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景:王老汉家新楼房的客厅人物:"王老汉(兵团第一代老军垦)王老汉妻子——简称妻(退休职工)儿子——团开发办主任王老汉:(抱着哈密瓜随喜庆音乐鞭炮声上场)老汉我今年五十八,种了一辈子哈密瓜。酸甜苦辣全尝遍,苦尽甘来心里甜如蜜。今天刚搬进新楼房,未过门的女婿就要来咱家,明天赛瓜  相似文献   

2.
回乡创业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楼房屋模型,几样简单家具,几把椅子) 主要人物: 李志强——男,26岁,某团场回乡创业大学生(简称李) 王莲花——女,24岁,李的女朋友(简称王) 张翠花——女,56岁,某团场连队退休职工,李志强母亲(简称张) (幕启,张东张西望地上) 张:(满脸喜悦)昨天儿子打电话来告诉我,今天他要带女朋友回来,这是件大喜事,好令我高兴呀!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市已找到工作,听说待遇还不错,年薪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人物:两个老汉、一个儿媳 道具:沙发、桌子、椅子、暖壶、茶杯 (一个老汉身穿破棉袄,头戴破棉帽子,背一包袱上场。对观众,河南方言)我老汉今年五十三,家住兵团一二三,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三,来到奎屯转一转,看看儿媳乖孙女,外加俺那个鳖孙亲家李二毛。俺本名叫王老三,因为包地不会经营怕下力,年年倒挂不见钱,每年一挂就上万,在连队那真是八个歪脖请俺上酒桌——谁也看不起俺,大伙们就给俺起了个外号叫王老万。前年个来这里看亲家,亲家  相似文献   

4.
枣缘     
正时间:现代主要人物:王永强——26岁某团林业工作站技术员(简称王)李芸菲——24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小李)李友福——50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大李)张玉芸——47岁某团林业工作站职工(简称张)舞台布置:一栋房屋,几棵枣树造型。王(哼着歌儿上)来到枣乡,我呀我心儿醉……我今天来到十团园林工作站报到后,分配我担任园林技术员。在大学上学时,我到这儿实  相似文献   

5.
回乡记     
正时间:现代人物:王阿娣,女,60多岁,退休上海支青(简称王)李阿根,70岁,男,退休回上海支青(简称李)张塔河,男,45岁,某团干部舞台布置:一栋楼房模型和树木张:(东张西望上)今天,王阿姨和李叔叔从上海回团场探亲,我开车来接他们。他们退休回上海十多年了,团场变化太大了,我不来接他们,他们肯定找不到路。(幕后广播声响:各位旅客,请注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好     
人物:男甲:玉柱 女甲:刘喜平(又名妞妞) 女乙:胖丫 女甲:(河南口音)人家都急着搬楼房.俺家却忙着装修平房.这不,一大早,俺家那死脑筋就跑清水河去了,说什么,买点材料把房子收拾收拾.呸!我收拾个屁!你看王栓宝家和我们一起来的,人家去年就住上楼房了.他老婆见到我就说:"这住楼房的感觉——真好".你看她那拽兮兮的样子,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上个茅房,我蹲着,你坐着,咋,还能成仙.(电话铃响)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女乙:(四川口音)哎哟!我的妞妞哎,是我呀,我的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 女甲:呸!真酸!哟!是胖丫,就两步路也要打个电话真是有钱烧的了.咦!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这是弄啥?  相似文献   

7.
过关(小品)     
人物:王大成、加工厂轧花工人,简称王.王大成之妻、务农、简称妻(王手里拿着"三违通知书",在家门口徘徊着——) 王:(对观众)你们说我怎么啦?一个字"烦".我是加工厂一名轧花工,叫王大成,这不,今天刚上班不久,就给我开了张"三违通知书",说我什么在检修轧花机作业中没挂标示牌,还幸好发现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话说回来,咋天媳妇刚到,这半年多没见面,一见面就觉得时间不够,总想着早点回家.  相似文献   

8.
工作队新风     
今年二月,山东省平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秀畔,带领五名工作队员进王家塘村不几天,村里的王老汉按习惯来到了工作队驻地收购酒瓶。 一进门,王老汉就说:“你们这里一定攒下了不少酒  相似文献   

9.
麻栗坡县马街乡梁子街村公所执木村的正福才老汉,今年60岁,与其他的普通农民一样,一生都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但他万万没想到年轻力壮时都只能产几百公斤粮食的土地却在垂暮之年创下最辉煌的业绩——年产粮食一万多公斤。王老汉感慨地说:"这是靠党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靠科学种田啊!"王老汉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跑运输,还在村里开办了西畴兴街水泥代销店,年创收入12000多元。一生钟情于土地的王老汉和老伴领着两个孙子除种好自家的6亩田、5亩地外,还请工租种了十几亩田地,年收粮食一万多公斤,每年还可养出20多头肥猪、4~5头牛、50多只鸡。一家人各得其所,忙得不亦乐乎。王老  相似文献   

