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风窗》1993,(12)
今年年初,本刊推出了请读者“上帝”为我们设计、推荐、评选广告语的活动。近一年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万条广告语,情真意切,宛如一颗颗热诚的心在跳动。经过初选,我们在杂志的“一席之地”上刊登了几百条,并在广州、沈阳、佛山等地的报刊咨询活动中听取了读者的反映,征集了不少读者意见。现在。我们将读者反映最好的十条广告语予以公布刊出.并向设计“十佳广告语”的这十位读者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94,(2)
最近,本刊编辑部收到了热心读者——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煤矿孙建国的来信。孙先生是本刊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义务宣传员”之一,和本刊已通信一年有余。“义务宣传员”又是“质量检查员”,不仅自愿地宣传本刊的宗旨、特  相似文献   

3.
“凯旋”风波骤起 1993年11月13日,珠江河畔凯旋华美达酒店的副楼二楼,广州凯旋期货中心营业大厅里团团坐满了数十名期货经纪人和客户。他们不断向在场的凯旋期货中心负责人提出申诉和质问—— 为什么当动盘期货出现大市变动时,通讯线路多次出现故障?  相似文献   

4.
广州有多少间医院,大概谁也难以数出个准确数字。很多人都知道芳村有间“傻十”(专治精神病的市第十人民医院),按数字排序的“市立”医院就至少不下10间了。这些“主渠道”医院设备先进、名老医师云集,按理说,他们的水平应能代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目前在这方面的最高成就,然而,从各种公开传播的文字信息中,却又令人觉得似乎并非如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1996,(10)
本刊近一段时间关于趋势潮流、个人成长方面的报道,不仅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得到海外不少管理机构和专家的肯定。最近,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的专家在广州特地约请本刊记者畅谈,并介绍了台湾教育训练课程的概貌。 台湾以“面对企业人的教育训练为主旨的机构非常多,大的  相似文献   

6.
民工狂潮是否会重卷广州城?读罢《5000万民工狂潮》(见本刊6月号),读者一定还常常在思考这“浩瀚之水”的利利弊弊。日前,在东山区环卫局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触发了一个新的话题——谁来扫大街赖洪坚(区环卫局党委办):我局来自外省的临工目前就有300多,占整个职工队伍的1/3,他们分别从广西、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而来。而街道环卫站的这个比例就更高了。曹振明(区环卫局政工研究会):显然,环卫队伍后继乏人。现时,城里人就业容易,让他们选择这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1986年6月29日上午,广州文化公园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争着抢着一张张表格,这不是今日广州随处可见的什么抽奖摸奖,而是“评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公仆’活动民意测验问卷”。 别小看这一张小小的问卷,在当时,这不啻是一颗小小的卫星,在广州这个刚刚接受了“开放”“改革”新观念的地方,拓开了一方探寻民意的天空。 三个月后,十位“杰出公仆”经过“民提”“民评”“民选”应运而生。他们中,有当时的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有企业家,有专栏作家,还有工会主席、民办福利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渴望倾诉     
一名打工妹在广州工作了三年,其间尽尝人世间的甜酸苦辣。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本刊看到了“读者热线”栏目,于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她打了一个电话过来。那个下午我们聊了很久,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电话,她既不是要寻求什么帮助,也不需要我们帮她  相似文献   

9.
本刊2月号发表《欢迎“读者挑错”》一文之后,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挑错信”数十封。读者们十分欢迎本刊今年改进质量的这一新举措。江苏省大丰县的杨爱松同志说:“这充分显示了编辑部诸君的坦荡胸襟和一心为读者的敬业精神以及严以律己的可贵品格。”吉林省长春市的吴  相似文献   

10.
游行示威?     
《南风窗》1988,(10)
1988年党的生日刚过没多久,广州街头有人在议论纷纷: 甲:听说广州又有学生游行了? 乙:好象是外国学生吧。甲:怎么不见报纸、电台有报道呢,是真是假? 于是有读者投书本刊“大道与小道”,希望知道个究竟。 1988年7月7日下午5时正,约有50名在广州读书的伊朗、巴勒斯坦留学生及一名美国教师举着横幅标语和标语牌来到美国驻广州领事馆门前示威,抗议美国在波斯湾击落伊朗民航客机并悼念机上的死难者。此次示威行动是由就读于中山医学院的一些留学生首先发起的,并获得其他院校一些留学生的支持。7月5日,伊朗留学生代表向广州公安局递交了示威申请,此申请在7月6日获得了批准。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澳门日  相似文献   

11.
澳门密码     
《南风窗》1994,(5)
本刊今年4月号刊出“开眼界,看未来”澳门知识问答试题后,广大读者来电来函的甚多,认为由本刊与澳门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这一系列活动,对认识澳门、沟通澳门与大陆的联系很有好处。一些广州读者已经寄来答卷,反映出对这一活动的积极参与。其中,不少读者提出答卷1—5题和第9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当过副厂长和党总支书记的梁先生惊呆了,当过车间主任、即将提拔为副厂长的易先生也惊愣了:调入广州美特容器公司得到的“见面礼”竟是零——被分配去当一般职员,以前当领导时的顶顶“桂冠”已荡然无存! 那些原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坐进写字楼里当工程师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是惊诧不已:他们的起点都是零——都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也许有人会问,这难道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干部政策吗? 广州美特容器公司副总经理覃永城的回答是:“美特”的知识分子政策要靠自己去落实,当然,“美特”的干部政策也得靠自己去落实。“美特”对于每一位新来的员工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下大雨的傍晚,《南风窗》的几位编辑到广州天河的百福广场吃饭。就在我们下出租车、准备抱头冲进酒店时,两位陌生的年轻人在车门前撑起了伞。他们把我们送进酒店,然后说想要跟我们认识认识。这两位我们原来以为是酒店服务员的年轻人,就是寿险推销员。我们己经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说的一句话却令我们一直难忘:“《南风窗》真的很不错。”为了那一刻的感动,我们决定要写写“保险人”。在广州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本刊两位记者分别采访了两位优秀的寿险推销员。他们,真的很不错!  相似文献   

