持伊国内逊尼派势力对抗伊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深化与伊拉克的关系。但鉴于美国在中东地区仍驻有相当规模的威慑力量和美伊之间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美国对伊拉克局势的主导权并未动摇,两国伙伴关系已显雏形。未来制约美伊关系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伊能否实现民族教派和解,推动国家重建发展进程。从目前趋势看,伊拉克国内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难有根本性好转。同时,不排除美利用伊拉克干预叙利亚危机和遏制伊朗的可能。从长远看,美伊的战略伙伴关系效益将日趋显现,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世界油价居高不下,使石油开发问题备受关注。而伊拉克石油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加之近来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因此其油气开发日益引起各方关注。从目前形势看,各方围绕伊拉克油气市场开发的博弈已经展开,伊拉克油气开发市场正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11.
5月28日,在巴格达“绿区”的伊拉克总理办公室,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和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会谈。这是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两国最高级别的公开双边会谈。对美伊这次对话,国际舆论评价不一。部分舆论认为,会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双方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相似文献   

12.
9月15日,美国在伊拉克的私人保安公司美国黑水保安咨询公司(简称“黑水保安公司”——Blackwater)在护送美国国务院的一个车队经过巴格达的纳苏尔广场时,与伊拉克安全部队发生交火,打死伊方安全人员及平民11人,引发伊拉克新一波反美情绪,并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小争论。伊拉克内政部在事发第二天吊销了黑水保安公司在伊拉克活动的执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7日,即将在一个月后离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考虑到伊拉克国内目前的状况,除非立即采取断然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否则伊拉克陷入内战将不可避免,而且伊拉克实际上几乎已经陷入了内战状态。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危机和国际军控核查于中洲从去年10月开始,因伊拉克与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的核查活动发生矛盾,海湾局势陡然紧张。美、英向海湾派出重兵,欲以军事打击迫使伊拉克就范;伊拉克则全民动员,准备承受一场灾难。为化解事端,其他大国和地区相关国家,或奔走于天下或斡...  相似文献   

15.
1月10日,布什在白宫发表重要政策演说,出台美国对伊拉克新战略。新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向伊拉克增兵2.15万人。加大对伊拉克军事力量的培训力度,向伊军派出更多的美军顾问。同时,加强美伊两军的协同作战,规定每个伊拉克战斗师配备一个美军旅。2、调整军事战术。要求美军在肃清武装分子后不能撤出,必须维护好地区治安,以防止武装分子卷土重来。另一方面,要求美军更为灵活大胆地展开特种战争。3、要求伊拉克现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加速经济重建与民族和解进程,包括要求它在今年11月前承担起境内所有省份的安全任务;通过惠及伊拉克所有民众的石油分配法案;今年举行各省选举以赢得地方领袖的支持;搞好经济重建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考虑修改伊拉克宪法;取消限制伊拉克前复兴党人参政的法律等。4、打击伊朗、叙利亚在伊拉克从事的“敌对”活动,遏制这两个国家对伊拉克的影响,以及对驻伊美军及其盟友构成的威胁。5、积极争取埃及、沙特等中东温和国家的支持。6、进行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主张增兵、擅长特种战争的彼得雷乌斯将军接替凯西担任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原太总司令法伦则取代了阿比扎伊德出任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曾任美驻伊大使、现任隋报总监的内格罗蓬特被提名为常务副国务卿,将主要负责伊拉克事务;国务院中东问题专家、美驻巴基斯坦大使克罗克则被提名为驻伊大使。①布什做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凸现其推进新战略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伊拉克人民应该对他们自己的国家安全承担起领导责任”。9月1日起,美军结束了长达7年之久的“伊拉克自由行动”(Operation Iraqi Freedom),并开始执行新的任务“新曙光行动”(Operation New Dawn)。随着美军的逐步撤离和任务转换,伊拉克迎来了后美军时代。今后,伊拉克将面临建立民主政府、平息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17.
从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危机说开去任卫东今年1月13日,伊拉克中断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伊拉克的核查工作,从而引发了美伊之间的武器核查危机。伊拉克认为联合国新派驻巴格达的16人武器核查小组中有9个美国人和5个英国人,这样的核查小组既不会认真核查,更不能客观、...  相似文献   

18.
荣星 《亚非纵横》2005,(3):75-78
2005年4月7日,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统塔拉巴尼宣布什叶派人士易卜拉欣·贾法里担任过渡政府总理。根据2004年3月8日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过渡行政法》(即临时宪法),伊拉克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理制。总理拥有行政大权,即在未来伊拉克政治架构中,处理国家事务的实权掌握在总理手中。随着过渡政府的运转,贾法里这颗巴格达政坛上的新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10日以来,中东暴恐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ISIL)或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and Al-Sham,ISIS)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攻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和提克里特等伊北部大片地区。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对其国家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伊拉克新政府的产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彻底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基础。伊拉克战后国家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关国的主导下,什叶派登上了国家最高统治舞台,从而使伊拉克社会统治基础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萨达姆政府的倒台破坏了国家统一的政治格局,释放了分裂的空间,从而造成国家新的政治统一格局难以建立起来。伊拉克战争催生了社会重大变革,出现了新的统治阶级和阶层,即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成为了新兴的领导阶层,这个新阶层与旧阶层的矛盾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