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达40亿元的征地补偿安置资金。涉及19个行政村4万多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但却没有一个村官因此落马,也没有一名村民因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问题而信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在“村官将黑手伸向集体土地”成为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的状况下,关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建设征地拆迁中的这组数字,不能不让人惊叹。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性质为行政征收,政府为征收主体,涉及土地所有权、用益物权等五类法律关系.应依据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本质,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具体而言,应加快中央统一立法步伐,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明确政府拆迁的主体地位,取消政府行政裁决权,严格规范拆迁程序,完善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规定权利补偿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3.
反腐     
《廉政瞭望》2012,(19):11-11
副县长“三宗罪” 山东省沂水县原副县长张传才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近日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法院判决认定,张传才任职期间,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贿赂的现金及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210万余元;张传才还利用分管公路、铁路建设等职务之便,采用虚报冒领等手段,贪污公款42万余元;在铁路沿线李某的养鸡场进行拆迁补偿过程中,滥用职权,为其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244万余元。  相似文献   

4.
《北京支部生活》2006,(4):66-66
我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年前与一个老人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事后这个老先生家既不搬也不领补偿安置款,整个工程都耽搁了。对方无非是想多占些便宜,我公司想起诉,他女儿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出面说:“老爷子七十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在这种情形下签订的那份协议不算数。”他们早干吗去了,我公司在拆迁安置协议中并没有损害老先生的利益,难道协议签了还要推倒重来吗?  相似文献   

5.
要闻     
住房拆迁要进行合理补偿安置 近日,国土部全文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征地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问题。《通知》明确,住房拆迁要进行合理补偿安置。各地每2至3年要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要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拆迁补偿既要考虑被拆迁的房屋,还要考虑被征收的宅基地;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河南省长垣县政府要求蒲西区曹屯村整体拆迁,并委托亿隆公司全面负责拆迁安置。由于认为补偿不到位和补偿标准低,年逾七旬的村民刘玉山拒绝拆迁。2010年5月,刘玉山被长垣县公安局以“涉嫌敲诈勒索”为由刑拘。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明确界定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中“公共利益”的内含和外延,防止各级政府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时把“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按照农村产权权属和市场价值进行补偿的政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征地拆迁伊始本来就同时存在失地农民和拆迁户补偿过低、过高两类现象,1990年代至前几年,补偿过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随着失地农民和拆迁户所得补偿显著提高,补偿要求过高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几率正同步日益提高.征地和拆迁补偿归根结底是非农产业生产者及其消费者、商品房购房者、城市新移民向失地农民和拆迁户的财富转移,这种财富转移规模过大,无异于对非农产业生产者及其消费者、商品房购房者、城市新移民等群体的压榨盘剥,在经济方面的负面效果自不待言,而且必然因其不公而造成社会矛盾.部分人为征地拆迁补偿索价过高而导致被征地拆迁方、开发建设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输”.征地拆迁补偿要求持续上涨压力还加剧了中国“鬼城”问题,威胁国有农场土地,并可能形成强大食利者集团.任何财富归根结底来自劳动创造,鼓励财富如此转移的社会注定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党员行动     
我是党员,我先上 辽阳,一位姓朱的动迁户想为自己的违建房要求拆迁补偿,他在房子里放上液化气罐和汽油,要以死威胁拆迁人员让步。现场气氛十分紧张。这时候,动迁办的工作人员刘立波说:“我是党员,我先上。”刘立波上前敲开门,刚跨进门槛,就被房主一把拽进屋里。朱某拉上门闩,说:“今天你给我的房子补偿,我就放了你,不然,我就点燃液化气,咱们同归于尽。”刘立波没有被吓住:“一切都得按政策执行,谁也没有权力突破政策底线。不过,考虑到你们夫妻是残疾人,可以按政策照顾的。所以,你们的事可以再商量。”朱某听了刘立波的劝说,放下了手里的打火机。  相似文献   

10.
《理论建设》2012,(5):27-3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多,与此相对应,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数量也急剧增加,但由于观念滞后、立法模糊和监督不畅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存在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征收程序执法不严、被征收人救济途径狭窄等问题,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依法、规范土地征收是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立法,促进农村各项集体土地征收有法可依;加强监督,促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11.
本该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却在金钱的诱惑下,陷入了贪污的深渊。25岁的辜晓明两年前招考到简阳市新民乡某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在新民乡“长岛国际”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辜晓明具体负责绘制拆迁房屋草图和制作补偿协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06,(9):68-69
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巩固绿化成果,市政府决定,参照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经济林的补偿政策,从2006年起,对“五河十路”绿色通道产业带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按每年每亩300元给予无收益期补偿,连续5年;给予现有产业带每年每亩100元养护补助,连续5年。产业带内凡是退林还耕、被其它工程项目征占、人为破坏的或2001年启动绿色通道工程以前建设的苗圃,不再给予无收益补偿和养护补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村集体土地相继被征用,征地拆迁成为政府和失地农民在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2005年,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文件,成立专项督查领导小组,组成专项督查办公室,全力推进工作,确定经济补偿、居住安置、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补偿安置机制,使群众搬得出去,稳得下来,富得起来.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行政强制拆迁程序法律规范的缺失,实践中严重侵害拆迁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拆迁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即拆迁补偿问题。对国内外的土地补偿制度和拆迁补偿制度进行述评和比较,分析国内外土地补偿的各种学说,并且进行简要评述,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拆迁现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琳 《新湘评论》2010,(5):40-41
刚刚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印象。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从名称到内容的修改,均体现了国家对民意和百姓权益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摒弃了“拆迁”概念,用“搬迁”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6.
姜琳 《学习导报》2010,(5):40-41
刚刚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印象。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从名称到内容的修改,均体现了国家对民意和百姓权益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摒弃了“拆迁”概念,用“搬迁”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7.
喻湘 《学习导报》2013,(16):31-32
大额的拆迁补偿,让九华3万余拆迁农民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民房走进了社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富裕起来。但一些人担心,也许他们的富裕只是一阵子。它背后反映的是农民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甚至被颠覆,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重建过程中出现阵痛。因此,引导拆迁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拆迁农民完成从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解决拆迁农民“富裕一阵子”的民生问题,是经开区“富而思进”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干部就征地问题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三个“不能开工”,钉是钉,铆是铆,掷地有声。黑白分明。具体明确,没有变通和通融的余地.在场的干部群众对这位领导干部的三句“硬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9.
廖沁 《学习月刊》2010,(1):30-30
日前,太多的暴力拆迁新闻让“拆迁”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其实,中国之大,并非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拆迁范例,几年前《民主与法制报》报道的沈阳罗士圈拆迁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20.
陆宁平 《廉政瞭望》2013,(12):75-75
拆迁之后,汪某认为自己房屋拆迁补偿款少了,多次找身为拆迁审核员的朋友路某帮忙。在路某的授意下,汪某制作了假离婚证等分户证明材料交给路某。路某以汪某“离异”妻子名义伪造了总额47万余元的分户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加盖审核童,交财务支付。汪某领到首批补偿款10万余元后不久,路某的行为暴露,剩余款项未能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