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的法制建设理论是《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加强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散见于他的许多著作、讲话、报告之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是我们坚定不够的基本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①“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  相似文献   

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智力开发,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一九七五年,他就明确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因此,“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最近出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他又多处讲到这一问题,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战略思想,进一步开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对于推动全国人民学习知识、追求知识,对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大胆起用一代新人,推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视科技、教育、知识、人才,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但在把经济作为工作重点的今天,是邓小平同志把科技放在生产力的第一位,是邓小平同志把知识分子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位置,是邓小平同志从时代的高度,充分强调了知识人才的重要性,并将之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党制定并贯彻了一系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在国家财力还很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解决科技教育的发展资金、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问题,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提高人们对知识和人才问题的认识,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全党的方针和全社会的共识。这正是依据了邓小平人才观的时代性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理解邓小平同志人才观的时代特征,应该从这几个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不仅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为思想基础,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贯穿于整个实践之中,而且始终坚持“照辩证法办事”,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设计.“照辩证法办事”,娴熟地渗透在他的思维活动中,成功地体现在他的实践活动上.在他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处处闪烁着辩证思想的光辉,并且呈现出独具匠心的“照辩证法办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始终贯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特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首要含义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中所包含和贯穿的基本理论。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核心。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贯重视对广大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所进行的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必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精辟地阐述了中国进行改革的性质、方向、对象、目的等等,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对于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就说过;照辩证法办事。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说;“总之.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①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辩证法的专著,但在他的讲话、谈话、报告中,到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结…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体现于《邓小平文选》全部著作中。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首先就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武装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9.
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辨证法思想白春雪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早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高度赞扬:“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  相似文献   

10.
高成林 《求实》2000,(5):10-11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精辟地阐述了中国进行改革的性质、方向、对象、目的等等 ,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 ,对于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核心。他站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首先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出发 ,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进而得出全党工作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论断。他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要学习他的战略思想、理论观点,还要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革命胆略、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纵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的“两点论”的思想方法运用得非常好,这一思想方法将成为我们研究、分析各种问题、各种事物的典范。 在学习、接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发展思想简论王剑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其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能否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中国特色”薛绍斌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既要实行全方位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国情,逐步推进邓小平同志认为.对外开放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刨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的全部著作都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有学者梳理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提出构建“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体系的设想。其基本框架包括: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思想的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观;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他始终如一地把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摆在第一位,并找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内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首要前提是救国救民,争取国家独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准备和铺垫。考察邓小平同志在这一阶段的思想发展脉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五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当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思想有一致性。六十年代初期,当毛泽东同志晚年犯“左”的错误时,邓小平同志仍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形成了一些和当时主流思想不同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思想观点。1.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五十年代中期,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王进“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要思想,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个思想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问题。一、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我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唐峻 《求实》1999,(12)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胆识、思想家的敏锐、战略家的气魄、实干家的智慧,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小平同志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他发表的许多谈话和所写的一系列文章,却都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特色,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法邓小平对中国新时…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罗宗荣学习小平同志著作,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范畴,一直贯穿于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中,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核心内容。从小平同志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描绘整个蓝图,领导这一伟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政治家的博大胸怀.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其成为亿万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指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