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老撾地處亚热帶,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條件良好的國家。但因長期遭受法國殖民統治的結果,經济却十分落后,工農業生產很不發達。農業是老撾國民經济中的主要部分,全國人口90%从事农業。耕种面積90万公頃,佔全国土地面積231.400平方公里的8%。主要農業区是在湄公河  相似文献   

2.
1.概覽亚洲及远东地区國家的農業計划工作,是在这个地区對粮食及各種農產品的需要逐步增長这一背景下進行的。僅僅是人口急速增加这一事实,便要求經常增加供應。此外,按每人計算的需要水平,也因为这个地区的城市化和按人口計算的收入增加而上升了。同时,日益發展的工业亦不断增加了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量。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農产品  相似文献   

3.
在马德拉斯所召开的印度共产黨全國委員会会議通過關于“土地問題的某几方面”的决議中指出:“總的說來,(印度)國會政策的總目的和方向是在于促進農業中的資本主义關系,制造和扶植大土地占有者的階級(地主、資本家和富農)並使之得到發展,他們在邦的支援和帮助下,是可以按照现代資本主义道路來發展農業、提高產量从而生產  相似文献   

4.
去年,巴基斯坦經濟中的工業部份有着显著的全面的发展。由于政府在各方面提供了很多利便,因此鼓励了本國以及外國投資者在這方面的工業活动。1959年,工業產量達到了新的紀錄,指數是188.4(暫定数),而1958年則為161.4。  相似文献   

5.
泰國農業部估計在1954年開垦了2千万英亩荒地。至1958年末,大米播種面積增加了25%,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積則增加了46%,并且可以把另外的5百万至1千万英亩土地投入生產。  相似文献   

6.
兩年半以前,阿育布汗政府掌握巴基斯坦的政权以后,它便宣布過要实現巴基斯坦粮食自足的愿望。這的確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任务。因為我們雖然是一个農業國家,但是我們却要支出数以百万美元和英鎊來进口粮食。1959年政府提出口号,促進我國极端落后的農業的發展,并且在西巴基斯坦實行土地改革和其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的輸入貿易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地位是比在任何一个方都稳固的。在印度尼西亚紡织品市場上,曾經地名列第三位竞爭者的印度,完全由于商业上的竞爭,在印度尼西亚市塲上取得的地位,但到1958年中,儘管印度在紡織品貿易上尽了各种的努力,大部分还是退出了印度尼西亚市塲。1955年印度的棉花比大多數国家貴(日本除外),但現在印度棉花則比其他国家便宜,特別是比中国便宜約8%。但印度排擠不掉其他竞争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国家輸入份额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5%降低到1958年上半年的3.7%—1958年的全年統計數字尚无法取得——而中国的比重則从5.3%增到12.8%(请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國家垄断了印度尼西亚的石油生产几乎一个世紀以后,印度尼西亚人現在重新經營石油企業。自1949年12月27日荷兰把政权移交給印度尼西亚政府以來,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西方石油公司——荷印石油公司中拥有了一半的股份,并且它也一直在設法開采原屬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北苏門答腊的油田。荷印石油司公現在在印度尼西亚油礦  相似文献   

9.
农业 泰国是一个落后的農业国,農业是其国民經济的主導部門:国内从事農业的人口占独立谋生人口的85%。侭管農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内部结构却僅由两种商品——大米和橡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泰国土地面積一共128,500,000英畝,其中農作物用地佔總面積的24,037,505英畝或18.71%,耕地大概是農作物用地面積中的82.61%或4/5。 林地佔4,180,581英亩或17.37%,属于政府所有的林地和备用牧地約佔總面積的一半,即51.03%或65,576,141英亩。其余40%或517,792英亩为沼地。 泰国基本上是一个农業国,从統計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1.
雷蒙·麦格赛赛的農村改良纲领有兩項重要工作:第一项只系要求擴大和加强在農村的政府服務事業,例如開凿自流井,兴修灌溉水利和擴大農村保健事业等,目的在于增加農業生产和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这仅仅牵涉政府對農村的迅速拨款问  相似文献   

12.
在南越,尤其是在西部和南部,那里从發展的初期,就存在着大地主,他们拥有大片田地由佃農垦种。地主以高额租金、利息剝削佃農生產成果的大部分,据說佃戶收成的40%到70%,用于償付田租及借款。  相似文献   

13.
美國垄断資本早就对印度尼西亚极其丰富的资源发生兴趣了。①可是,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總危机进一步尖銳化的时期,印度尼西亚才對美帝国主义具有其特殊意义。 美国国会指出印度尼西亚对美國的意义如下:“就領土与人口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因为它地处东南亚海空交通孔道,所以它对美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印度尼西亚出产大量橡胶、錫礦和石油”。②  相似文献   

14.
近年來,印度尼西亚石油產量剧烈上升。1950年的產量首次超過了战前水平。德士古石油公司在东苏門答腊經營的新油田開始生產后,產量一直在增長。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增長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印尼是一个由三千多个岛屿组成的东南亚國家。1959年全国人口達8,960万人,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1.5%到2%。全國土地面積為19,043万公頃,耕地只有1,300万公頃,按1953年人口平均,每人拥有耕地2.5亩。印尼的气候屬于热帶,全國平均溫度为攝氏26度,降雨量平均在2,000公厘以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農作物生長每年可種三茬。  相似文献   

16.
一、1945年以前的对外经济状况 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下,越南对外经济是最不发达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农产品以大米和橡胶为主,占出口总额的70—80%。最重要的出口品是煤炭。手工业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微弱。1890年至1939年的50年间,印支三国主要是越南,出口大米5778.8万吨(平均每年100多万吨),橡胶397620吨,煤炭2815.4万吨(占煤炭生产总量的6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紀中叶以前,当法國殖民主义者开始武裝侵略印度支那的时候,柬埔寨是一个封建的君主國家。它介于印度支那半島两个最大的王國——暹罗和安南之間,这两个王國不时爭夺对柬埔寨的統治。柬埔寨的居民有柬埔寨人(从前高棉人的后裔)也有越南人、中國人、从前占婆人的后裔、寮人、泰人、哨支人和少數民族——共約80万人。柬埔寨人从事農业,國內經濟主要是自然經濟。農民承担无數封建的徭役,法律規定,土地耕作者每星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通訊社雅加達1959年11月17日电: 根据印度尼西亚1960年國家財政备忘录,政府的債務一般都比歷年來的增多。國内債务擴大的情况如下: (1) 國內的短期借款,如向印度尼西亚銀行预支的款項,1959年估計總額是2百99亿盾,1960年則增至3百16亿盾。(2) 政府发行的紙币,1959年度總額是10亿盾,1960年总额增至12亿5千万盾。  相似文献   

19.
泰国 泰国拥有大概和法国同样大小的面積,人口有2,500万人,其中90%从事于農业。土地肥沃,居民健康,虔信宗教,滿足于当前的生活,但对政治和經济的變化不太關心。泰国采取君主立憲政体,在东南亚國家中是一个从未淪为殖民地的国家。 首都曼谷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它大量吸收了  相似文献   

20.
印度 1959年印度的經濟狀況與1958年比較有了好轉,雖然在許多經濟部門的情況仍然緊張。 工業生産有了一些增長,1958年工業産品總共增加了1.7%,而1958年增加8.1%。某些主要的部門获得了更大的增長。例如,铁和鋼的生産便增加了35%,有色金属的生产增加了27%,铝的生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