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光绪25年(1899),甲骨文出土,众学者皆以““,断为“干”字,但对其意,各释不一。有的认为是“人类最初使用的武器。”是“在槎两端捆上锋利的石器。”或“好槎之  相似文献   

2.
会同县处于沅江上游,湘西南之边境,渠水、巫水,一东一西,自南而北,纵贯其间。东接绥宁,南邻靖县,北抵洪江和黔阳、芷江,西连贵州之天柱。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宣传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实事求是路线,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固有的民族意识得到了觉醒,普遍认识到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所带来的危害,纷纷遵循正本清源精神,顺末溯根,追宗寻祖,从而识别了自身面貌,澄清和恢复了本  相似文献   

3.
西汉刘向在他的《说苑·善说》篇中,记录了春秋时期楚令尹鄂君子晰在游船时,(扌旁)枻越人为之唱的一首《越人歌》,距今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这首歌属于今何族之歌问题,引起了当代学者的重视和兴趣,并撰写文章,作了试探结论。就笔者管见,这首歌无论就其音译、义译、或韵律、格律,语言结构,或记音方法,似与侗同。  相似文献   

4.
杨遗旗 《求索》2012,(4):173-175
唐代古文家欧阳詹在散文创作中追求语言的新变和古雅,复活或创造了不少历史词或新词。《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十余条源自其作品的词语。但是,仍有不少词语,辞书尚未收录注释。这对于唐代散文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处植、蛤形、秘化、交津、鬯人、秘思、淫君等词语,利用传统训诂手段加以解释,既有助于文本研究,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5.
1986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一期,发表拙文《试探<越人歌>与侗歌》,认为这首名歌的音译、意译,或韵律、格律、语言结构、记音方法,似与侗歌相同。但对其“诞生”之地,当时搁笔未提,现谨在此,试作探讨,借以佐证榜枻人与侗族的关系。 对于这一问题,据目前所知,大致有以下说法。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黔中道"(主要在今贵州省境)没能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唐宋时期的历史情况相当模糊,学者对该地区的民族状况也颇难梳理出一个脉络。笔者据宋初撰写的《太平寰宇记》黔州所载其所"控临番十五种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上溯下连,大致梳理出了唐宋时期"黔中道"的民族概况:在唐初可以说是仡佬族先民——牂牁蛮、柯蛮、葛僚、尚抽、勃傩、白虎各族的天下。唐中期昆明之裔的乌蛮六部自滇东向黔西及黔南发展,"侵地数千里",牂牁蛮大受削弱。五代末,布依族先民——提和俚人从桂北进入黔南,也占去仡佬族先民不少住地。原已居住在黔东南之侗族先民——蛮蜒在唐代也有较大发展,后更向北进入黔州。苗族先民没夷虽在唐代仅居五溪上游,但在宋代却向西有较大发展,其中田氏、冉氏也在黔东北日益壮大。而属于仡佬族先民的柯蛮和自蜀南迁居黔北的葛僚杨氏在宋代都有所发展,但自元明以后日益衰落,逐渐在贵州世居民族中从人数最大降为最少。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越“鸟田”的传说,见于东汉初年会稽人袁康和吴平辑录的《越绝书》。据学者考证。此书可能完稿于建武28年(公元52年)。其后同代人赵晔因之而书的《吴越春秋》,也作了转载。但其田若何?因事隔久远,记载粗略含糊,兼有荒诞神化,为古今学者难摸难测,试析而不得确解。 略晚于袁、吴的同代同乡人王充,对此田有所看法。在其《论衡·书虚》曰:“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地鸟兽报佑也。鸟田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3日晚,一台充满侗族风情的原生态歌舞诗、新版《坐夜》隆重上演,向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献礼。来自全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宾客观看了演出,无不被其绚丽多姿的舞台魅力折服。《坐夜》堪称一台侗族文化的视听盛宴。《坐夜》是三江侗族自治县重点推出的一台大型"室内实景演出",意欲打造成  相似文献   

