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朝润  胡莹莹 《群众》2013,(8):66-67
中圈百家金陵画展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汀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创立的当代中国美术品牌,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画展以中国画、油画为展览画种,单年展出中国画100幅,双年展出油画100幅,至今,共展出精品画作800幅,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格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9,(18):18-18
在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当记者走进李江泳老师给学生们上课的画室,立即被画室里摆放着的各种精彩的画作吸引住了。那一幅幅让记者惊叹不已的充满想象力的水彩画、油画、国画、版画……尽情地展示着聋学生们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的相识相知是要有一定缘分的。我认识画家刘建中先生是因为先认识了他的夫人,她的父亲是我中学时代未曾谋面的校友。有了这一份亲近,便自然谈起了刘建中。在夫人的眼中,他既不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也不熟稔居家的洗锅涮碗,他就是一个画痴,一个用画作勾勒芸芸众生的人。绘画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对油画,他有一份特别的执着。画油画是费心劳神出活又慢的活儿。一幅不大的作品,从素描起稿到着色铺彩到最终成画,画两三遍、三五遍是常事,画  相似文献   

4.
朱德贤,男,1938年出生,重庆长寿人,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北京京都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国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绘画实践和美术教育,其素描、速写、油画和水彩画,陆续入编国家级高校美术教参书籍以及众多极具代表性的大型画册和学术典籍,油画精品《鱼.92》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藏,多幅画作受到国内外十多个媒体纷纷推介和高度评价。主攻人物速写,尤擅难度最高的人像速写,画了太多的普通劳动者也大受他们的敬重,被誉为“平民画家”,还画了一大批书画名家和其他专家并深得他们的好评,被赞为“技精艺绝”。画人物速写之又多又快又好,至今无人企及。  相似文献   

5.
岑文华 《今日浙江》2014,(24):50-51
正全山石艺术中心收藏的油画和雕塑作品,是中国当代一个真正油画大师的胸襟和品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杭州钱塘江边的江涵路两边有许多画室,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美院的老师就经常领着学生来这里写生,画油画。今年9月22日,坐落在江涵路10号的全山石艺术中心开馆,这是国内首家常年陈列西方油画原作的艺术机构,  相似文献   

6.
说到西方美术史,有两幅画必说。一是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年)的《阿诺菲尼和他的新娘》,一是委拉斯盖兹(DiegoVelazquez,1599-1660年)的《宫娥》。熟悉西方绘画的,肯定会说,这两幅画有一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利用画中镜'反射'画中人或观画之人。范·艾克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性画家,是15世纪最杰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传说他和兄弟胡伯特·范·艾克是油画的发明者。关于他在绘画上的创新,人们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美术领域,门类众多,如在其中某一项有较深的造诣,同时又涉猎其他门类且有成就,则是难能可贵了。我的老朋友胡孟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画家。拜读孟炎的许多画作,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敬佩他的刻苦严肃的治学精神,善于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辛勤地创作,把最美的画作奉献给人们。我喜欢他画的戏剧水墨速写画,张张都是传神佳作,寥寥数笔,准确而生动地再现戏剧人物的神态,做到神似、形似、情似,使你遐想于画外,走进了剧场,耳边想起清脆的锣鼓声和高亢的唱腔正从画中飘扬出来。这就是孟炎所画戏…  相似文献   

8.
正黄庆源作品的观赏者罗美玲说,"还没见到黄庆源,就先被他的画作感染。他的画很有力量,纵使不懂画,也能感受得到这股力量。"黄庆源作品中的这股"力量",也许就来自于扭转己身命运乾坤那股执拗的劲头。一位乡下小孩,凭藉自身的绘画天分与孜孜矻矻的练习,改变了他在乡间放牛、种田的命运,他这股追寻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接地气"的乡间生活经验,都流淌于他的画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李菁 《今日上海》2014,(6):36-41
上海岳阳路 岳阳路在老法租界的中心,有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200弄的里弄公寓是现代建筑风格,建于1930年,属于受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附近是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周旭霖博士的画室在其中一个公寓的顶层,从上面望下去是长满绿叶的庭院,北面的光线正好可以画油画。周旭霖明白他的油画想要表现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画年展于一九九二年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出,参展画作二百三十幅。画展作品是去年全国油画展的优秀作品,能全面反映大陆当代油画的整体水平和冬元化发展趋势。带团参展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教授,一九五三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作品参加历届重要的全国美展,多次赴国外展出,为收藏家收藏。对中国油画,靳教授认为,要把西方油画语言研究透彻,把西方油画技巧全部学到手。这样才能具有油画这个画种的特殊表现力,才会具有油画的审美特性,同时,中国油画要具有中国民  相似文献   

11.
海上画廊记     
一天黄昏经过成都忠烈祠西街,两边 装饰画店铺鳞次栉比。晃过中段一家画廊,仿佛见一画师正作架上画,遂踅进,见两壁挂满装裱好的作品多是风光类世界名画,也有肖像与人体。一侧搁一巨幅半成品,约两米边长是陈逸飞的《浔阳逸韵》。 两画师一里一外各画各的。靠门边的作风景,与之闲聊,他说原是美协的;“这条街三教九流,在此开画廊而现场作画,就是把画室搬到了街上,让任何人都可以驻足观看,对公众认识油画也是个引导。这里主要是临摹名作”。 “我搞过装修,做过生意,赚了些钱,生活没什么问题,老实说,开画廊虽是经营,但钱对我…  相似文献   

