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大通过的赵紫阳同志的报告,明确地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是党政职能的分开,即理顺党和政府的关系,把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的事情交给国家和政府机构去管。当然,由于中央、地方、基层的情况不同,在不同层次实行  相似文献   

2.
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政分开是厂长负责制的原则之一,必须坚持.党政兼职是一种干部的任职方法,不应一概排斥.可是,一段时期以来,有时不适当地采用了党政兼职方法,削弱了党的领导,有时又容易把党政分开的原则和党政兼职的方法对立起来,似乎要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就不能采用党政兼职的方法.因此有必要讨论党政分开和党政兼职的关系问题,以利于正确贯彻实行厂长负责制下的党政分开的原则. 一、企业的党政分开及其特点企业的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要说清企业党政各自的职能,首先要了解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对党政分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三大召开以来,各级党委在改变以党代政、党政合一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存在着领导不力、认识不足、实际问题解决不够的问题。在这方面,还不能说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但是,党政分开的观念已较为深入人心,舆论已经造成,即使没有从制度上提出党政分开规范的地方,党、政以至人大之间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上有所体现。本文想对有  相似文献   

4.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基层企业的党政分开,是全党全国实行党政分开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基础性的层次。基层企业的党政分开搞好了,能够直接为全党从上到下实行党政分开创造条件。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观念和习惯做法的影响,面对这场重大改革,人们的认识有差异,或者有点什么失落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既然党政分开是重大改革,大势所趋,我们总应要求自己多点自觉、多点积极性,不这样就会落在“大势”后面。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就县级党政分开问题到一些县、区、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全省科级以上三百七十多名干部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感到县级党政分开有既不同于基层企业单位,又不同于中央和省级高层领导机关的特殊性。搞好县级党政分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华丁 《瞭望》1987,(45)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上日程。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这样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这样做。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党政分开。在这个问题上,据闻,有的政工干部说,党政分开,今后“没有多少工作可干了”,心头有一种“失落感”。 这是对党政分开的一种误解。 实行党政分开,根本目的是要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是要削弱或淡  相似文献   

7.
方觉 《瞭望》1989,(12)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调整都面临党政分开这个重大课题,而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党政分开,则是这个重大课题当中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明确党政分开这项改革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召开座谈会,就党政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与会同志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所了解、熟悉的情况淡了一些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党政“一体化”的提法不妥与会同志认为,党政“一体化”的提法,从理论上看是不科学的,从实践上看是有害的,不适用于企业,也不能用于政府机关。其理由是: 党政职能分开是执政党建设应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央党校一位教授说,党政职能要分开,这是列宁的思想。列宁在解决党政关系时曾说过,党和苏维埃都要,要使两者在工作中结合起来。党政职能分开也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文件、会议对党政分开都是  相似文献   

9.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实。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得倡党的“一元化”领导,什么事情都要党来作指示,作决定,否则不能办。在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战争年代,这种做法,即实行党的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作、任务、问题愈来愈复杂,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一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就愈来愈暴露出来了。党的十三大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实行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那么,什么是党政分开呢?在这一问题上,现在存在着种种不同理解。有人认为,党政分开就是指党的?记不兼任政府的行政首长,只要这样做了,党政就分开了;有人认为,实行党政分开,是指党不再参与国家政权的建设了,对政府管理的各种事务,党也不再作决定了;还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是不能改变的,实行党政分开根本就不可能。为了实行党政分开,推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们有必要从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谈起,分清什么是党,什么是政府,它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起怎样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理论上弄清党政分开的科学涵义。  相似文献   

10.
实行党政分开以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应该贯彻,不仅要认真宣传这一原则,而且要在管理体制上体现这一原则,问题是如何分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第四期发表的亓九才等同志的文章主张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分开  相似文献   

11.
从党政关系视角看党委书记兼人大主任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政关系有了很大的调整,但在坚持党政职能分开的原则下,地方党委书记兼同级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实践有必要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加以探讨:由地方党委书记直接兼同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人大的地位受到削弱,加剧了党委职权取代人大职权的局面;同时还妨碍了人大对党委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2.
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央政府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形成了我国中央一地方政府的新型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发现中央政府设立经济特区并有效促进其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于,从实际国情出发,将横向权力结构凋整与纵向权力关系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从而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我们左云县按照十三大精神,划分党政职责,转变县委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调整县一级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并相对地强化县级各政权组织的职能和领导管理能力,逐步迈开了党政分开的改革步伐。新的领导体制逐渐形成,给县政府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特点,要求政府工作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以改革的姿态,积极地适应党政分开的新形势。党政职能分开后,政府工作至少面临着三方面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首先,作为一级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14.
要正确认识党政分开。党政分开是指党政职能分开,而不是分家,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这几年,由于赵紫阳同志淡化党的领导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少企业的党委靠边站了,政工部门被取消了,思想政治工作无人管了,这种状况是十分危险的。就企业来说,企业党委不要搞过去那种“一元化”领导,包揽一切,而要支持厂长行使自己的职责。但是,党对企业要实行政治领导,企业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在基层企业中实行党政分开,就要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按照十三大关于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的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定在今年年底以前,全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要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这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是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的要求。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广大政工干部,应该从党的事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党政关系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概述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党政关系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党政关系的调整与改革以及我国党政关系的现状,对中国党政关系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文章在对传统党政不分体制的弊端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党政关系合理调整的主要内容,即实现党政职能分开化、党政关系民主化、党政行为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曾文泉 《理论探讨》2003,(4):102-103
党政关系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党政关系法治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政职权合理分开。要想实现党政关系法治化 ,就必须建立一个安全的党政职权关系朝法治化方向运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理论视野》2005,(4):55-57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党政不分逐步走向党政分开和依法治国,现已基本形成了政党和政府关系的体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把党政分开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企业来说,实行党政分开,建立厂长(经理)负责制后,企业党组织的担子是更重了,还是轻了?对企业中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要求是更高了,还是低了?这些问题不能不在学习十三大文件的  相似文献   

20.
从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党委的职能由全面领导转变为保证监督的实践来看,对于实行党政分开,要在理论上思想上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两个问题,需要着重加以解决。一、科学地理解党的领导有些同志认为,党政分开削弱了党的领导,因而疑虑重重。这是他们对党的领导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