14.
“虎!虎!虎!”“老虎来了!”这不是牧羊孩子“狼来了”的随意喊叫,而是一份紧急情报向广州市公安机关发出的警告:“一批‘东北虎’正在南下,他们的口号是‘雪耻广州,逢抓必抢’他们的目标是广州各大宾馆、公共场所的外宾、港澳同胞及发了财的个体户!”,原来,他们过去曾有些家伙在广州被抓,这次是报复来了。此时,一年一度的春交会即将开幕,外宾、客商正云集广州,他们都成了来势汹汹的“东北虎”眼中的猎物……出笼何谓“东北虎”?今年以来,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沈阳一带的流窜犯罪分子陆续流入广州。由于他们在穗为非作歹、心狠手辣,因而有人将他们称为“东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四届‘开眼界’活动期间,有3名幸运读者在广州街头的奖券投注站购买了广州市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4)
渴望文化“养料” 我是一个来广州打工的青年,更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我很乐意分享《南风窗》对成长、成熟、成功的追求精神。 当我拿到1998年新版《南风窗》的时候,它精美的印刷和精彩的“独家策划”都令我眼前一亮,不过,当我读完整本杂志时,心里却感到一些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诸如“成长课堂”“先锋人语”这些好栏目。  相似文献   

17.
挥挥手道声再见。再见,朋友。 8月21日,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我才松了一口气,本刊的第一届“开眼界”活动终于较为圆满地结束了。是为了让各地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开放改革后的广东,也是为了增进我们与读者的友谊,今年,本社举办第一届广州、深圳、珠海“开眼界”7天免费游活动,去年10月在杂志上刊登启事后,读者填写的表格与来信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从中抽选了10名全年订阅《南风窗》并寄回每期意见表的热心读者,参加这次活动(名单已在9月号公布)。作为《南风窗》的“特派员”,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7天。 17日上午,读者们来到了杂志社所在地——颇有  相似文献   

18.
“乜”是广州方言,“乜都有”就是“什么东西都有”之意。“广州乜都有”!好吃好玩好用好看……五光十色,精彩诱人。读者朋友,这一期先为您细细指点分布于广州各街小巷的“专业街”,顺着这条线索走一走,您能如愿以偿满载而归吗?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在他任市长的六年间,由于百万市民大拆迁,由于围绕地铁建设的3000个工地的出现,不少广州市民经常为交通和环境质量牢骚不断;但是——1996年8月27日,当广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接受了他辞去市长职务的请求时,人大代表们仍然给了他少见的长达三分钟的掌声,全场为之动容。黎子流,这位只有初中学历、普通话极不标准的平民市长,当他在199O年带着珠江三角洲的泥土气息走进广州市府大院时,在内心里为他投信任票的人并不多;而他离任时,长达三分钟的掌声,以及老百姓依依不舍的感情,却代表了630多万广州人民对这位城市长官的崇敬和感激。今天,黎子流己接过“市政府顾问”的新头街,担负起他称之为“内当鲁肃、外当基辛格”的新角色。当此之时,本刊编辑部重新搜集了6年间对黎子流的采访记录和部分其他媒体的报道,对黎子流建设闰际大都市的观念作了一次历史的回顾,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997,(10)
《南风窗》杂志在今年8月号发表了总编辑秦朔致读者的一封信,信中希望读者能帮他当一回“总编辑”,为《南风窗》“找题目”,出谋划策。姚先生是四川成都人,目前在深圳承包着四川一间企业。看到8月号的这封信,他第一时间把电话挂到了本刊编辑部。姚先生说,特区的业余生活虽然丰富,但他却什么爱好都没有,他不打麻将,不唱卡拉0K,更不好保龄球什么的,做生意之余,他唯一爱好的,就是买书和看书,目前,他的个人藏书超过10万册。姚先生说《南风窗》是他每月必读的一本杂志,他最喜欢我们的“独家策划”,建议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题目,比如柬埔寨最新局势等等。他还向我们推荐了一套影响世界未来的书籍,并热心地告诉我们这些书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得到。另外他还希望我们继续做一做中国的贫富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姚先生说,如今的生意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进”读书一族”的行列,他希望能与本刊多些交流和沟通,互相聊一聊读书心得,互相受益。于是,在放下电话之前,我们约定。以后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还有许多读者和姚先生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和建议。“城市故事热线”代表《南风窗》所有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金秋十月,又到了征订季节。今年,“城市故事”将继续为我们的热心读者赠送带有《南风窗》特色的纪念品。同时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我们还将在我们的热心读者当中开展“读书”活动,为大家介绍一些好书。只要您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复印件寄来我社“城市故事”,写明回邮地址、姓名和邮编,我们便会将您的名字编入我们电脑里的读者名单中,并在节日为您寄去我们的祝福。如果您无法在当地邮局订到明年的《南风窗》,亦可将订费寄来杂志社直接订购。至今为止,“城市故事”已经拥有过千名热心读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获益良多。而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读者,与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