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纪念馆的联想 程法德先生说:“我于2002年10月初,作为交流学者,应邀访问了台湾胡适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台北市郊南港区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区内。南港本是一个荒僻的小集镇,1950年在此兴建‘中研院’,人气日增,如今已是林木茂盛、绿草如茵、馆舍错落的学术研究园区。胡适纪念馆偏于院区的一隅。我去参  相似文献   

2.
程法德先生说:“我于2002年10月初,作为交流学者,应邀访问了台湾胡适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台北市郊南港区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区内。南港本是一个荒僻的小集镇,1950年在此兴建‘中研院’,人气日增,如今已是林木茂盛、绿草如茵、馆舍错落的学术研究园区。胡适纪念馆偏于院区的一隅。我去参观时,纪念馆的杨翠华馆长在门前迎接。  相似文献   

3.
近代自由主义的失败是俄国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奏响的一曲悲歌。其中导源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与俄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张关系是其衰落的深层次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其失败的阶级根源,自由派政党及其自由主义者策略的失误是其失败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4.
徐进 《西亚非洲》2012,(4):43-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色列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谷,甚至在欧、美国家亦是如此。以色列公共外交的失败是其国家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公关外交、媒体外交和文化外交3种公共外交形式上。以色列公共外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足、体制不畅、资金缺乏和措施失当等。近两三年来,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重视加强公共外交,学者们也在政府机制、媒体政策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但需特别指出的是,以色列国家形象下降的根本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公共外交的失败,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和政策错误是核心因素。事实上,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起到了加速(或减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在 194 2年访问了印度 ,他企图通过调解英印关系实现其支持中国抗战的目的 ,结果调停失败。与此同时 ,英国政府也意识到英印关系的重要性 ,派克里浦斯出访印度与各派协商谈判 ,最后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6.
“失败国家”作为一种切实存在的国际现象,不仅对其本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地区和全球稳定与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失败国家”特有的前现代、无政府、轻人权、强依附四个方面的本质属性。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失败国家”问题不再仅仅是人权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安全问题。实际上,“失败国家”问题还涉及国际政治中的主权与人权、秩序与正义、大国与小国关系这类永恒主题,因而具有重大的国际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执政的民主党惨遭失败,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和11个州长。民主党失败主要原因是:选民对现状不满,对前途感到不安,要求变革;对政府、国会极不信任;对克林顿失去信心。选举后国会将右转,克林顿1996年连任总统前景更加暗淡,克林顿对外政策的一些方面可能受影响,但其对外政策基本框架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正吴敬梓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曾经撰写了《吴敬梓年谱》的著名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这部讽刺文学的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不朽之作。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亦号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死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吴氏家族屡世行医,至其曾祖父吴国对才开始进入仕途,从此"家门鼎盛",吴国对兄弟五人,四人为进士。吴国对官至翰林院侍读,在康熙年间曾经典试  相似文献   

9.
"失败国家"问题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的失败并非什么新的现象.然而,近年来它却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西方特别是美国对失败国家问题的关注有其自身的目的,但国家失败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探究国家失败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失败国家危机,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之一,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胡适题写馆名。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是越南“三·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尽管当局还没有公布1985年所有各项主要产品的产量,也没有公布“三·五”计划较为详细的执行情况,但是,如果注意到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各个年度,特别是第四个年度——1984年的执行结果,人们就会看到其失败的势头早已十分明显。吸收“二·五”计划各项指标订得太高的失败教训,越南制订“三·五”计划时较为慎  相似文献   

12.
傅斯年“学而博则仕”。1917年,留美的胡适至北大哲学系任教。当时北大文科生中,学问功底最好身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视为国学后继者。在胡适感召下,傅发起《新潮》杂志,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傅斯年“学而博则仕”1917年,留美的胡适到北大哲学系任教。当时北大文科生中,学问功底最好的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视为国学后继者。在胡适感召下,傅发起《新潮》杂志,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作鼓吹,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为《新潮》专辟了编辑部。“五·四”当日,火烧赵家楼,傅是带头者之一。北大毕业后,傅于1919年冬,从上海启程到英国留学,慨然有尽览西学壮志。同行的俞平伯到英国没有一个月,就乡思难忍,洋食难吃,苦不堪言,偷偷溜走。傅为追回好友,一直赶到马赛,也没能说服他。与俞平伯相反,傅…  相似文献   