10.
漫画幽默     
首长车乡间小路有一小轿车与一独轮手推车相遇。司机令推车的老汉让道,老汉道:“为何?”司机道:“我开的是小车。”老汉道:“我的也是小车。”司机道:“小车是首长车。”老汉道:“我的也是‘手掌’车。”司机道:“首长车是小轿车。”老汉道:“我的也是小叫车,不信你听。”说毕,推车起步,果然吱吱作响……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请曾志、水静和我吃饭 笔者:(即本文的整理者马社香,下同.——本刊注)这次您在庐山,曾和水静(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本刊注)一起下山,接贺子珍与毛主席见面? 朱旦华:很自然的一件事,几十年了. 记得我上山的第二天,邓大姐去大礼堂参加预备会,我就在方志纯房里写材料.我用五六天时间把邓大姐要的材料整理了一遍.大约上山一周后,方志纯过来通知:毛主席要请我吃饭.我又惊又喜,忙问老方:“你去不去?”方志纯摇摇头说:“我又不是女同志.”我一下子真是喜糊涂了,没有听出方志纯的“话外音”.  相似文献   

12.
2001 年1 2月23日 星期日 睛 上午,我挨家挨户发放“连心卡”,并征求村民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坐在老党员王文德家的炕头上,我们爷儿俩唠了起来。说到村里的工作,王老汉实打实地说:“村里工作我看还行。要说提意见,我就希望村干部能多为百姓办点实事。有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你这做支书的得有个章程。就说这退耕还林吧,倒是一件好事,可一律要求60度以上的坡地都要退,咱这山区尽是坡  相似文献   

13.
山村春早     
走进房山县岗上村的时候,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村边的地里,也没有诱人的粪堆,只有老饲养员“闲不住”——武永泉老汉,拿着扫帚在打扫院子。我奇怪地走到了这位老汉面前问:“怎么看不见你们村干活的人,也看不到你们村  相似文献   

14.
<正>人物甲:王通理(63岁)人物乙:王新安(社区干部,王通理的女儿)人物丙:张建设(拆迁办干部)画外音:(以退休工人席守纪响应团场号召主动拆迁的典型事例,采用新安广播电视站采编评论)场景:王老汉家中,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剧情介绍:在团场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有个别平房拆迁户不响应团场整体规划的拆迁工作,以至于团场建设不能整体有序进行。本剧中  相似文献   

15.
真情(小品)     
地点:某施工工地现场办公室人物:工程项目王经理(简称王)包工头郑有财(简称郑)四川农民工老李(简称李)道具:办公桌一张椅子一把电话一部衣架一个安全帽一顶工作服一件(某日下午,郑上场)郑:(河南口音)现如今啊要拿上一项工程可真不容易,又是招标又是投标还要陪标,真他娘事多,但是再难也难不倒我郑有财,因为我有才啊。现在工程是拿到手了,可是材料太贵、人工工资又高,一个工程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鸟钱,看来不动动脑子是不行了。(讲话声音放低)今天晚上打混  相似文献   

16.
时间:2002年5月 地点:某农场一牧点 人物:老杨——退休职工,56岁,河南支边青年 任连长——中年 刘所长——某供电所所长,知识分子 道具:普通平房,木桌椅,室内中间吊一电灯 (幕启:老杨手持羊鞭,左右交叉挂着收音机和四节电筒,嘴里哼着河南豫剧《朝阳沟》) 老杨:咦,早上放羊离羊圈,回来怎么变了样?一个老汉一群羊,难道羊倌遇神仙? 任连长、刘所长:老杨大叔,你可回来啦! 老杨:嘿,我当是那路神仙,是小  相似文献   

17.
谢京杰 《党课》2009,(1):88-91
案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近,刘老汉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告上了法庭!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一年前说起。老伴儿去世后,刘老汉便跟小儿子刘意一家一起生活,并用出租老房子的收益贴补小儿子家用。  相似文献   

18.
还钱风波     
时间:春节前的一天 地点:楼房客厅内 人物:丈夫——一三○团棉纺织厂技术员;妻子——一三○团棉纺织厂工人;李小科——丈夫的表弟,在一三○团某连承包上地,没见过表嫂。 道具:三把椅子、茶几、茶杯、暖瓶、锅铲、围裙。 妻:(提着年货上场)这春节放年假,人家是夫妻二人办年货,我是一人紧忙活。 结婚这些年,老公甘愿退居第二线,还说是响应国家号召,给咱妇女维权。现在我是看明白了,那是他怕麻烦。  相似文献   

19.
(由8—10名老汉表演,红衬衫,白裤子,凉礼帽,文明棍。用山东琴书或豫剧曲调演唱) 合唱:鞭炮齐鸣锣鼓响,团场处处披盛装, 载歌载舞庆佳节,老汉我上台把歌唱。 四十年前红旗扬,一路高歌进新疆, 万古荒原扎下根,节衣缩食建农场。  相似文献   

20.
全是好词     
56岁的李局长退居二线了,王局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张罗着要给李局长办一个风光体面的欢送会。办公室主任找到我:小陶啊,李局长的欢送会上有一个王局长的发言,重点对李局长的工作业绩进行肯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