12.
认识刘野     
我是在北京的一个现代艺术的展览上认识刘野的,那是1994年。当时他刚从柏林艺术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准备在北京继续发展他的艺术。我当时对他并不了解.只是知道一个留学生学成回国了。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自信和坚定。过了一段时间.我在探访一个艺术家时偶然在其家中看见一本香港佳士得中国油画拍卖的目录.上面有一幅油画作品与其他参柏的作品在趣味和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这幅油画描绘了一个在画室里带天使翅膀的裸体小男孩.清新并充满了无限的想象。我下意识地去看这幅画的作者名字.“刘野”这次以艺术家的身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13.
蒋振立 《台声》2013,(7):104-105
几年前,我在浙江宁波举办个展。画展开幕前,有位美术青年气喘吁吁赶来,他坐了一整夜火车,行囊未卸就急着前来观看,令我十分感动。于是我丢下尘务,陪着他看画、聊天。得知这位青年画家叫杨于弘,画油画,也画水彩画;兼容并蓄,业精于勤,凡有画展,不管远近,多往观之。有这份至诚,是必成大器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案头玻璃板下,放着一张彩照,拍的是一幅油画,是我挚友毛伟国创作的《龙的子孙》。这幅高近2米的油画,在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江浙沪残疾人美术作品展中极为引人注目,是上海聋人得奖作品中最好、最有思想意境的作品。画中一个小女孩昂首望着一条升腾的黄龙。啊,龙,飞升的黄龙,这不是伟国奋斗一生的希望吗?遗憾的是,在2000年龙年之尾,久病的他,乘龙仙去。 1944年5月28日,毛伟国生于浙江鄞县。童年失去父爱,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众说 老甲     
《台声》2015,(20)
<正>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看过老甲的画,印象最深的是老甲的个性。画画和写文章一样,不必要求任何人都能欣赏,甚至不必要求部分人欣赏。多年以来,老甲在我的视野里是最被关注的当代中、国画家之一。我的画评要完全反映我的真实思想和判断,不会为一些画家的头衔和地位,也不会为利欲而改变。老甲画作所体现的力和势在当代中国画坛是第一人。阳刚大气是老甲作品的显著特点。一个时代能真正称得上画家的不过几个人,风格的成熟是一个成熟画家的标志,而许多画画的做不  相似文献   

16.
正从他1961年考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美术算起,至今已整整56个年头。历时半个世纪而年逾古稀的陈雄勋才第一次出版个人画集。当我反复观赏了他那塞得满满的一房间的画作——数以千计的素描、速写、油画、水粉写生以及大量油画、壁画创作,相比之下那些速成的"巨匠""大师们",我不禁感慨万般:一个真诚的画家之艺术历程是何等漫长而艰辛!陈雄勋历艺术院校5年的科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有个深圳人花上千美元从法国买回了8幅油画,当他在深圳大芬一家油画公司订制画框时,油画公司老板告诉他,这8幅油画全部产自大芬,而且是一个外国画商从他那里花2000多元人民币买去的。据世界行画批发商麦克维达的调查,在占了美国油画市场份额60%的中国油画中,大芬油画占了其中的80%。专业化的分工,加上流水线式的生产,使得大量的大芬油画走向世界。大芬是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小村子,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被评为“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市场需求成就现代画商大芬,面积4平方公里,居民300余人,可谓弹丸之地。但就在这里,却云集了80…  相似文献   

18.
曙光峥嵘     
《前进论坛》2012,(10):F0004-F0004
李军声.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砂石画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漳贴专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对李军声和他的砂石画做过多次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被选编入《中国油画》、《中国美术》、《当代美术》辱乡部专业典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画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惺岳 《台声》2000,(9):40-41
油画成为中国新的重要画种 ,是由美术留学生从西欧及日本引入并大力倡导促成的。当本世纪初中国美术留学生到欧洲取经时 ,正是古典油画传统趋于没落 ,而现代主义的画派崛起之际。同时中产阶级也取代过去的封建贵族成为美术运动的主要支持者 ,而美术运动的大本营也由过去的教廷及宫廷 ,转移到新兴的工业化大都市里。文化及艺术的运动 ,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里 ,能够快速吸纳各种必要的资源。因此 ,除了先进的绘画创作观念及技术以外 ,都市化的美术运动模式 ,也一并由留学生引进国门 ,在沿海的城市里立足生根。首先从兴办美术学校奠基 ,然後结合同…  相似文献   

20.
正黄光琦,职业画家,广西北部湾油画院副院长,广西民族之光美术馆馆长,法国国家美术协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油画《血与火的洗礼》入选"国庆三十五周年广西美术作品展",1986年油画《歇》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参加"全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2005年风景油画《漓江百峰图》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引起轰动。2008年10月广西美术家协会在广西博物馆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