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本文从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四个方面来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各阶层利益分化严重,冲突加剧,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受阻的原因,从弱势群体自身以及现有的利益表达机制两个方面来积极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实现弱势群体的有效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工会新型维权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从理论上讲,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是劳动关系中的平等主体,但在实践中,劳动关系利益协调机制还并不完善,劳动者的权益经常受到损害,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呼唤平衡稳定合理的劳动关系,要求工会充分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责, 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维权机制,平衡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并且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表明,提高党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已成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和谐劳动关系应当具备完善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权利保障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快速高效的纠纷处理机制等条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当采取完善劳动法律制度,协调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完善权利保障机制,改进监督制度和完善争议处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鹏  刘金东 《求知》2007,(12):19-20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积极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因此,从战略高度审视和化解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构建完善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利益表达主体缺乏利益表达意识、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构建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意识,形成合理化的弱势利益表达渠道和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方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玲利 《理论导刊》2005,(11):47-49
社会和谐,核心在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之一,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显性化的特征,社会利益关系的许多方面尚未理顺,分配制度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既是协调与缓和利益矛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从利益表达视角看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协调利益关系,最基础的问题是形成能够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首要的是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目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度不畅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公民直接进行政治参与的制度很不完善,信访制度还存在体制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参与的扩大化和政治制度的效能化之间产生矛盾,影响了政治稳定。要想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制度建设,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流动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还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正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加大调整国家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力度,促进就业是我国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流动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了总体布局,要求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的权责明确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绩效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应急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欧阳亮辉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视角”一文认为,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协调各个阶层的社会利益,保证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整合社会资源,使社会全面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利益差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前提,为此需要促进合理的利益调整;改革成果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为此需要确立改革成果共享的理念,建立改革开放成果的分享机制;利益协调是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基本责任,为此需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提升政府利益协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义杰 《学理论》2009,(12):153-1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司法行政部门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当前,尤其要注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人民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更好地发挥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是当前、今后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型不仅带来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不同的群体代表着不同利益需要,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协调这些利益,其中社会公共利益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在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法治则是最重要的选择,法律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1,(4):44-44
徐晓海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特征,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的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失效,而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不畅。因此,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建新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形成三大认同机制: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认同机制;二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机制;三是在爱国主义引领下,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实推进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组织的主要任务。充分认识健全和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会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0.
顾仲阳 《民主》2005,(6):47-47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