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驾明 《求贤》2006,(1):34-36
“你在就业的时候是否遭到歧视”,要是有人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我想回答“经常遭受歧视”和“曾经遭受歧视”的人一定超过50%。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国,每一个就业者或者说每一个打工的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享受”和制造着那样一种无所不在的就业歧视,自己在被某一些单位、企业、某些人歧视的同时,却用同样的态度去歧视别人。就业歧视因而成为21世纪打工者挥之不去的梦魇。就业歧视因此成为就业者们永远也迈不过去的坎。而在种种熟视无睹、公开、半公开隐藏的就业歧视中,最终的受伤者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粮油供应制度和户口迁移制度进行了调整,放松了对农民向城市流动的限制,农民开始流人城市。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行了离土又离乡的政策后,大量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规模大、数量多、持续时间长的“民工潮”。农民工进城有力地缓解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又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尽管如此,他们在城市里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  相似文献   

3.
关注人才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人才歧视是目前人才市场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着种种表现:1.年龄歧视。最常见的是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如某用人单位招聘广告要求“男35岁以下、女26岁以下”。2.性别歧视。主要是歧视女性。去年4月,在哈尔滨某大学举办的毕业生招聘大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广告上竟堂而皇之的标明:“只招男生,女生免谈”。前不久,北京一场专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招聘会,因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宣告流产。也有部分服务行业招聘员工“只招女性”。3.学历歧视。用人单位要求“本科以上文化”、“全日制大学毕业”比较普遍,少数单位甚至提出只招“硕士、博士…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是数量庞大但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素质差,且存在着心理贫困、公民意识薄弱、权利缺失和差别歧视等问题。笔者从农村人力资本、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产权等角度分析,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消除不合理的歧视制度等措施,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5.
观点     
应警惕黑恶势力向政界渗透;就业歧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结构是“倒丁字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有八盼;  相似文献   

6.
在瑞典,选美从很久以前就被看作是“歧视妇女”的表现,社会上也不搞任何以女人为参赛对象的比赛(除了体育)。甚至报刊上的美女照片、路牌中的性感广告也总会被女权组织抗议为“对妇女的歧视”。在瑞典,录取女性工作或学习时也没提供给女人因“美丽”而脱颖而出的额外机会。美女和“非美女”总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女的心思也因此不得不下在真该用心耕耘的那些领域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认为,现代化的生产需要较少的人,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一般原因;而人多、地少,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特殊原因,为此,要建设大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型新型乡镇,就地消化劳动力。依据邓小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制定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的政策,从而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重农主义”大可不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时下讨论得沸沸扬扬。争论源于城乡收入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如果不扭转这种城乡收入差日益恶化的趋势,那最终会带来许多后果。但是应该如何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呢?我认为:大致上,城乡收入差是由三类因素造成的:制度障碍(包括税赋、定价歧视、农民就业歧视、户籍制等)、产业差别(工业产值的乘数效应和农业产值的加数效应)和人力资本差别(城镇教育水平普遍高,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低)。即使能去掉这些伤害农民基本权利的制度障碍,使农民享受每个公民本应享有的平等的生活、迁居、就业与经济权利,我们还要看到农业和非农业间存在着截然…  相似文献   

9.
经过充分民主的“规矩”,激发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兴奋点”,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等靠要”的思想消失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大大减轻。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共同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局面随之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期盼的“梦”。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滨海新区大田镇党委将农村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以贴近农民生活、利于广泛参与为原则,大力培育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文化载体,让文化服务变“一阵风”、走过场为生活化、长期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实现了满足农民需求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唐国容 《唯实》2006,(8):64-66
对“农民工”从“盲流”到“打工仔”、“打工妹”再到“进城务工人员”,其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应大力促进其向城市市民的转化,清除制度性歧视,提高技能,积极引导正确的群体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与同龄人相比,15岁的史延超是不幸的。他虽有三父三母,却无一人照管他,结果被迫辍学,流浪街头。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一位“好叔叔”,这位“好叔叔”为他主持公道,不仅使他重返了校园,而且使他享有了同龄人应有的一切。这位“好叔叔”就是长治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曹燎原。小延超1986年8月13日(农历)出生在黎城县东阳关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出生40多天后就被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又委托给奶父母抚养。8岁那年,小延超被送回到养父母身边。由于从小没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在感情上互不接受,养父母对延超从开始的歧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稳固和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奔小康,郴州市北湖区委组织全区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注意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做农民最中意的事情,让党中央的融融春风,化作点点细雨,沁入农民的心头。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发表后,区委不但及时安排北湖艺术团赶排了一些宣传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小节目,如《扶贫媳妇》等,下乡巡回演出,还把《决定》中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内容,精心编成20个通俗易懂的问答题,如“土地承包延长期多少年不变”,“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一个社会可以远离公平、正义而获得健康、稳步的长足发展进步。我们很难想象,在许多大中城市纷纷建成“文明城市”的时候,很多边远地区的农民却为了交孩子的学费而卖血;也无法想象就在这些“文明城市”里,各种外来务工人员却受到这样那样的政策性、制度性的公然歧视……  相似文献   

15.
公款吃喝的歪风刮到农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广大农民群众深恶痛绝。河北省迁安市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首创“五枚图章报销”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吃喝风的蔓延。1998年前9个月,该市农村待客费比上年同期下降42%,节省开支100多万元。这“五枚图章”产生了如...  相似文献   

16.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进入企业。民工的出现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进城务工除要承受来自许多制度上的歧视外,他们的许多合法权益也屡屡受到侵害。表现之一:为了工作和生存被动接受不平等待遇。一些地方从本市、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明文禁止一些岗位不准雇用农民工,将农民工排除在某些行业之外。这种制度上的歧视,人为造成了农民工在择业、医疗、社会保险以及子女求学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使他们失去了与城市居民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表现…  相似文献   

17.
冯学娟 《共产党人》2008,(13):47-50
“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防治有人包,农民身体有人检,环境卫生有人管”,宁夏“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正在全区各地扎实开展。这是继“新农合”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区农民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它的深入推进,为幸福宁夏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民党员科技致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农民党员队伍,铁岭县从2007年开始,积极构建县级农民党员科技培训基地、乡级农民党员科技培训中心、村级农民党员培训学校和农民党员“科技聊天室”等县、乡、村、户“四位一体”农民党员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强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双带”能力,成为新时期保持农民党员先进性的又一推进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日,我省2008年“农民读书节开幕式”在天全县仁义乡程家村举行,由此拉开了全省“农民读书节”的序幕。 为期一个月的“农民读书节”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使爱读书、读好书成为农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0.
司恩平 《支部生活》2010,(12):49-49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我国的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标题为“权益,责任,落实”。它表明我国将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落实责任,全面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普遍可及的目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