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露  石青 《侨园》2003,(1):40-41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据调查了解,保存于地下和地上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纪念建筑、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少数民族风格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30多万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近7万处,其中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万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0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8处;有27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载体。是物化的历史文化,是国  相似文献   

2.
石岩 《侨园》2015,(4):6-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镇,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面积169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五大镇山之一,被誉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的医巫闾山即坐落在此。北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4处,市、县级文物134处。近年来,北镇以其厚重的镇山文化根基为出发点,展开对城市形象的全新研  相似文献   

3.
9月7日至10日,我和史敏司长等随同杨景宇同志就《文物保护法》修订赴江苏省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了解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以及文物保护亟待解决的其他问题。调研中,考察了扬州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物库房以及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夫子庙”等,并召开了有建设规划、文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现将主要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真文物缺钱保护假古董一哄而起本刊记者杨朝岭在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近千处(包括近期将升级的5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000处。进入90年代,国家财政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经费先后增加了一倍,如今每年有1.2亿元,但分摊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用于...  相似文献   

5.
《民主》1998,(11)
宁波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文化名城,以人文景观奇特,自然景观壮美著称于世。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22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7处,省级20处。宁波东通“海天佛国”普陀山,南连天下奇秀雁荡山,西接美丽的杭州西湖和绍兴东湖,北倚著名的大城市上海,连接成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的旅游网络,是浙东著名的风景区。天一阁天一阁位于市区风光秀丽的月湖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藏书20余万卷,其中珍版善本8卷,大都是宋、明木刻本和手抄本,以明代地方志、科举名录为富,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人物、风俗、民事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天一阁还以其书楼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史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千处(含近期将升级的5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处。随着各地的文物史迹因各种因素不断遭到破坏的消息频繁地在传媒上出现时,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18)
全国现有40多万处文物遗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50处,分为四批公布: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80处,1982年公布62处,1988年公布258处,1996年第四批公布了250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被联合国科...  相似文献   

8.
李瑞霞 《民主》2015,(2):20-21
<正>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促进中原经济区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河南文化强省,2012年4月,在民进中央、民进河南省委会,中共新乡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新乡民进会员为骨干的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了。自此,近300名热爱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在这里,为新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谱写  相似文献   

9.
吉睿 《侨园》2002,(3):16-17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境内,距沈阳194公里。1985年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宾成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夺得“第一”是因为这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里,满族的故乡,后金历史文化名城。1916年,努尔哈赤在这里的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奠定了从顺治帝开始算起清王朝的268年基业。新宾历史文化遗产得天独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四位祖先,还有伯、叔等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王朝第一都城赫图阿拉,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出生地。可供参观旅游的景点众多,全县拥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从抚顺去新宾,有宽阔平坦的公路。临近新宾县城时,就可参观赫图阿拉城和  相似文献   

10.
郭旭东  原征 《民主》2012,(6):43-45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殷墟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古代都城遗址,  相似文献   

11.
肖飞 《民主》2011,(8):41-43
淹城古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城区湖塘镇西隅。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占地0.65平方公里,距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遗址。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列为太湖风景游览区的重要景点:1982年3月被列为江苏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淹城遗址被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淹城被评为“中国第一水城”。  相似文献   

12.
海南文物非毁即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处文物保护单位破败不堪,独具地方特色的海南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专程从天津赶到海口来参观秀英古炮台的张先生被铁锁挡在门外,他无奈地说:“没想到这种重要的历史文物景点竟然关门谢客!”海口的秀英古炮台与天津的大沽炮台、上海的吴淞炮台、广东的虎门炮台并称为中国四大古炮台,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先生已经游览了其他三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6,(21)
白鹤梁水文题刻、张桓侯庙、石宝寨地处淹没区,在受淹文物中,属最重要的地面文物。它们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三处文物的保护,规划组极为谨慎,特委托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 分别进行了专题性的重点规划,形成了《规划报告》中总报告的3个附录部分, 以示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级的文化名城——平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是人类文化的遗产。在中国4000多个城镇中,能呈现出传统历史古城的原来格局和风貌的,平遥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的这段话,道出了平遥古城的价值。因此,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1月13日,平遥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5.
雷建林 《团结》2011,(1):52-55
2006年5月,国发〔2006〕19号《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名单,其中序号1010、编号为V-137的是"树德山庄",与沈从文、贺龙、叶挺等故居同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北营村北、素有南北"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旁,有一座古朴肃穆、松柏环绕、巍峨壮观的神秘陵园,它就是苏禄国东王墓,是中国国土上唯一一座外国国王陵墓.苏禄国东王墓有近600年历史,是中菲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京杭大运河文化长廊上重要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文物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和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拟从业务能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实际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填补中华文明史多项空白的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体现了现阶段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水平 10年前的今天,300余名文物工作者遍布三峡沿岸,紧张有序地开展了对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的基础普查工作。 10年后的今天,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文物工作者按照规划程序,在三峡沿岸对即将淹没的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千余处文物和文物点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汪叶菊 《民主》2012,(8):44-45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有着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赢得这一殊荣的.同时由于昆明是我国古代西南边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多民族边疆省份的省会城市.因此.昆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中原文化与边疆区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交融发展的个性。这种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构成了昆明文史工作有别于其他城市而独具特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2)
我国基层社会有着乡贤治村的传统,时代需要赋予乡贤文化新的内涵和要求。新乡贤文化来源于传统又与传统相区别,历史任务也不同。目前学者们大多讨论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侧重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试图对如何破解这些潜在问题提出可能的对策和建议。无论是积极倡导还是未雨绸缪,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村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