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邓小平在"文革"后复出工作时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共产党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句话充分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员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要立志为民族做事、为人民做事,做大事、做实事。立志,在汉语辞典中解释为立定志愿,也就是确定人生志向。而志向,就是一个人树立远大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去追求它。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痕迹的伟人,无一不立有远大的志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的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加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立志,在汉语辞典里解释为立定志愿,也就是确定人生志向。而志向,就是一个人树立的远大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痕迹的伟人,无一不立有远大志向。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就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只有胸怀大志,才能有所作为,造…  相似文献   

3.
正"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在誓言中,敢于立大志。这是事业的大门,这是人生的航标。"我发誓!"发自内心而出此言的说话人,一定是饱含了一种忠诚和决心,不达宏愿誓不罢休的坚定,对"法"以至"神"的自我约束和道德良心的遵从,这是庄严而持重的。"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胸怀凌云志,双肩敢担当,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0,(7):14-16
为官一任总要为当地老百姓多做些实事 为官一任,要在本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用心、使劲,总要为当地老百姓多做些实事,为当地的环境改善多做点实事,为当地的进步和发展多做点实事。一个领导干部干满一届,或组织另有任用时,能留下绿水青山,留下一些像样的产业,留下让老百姓满意的事业,自己心里该多么踏实!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民族一直把诚实守信看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不立。可是,当我们走进需要以诚信为条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的世界经济大体系时,我们却变得尴尬起来:不但别人,就连我们自己都为我们的信用问题感到担忧!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家长和老师给我们提出的第一条做人原则是“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少年时的我们,在读了许多诸如“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般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后,也曾把“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可是长大后的我们,做人处事所用的原则,却往往是小时候为我们最不齿的曹孟德的“…  相似文献   

6.
“在有限的人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多做一些有利于周围人的好事。坚持这一条,足慰平生。”——摘自肖慕武工作日记  相似文献   

7.
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人既食人间烟火,就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没有想法。想法可以是理想和志向,可以是期待和欲望,也可以是不满和埋怨,无论是什么想法,光想不做,会是空想加幻想,少想多做,则可能梦想成真。作为领导干部,职场内外,岗位上下,进退之间,同样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  相似文献   

8.
胡本亮 《党课》2012,(8):79-80
当好领导干部,必须有志向、有善心、有智慧、有情趣。有志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要有志向,要有规划。志向包括两个方面:信仰、信心。首先是信仰,信仰是引导人生走向成功的航灯。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目标,前进就没有动力。  相似文献   

9.
不忘初心     
正人的一生中,除去蒙童不谙世事的年月、安度晚年的老年生活,真正让我们自由地去为人生目标奋斗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十载,如白驹过隙。选择什么、追求什么、坚持什么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方向、价值体现、生活质量。古希腊名言说:认识你自己。青年人初入社会,最重要的首当立志。做一个好官造福一方,服务人民是一种志向;做一个企业家,实现个人价  相似文献   

10.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马克思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恩全集》第一卷第210页)家庭的熏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和感悟,使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的人格世界斑斓多姿,极富魅力。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代伟人的英名、业绩、思想和风范,而且对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启迪和示范作用。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早年周恩来崇尚的志,概括起来一个字:“大”。所谓“大”,指…  相似文献   

11.
艾迪 《党课》2012,(5):105-106
做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也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方向。许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别人,意志不如别人,条件不如别人,而是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曾国藩曾经说过,人若能立志,那么就可以做圣人了,做豪杰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又何必借助别人的力量呢?他认为君子之立志也,必须“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这样“才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  相似文献   

13.
人生价值在奉献,是一个伟大的定律。人生有百志,最高的志向是奉 献。人生有百福,最大的幸福是奉献。人生有百曲,最美的旋律是奉献。人生有百味,最好的品味是奉献。武汉市信访工作者吴天祥,把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凝结为八个字:“人生在世,奉献二字。”他道出了全体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4.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小舟,漫无目的地随风漂荡,确立了明确目标的人,就等于离人生的高层境界不再遥远了。许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在生活和工作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到底想做什么之后,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志当存高远     
人贵有志,为政者之志更当高远。有了远大志向,才会站得高,看得远,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锐意进取,孜孜以求。志者,志向、志气、意志也。屈原“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体现的是身处逆境而不移操守之志;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现的是老而弥坚、百折不挠之志;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怀的是爱国忧民之志。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杨善洲,在他退休后的岁月里,不做“盆景”做“雪松”,用善举大爱,去亲近一座座荒山秃岭,将其打造成山青水秀的绿洲。终了,连他自己也真的成为了大亮山上的一棵雪松,永远同大亮山作伴。杨善洲的名字,不就真真正正蕴含了他人生的意义吗?  相似文献   

17.
小小鑫 《党课》2012,(14):76-76
适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人生境界。每一个人,自出生便拥有设计自己人生的权利,但你是否为自己的适意人生做主了呢?  相似文献   

18.
王杰 《唯实》2013,(1):83-85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确立起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就是重视道德修养,尤其是官员的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人生天地间,做人是第一位的,做官、做事都是从属于做人的,做不好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做人的基础是立德修身正心。  相似文献   

19.
志,《说文》释为:“从心,之声。志,心之所之也。”古代将“的”(即靶)也称为志,今人亦用“矢志不移”来形容志向的坚定。志又通帜。人生无志,如军无帜,射无的,飘飘然如絮如萍,无本无根。人生不可无志。志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然而它一经产生,又有它的独立性,又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强大的反作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都是说坚定的志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立足平凡岗位,默默无闻干实事的人,她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但她温而不软、温而不弱,始终恪守着“不糊弄、不滑坡”的人生格言,时刻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不变的誓言。她,就是三门峡市湖滨区教体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平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