14.
普京总统执政后认识到普里马科夫“竞争性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消极作用以及其言论和现实的巨大脱节,转而奉行可定性为“新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模式。尽管俄罗斯的政策始终保持着新现实主义传统,普京仍然坚持俄罗斯应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西方国家共同体。但伴随国力恢复和经济政治状况臻于稳定,俄逐渐背离其新现实主义议程而越来越变成一个希望修正国际体系的国家。俄认为西方始终延续冷战思维,孤立、遏制俄。西方出现了政策上的四大失败,即政治失败、策略失败、认识失败和文化失败,这导致失去了将俄融入国际霸权体系的良机。世界面临进入新的大国集团对立时代、国际体系重回冷战结构的危险。由于冷战结束后主要战略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国际社会可能进入新的“20年危机”。  相似文献   

15.
宋朝的才女     
正胡适说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当作于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的秋天。"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实在是条极不吉祥的预言,像埃及金字塔里那条法老的诅咒"谁要触动了我,谁就不得好死"那样,其应验之灵之准,使得  相似文献   

16.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08,(4):43-46,59
胡适先生生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曾发表文章,认为决定中国和亚洲命运的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抗战前夕的“西安事变”和抗战即将胜利时的美、英、苏“雅尔塔密约”,后者的签订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东北利益,而两个事件都与日本侵华有关。那么,更大的牺牲中国人民利益的“日台和约”的签订,不知何故胡适先生却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交织发展的一年,形势风雨如晦:政局动荡不定,经济、金融危机多发,外交业绩平平。俄度过了独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一)政坛斗争形势对当局更加不利。 1.叶利钦总统的威信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叶执政以来,由于推行的自由化改革屡遭失败,其威信不断下降。特别是1998年,叶两次解散政府,引起政权信任危机,诱发经济和社会危机,导致政局动荡,使其陷入空前孤立境地。7月初,梁赞州、萨哈林州、雅罗斯拉夫州等联邦主体  相似文献   

18.
孙郁 《海内与海外》2008,(11):46-49
司马迁写人物的风格,对后人的影响实在是大的。直到民国,文人写人记事,还不能摆脱他的余荫。自从胡适提倡新式的传记文学以来,文风渐变,洋人的思维方式开始渗透到文坛,现代意义上的写作挤占了书写的空间。不过就格局来说,旧式的笔记小品的威力依然很大,文人记载旧事,还是喜欢用司马迁的笔法。记得读过民国期间出版的现代名人小传集,名字忘记了,有蔡元培、吴稚晖、胡适、鲁迅等人的小传,新的思路里还有很浓的史记的笔锋,旧文人气还是明显的。那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传统。  相似文献   

19.
俄国的地区差别十分明显 :作为其发源地的欧洲部分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 ,而拥有12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 ,却基本上是浩瀚无际的处女地 ,生活在那里的大约100万土著人尚处于部族状态。俄国从1648年起开始向西伯利亚移民 ,但在其早期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1904年日俄战争的失败 ,使俄国感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始逐步加快其对西伯利亚的开发 ,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1906—1910年前往那里的移民平均每年猛增至44万。1917年十月革命后 ,国家百废待…  相似文献   

20.
“失败国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中出现了"失败国家"论(Failed States)提法.且让我们对其作一介绍. 一、由来及背景 "失败国家"一词由来已久.在国际关系史上,它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在希腊独立战争中,奥斯曼被迫向前来干涉的欧洲列强求和,结果作为"失败国家"被剥夺了在国际社会中的正式地位.此后,"失败国家"的说法时有出现,但并无明确所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