9.
侗族《玩山歌》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玩山歌》是侗族人民口头创作的一种情歌。分为《初相会》、《请坐歌》、《齐会歌》、《久伴歌》、《送别歌》、《苦情歌》、《失恋歌》、《逃婚歌》、《伴嫁歌》等等。从形式上看,多半是四句一首的;但有的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有几十甚至上百句为一首的。一般一句歌7个字,但也有9个、11个、13个字为一句的。它们从爱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反映了他们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愤懑,对自己婚姻的强烈追求。侗族民间不少优秀的“玩山歌”经久不衰,至今唱传,实为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0.
高古是高洁古朴的诗境风格。这一品以高古之人与高古之景比拟高古之诗境。创造这种诗境,主体须有超世脱俗的精神境界;这种主体境界,是通过对道家思想的领悟与修炼而达到的。高古诗风以李白为代表。典雅是典正、文雅的一种诗境风格。它以道家的摆脱世俗礼义、回归自然为典雅,并提出了创造"典雅"诗境风格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超然脱俗、淡泊宁静的道家胸襟与处世态度,二是置身山林草木的自然景色描写,二者相融,方为典雅。典雅诗风以王维的山水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雄浑是雄壮浑厚的诗境风格,这一品论述了雄浑诗风形成的主体根源和形象特征,并以相应的自然图景状貌雄浑的诗境。雄浑不同于雄壮和雄健。要完全读懂《二十四诗品》,必要时须运用跨越式接读法。冲淡是平和恬淡的诗境风格。这种诗境风格与诗人的老、庄式的道家处世态度和精神修养密切相关,诗境的构成有其独特的要求。标举冲淡,始自《二十四诗品》,陶渊明与王维是冲淡诗风的代表,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侗族是古越人的一支,这已为国内许多学者所公认。但属于古越人的那一支,却意见分歧。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认为是骆越,也有的认为是湘西欧越。至魏晋南北朝,史书连篇累牍地记载“僚人”的活动以后,有的则认为侗族属于“僚”。这一论断,首推明末南海人邝露的《赤雅》,其文曰:“侗亦僚类”,“僚之有侗,犹僮之有大俍也。”其后,有关地方志和丛书,如《龙胜厅志》、《小方壶斋奥地丛抄》、《粤西丛载》等,乃辗转抄摘,讹传后世。近人的《僚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1981年《贵州民族研究》第一期《侗族  相似文献   

13.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世珊和杨昌嗣同志编著的《侗族文化概论》(以上简称《概论》)于1992年6月与读者见面了。《概论》以其特有的视角和风格,系统、深湛地向读者展示了侗族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图景。《概论》的问世,是侗族发展史上一件大喜事。《概论》不仅是侗族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某些突破性进展,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新的充实和丰富,具有启迪性。《概论》对于弘扬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诗境风格。要创造这种诗歌境界,诗人的主体精神必须灵动活泼,具备内在的勃勃生机,从而创造出具有生气的艺术形象。缜密是细致严密的诗境风格,它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为依据,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境界,细密、灵动而洁净。  相似文献   

15.
纤秾是秀丽芬芳的境界风格.这一品用美景与美人来比拟纤秾之美,这种美来自对生活的发现与开掘,并有含蓄不尽之意.它属于阴柔之美,又与媚艳有所区别.沉著是沉静执著的境界风格.这种诗境都要求感情真挚深厚,语言自然本色.杜甫是这种诗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洗炼是洁净、精炼的诗境风格。创造这种诗境,要求诗人具有道家的胸襟修养,并运用炼字、炼句、炼意的提炼方法,而最高的洗炼是创造传神的艺术形象。劲健是强劲有力的诗境风格。诗人的心胸要具有道家的养气功夫,并把充沛的神气贯穿在整个诗篇之中,方能创造出此等诗境。  相似文献   

17.
含蓄是情意深藏、含而不露的一种诗境风格,要求意在言外,关键是创造出含意深厚,具有普遍性与独特性的艺术现象。豪放是豪迈奔放的诗境风格,它来自豪放的胸襟,而豪放的胸襟则有待于道家的精神修养,真气充沛,狂放自得。  相似文献   

18.
绮丽是精美华丽的诗境风格。这一品以富贵而又美丽高雅的景色图画,生动地展示诗境之绮丽,强调其关键在诗人主体精神的高贵、丽雅,在艺术境界上主淡斥浓。自然是朴素天然、不加雕琢的诗境风格。道家思想的哲学之"道",是造成自然诗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继《布依族简史》和《苗族简史》讨论会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二日又举行了《侗族简史》讨论会。来自京、湘、桂、川、黔五个省、市、自治区的侗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干部和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一百六十多人,欢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对《侗族简史》(征求意见稿)展开了认真地讨论。在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词话》中的一些语词,相关字、词典或未见收录解释,或义项缺漏,或彼此解说分歧,或诠释未必妥帖而有进一步辨别阐明之必要。以陕北方言为依据对此类八个语词的意义或义项及相关注释问题进行讨论阐发,提出己解,并与《汉语大词典》的相关收录、释义情况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