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执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一部分人和地区确实先富起来了,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为此,有人认为允许先富会导致两极分化,不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也有人片面抓先富,忽视扶持落后促共富。事实证明,共富是目标,先富是条件,从先富到共富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扩展和提高、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过程。二者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抓先富,又不可忽视扶持贫困抓共富。  相似文献   

2.
“先富”和“共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降实行的社会主义富裕政策,在改革发展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本身就有合法性属性,同时,自身也承载着支撑政治系统合法性的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是“富裕”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先富”在改革之初为打破平均、摆脱贫困功不可没,具有历史时代的合法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贫富的分化,“先富”的政治合法性下降,“共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合法性程度上升。因此,当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共富”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3.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简称“部分先富”政策),作为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其立足点在于通过部分先富的导向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怎样使这一政策充分发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正是贯彻好这一政策的关键。一、“部分先富”政策的作用机制——优化效应“部分先富”政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效应体现出来,具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既定价值目标。邓小平关于“先富共富”的论述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我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实现共富之路的两个重要成果。前者针对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构想:后者不仅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先富带后富”的实现途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富之路因此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关于“先富”必然“共富”问题的答案与现行教材之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有矛盾。高考答案中讲“国家只有一方面提倡先富帮后富,一方面对收入过分悬殊的现象实行干预和调节,才有助于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先富未必共富。”然而,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的教学参考书中却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是主体,其他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因此,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和地区必然能够带动、支援另一部分人和地区实现共同富裕。”(1993年11月第1版…  相似文献   

6.
“先富起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贯彻、逐步完善、旨在克服平均主义、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一项大政策和新办法。“先富起来”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正确抉择和必然结果,对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先富起来”要作具体分析,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非曲直、现阶段,要重视防止和解决人们关注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切实做好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了几十年,可是,不得不回过头来想一想、问一问:什么是社会主义呢?“怎么?连什么是社会主义都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难道马克思主义没有讲清楚吗?”  相似文献   

8.
先富与共富是经济伦理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涉及到财富的创造与分配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财富伦理的重要表现形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和同等富裕,而是建立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基础之上的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必须首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借助先富者的示范力量或其经济实力,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和地区富裕起来.实现先富和共富结合,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是社会主义财富伦理和经济伦理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怎样的收入分配政策,才能既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立论基础,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正确指明了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创立了以“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为核心的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有一部分农民先富了,农户间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这是否会导致中国农村两极分化?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武汉市远郊黄陂县车站村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进一步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必由之路 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早在1978年底,他就讲过,“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42页)。后来,他又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6页)这是一个“大政策”。  相似文献   

11.
浏览器     
《乡音》2006,(7)
"先富"带动"后富"的时机到了吗? 《北京日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否已经到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时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景天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一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物质基础。二是我们已形成了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共识。例如,理顺收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级分化。”我们党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宣布,允许和支持一部份地区和一部份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先进帮后进,走共同富裕道路。那么,党制定的这一政策,是否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呢?回答是:不违背的。首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可能都一起富、一样富,但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关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帮助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构想(以下简称“共富”构想),是一个事关全局、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构想。实现“共富”构想,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先富与共富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共南漳县委书记胡梦元来稿认为,当前要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是在姓“社”姓“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再在市场、外资、证券、股份是不是资本主义,个体经济是限制还是发展,先富后富符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精神等问题上顾虑重重、纠缠不休,也不要被这条条、那规定捆住了手脚,一切都要统一到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5.
费英秋 《前沿》2002,(1):5-7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精髓 ,分析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实践结果 ,在此基础上 ,围绕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积极示范效应与消极示范效应、先富者的致富途径、先富与后富三个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一、先富与共富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与共富”理论,在实践了几十年后,先富的足以富有,共富却显得艰难,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国民实际占有财富差距悬殊。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以财政供养的干部和自食其力的农民两组人群测算,大约5%的人(干部)年收入达到18000元以上,70%(农民)收入在4000元左右,干部收入是农民的4.5倍。25%(工人、自由职业者、低保户等)收入介于两者间或者更少,低保家庭不足千元。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和谐共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严峻的课题。二、龙头产业与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对农…  相似文献   

17.
黄惠煙 《思想战线》2000,26(5):13-15
在邓小平的"先富共富”论中,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先富共富”的辩证法思想,必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离开了生产力标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只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这一命题,并把它作为关系马克思主义声誉的严肃问题来加以认识。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那么,社会主义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呢?根据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践,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  相似文献   

19.
韩亚光 《前沿》2002,(1):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用七年时间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 ,近些年来更是有人认为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并且以此作为鼓吹“私有化”的历史根据。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真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吗 ?我以为 ,认为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这才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具体地说 ,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 :“在搞社会主义方…  相似文献   

20.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共富思想的精髓。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对于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