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冬先 《长白学刊》2015,(2):122-126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在上海和革命根据地创办报刊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并在独立的新闻宣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新闻思想。分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的特色,探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省贵 《前沿》2012,(4):96-97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美国成为共同抗击日本的“朋友”,中共与美国政府的关系较之土地革命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加快根据地经济的发展,毛泽东高度重视利用美资,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初步形成了中共引进美资发展经济的思想。毛泽东利用美资发展经济的思想具有坚持互利、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根据实际与不受意识形态束缚而大力利用外资等特点。它对后来邓小平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经济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也十分重视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其主张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科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城市斗争内容。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也重视城市斗争,并不回避对敌人统治薄弱的城市的夺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正确解读应当是,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城乡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夺取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进入江西南部,开辟了赣南根据地。3月至12月,红四军三度进入福建西部,开辟了闽西根据地。1931年9月中旬,红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胜利,遂使赣南和闽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7日至20日,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在此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这一光辉的思想为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解放战争时期,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借鉴土地…  相似文献   

6.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十年土地革命时期。期间党与红军内部出现了"右"倾悲观思潮,并几度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给予了科学回答,形成了毛泽东信念观:坚定信念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信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与发展既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坚信星火必燎原,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毛泽东信念观的形成是大革命失败后时局变化的产物,是实行正确政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晋林 《传承》2012,(4):18-19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实践中,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实际,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极大地组织和动员了苏区人民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发展。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土地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科学、完整的红色政权理论,成为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建立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对革命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5,(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对日伪的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的过程中,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提出了把根据地农业建设放在首位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还对根据地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挫败日伪的进攻、粉碎国民党的军事、经济封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冯梅 《传承》2007,(10):35-37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其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0.
乡村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进行的重要建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社会建设是服务于革命的。湖南革命根据地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乡村教育、妇女解放以及移风易俗、医疗卫生、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对于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乡苏维埃.其目的在于动员和组织民众,便于发动民众进行革命.它的创建和实际运行,对摧毁国民党专制统治,支援红军作战,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红色政权等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广益 《传承》2009,(20):18-19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乡苏维埃。其目的在于动员和组织民众,便于发动民众进行革命。它的创建和实际运行,对摧毁国民党专制统治,支援红军作战,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红色政权等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光辉典范.他勇于突破思想框框,不拘已有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不惟上,不惟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大胆实践,实事求是,总结规律.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是曲折的,贯穿了整个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工作以城市斗争抑或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等问题上,经历了逐渐认识的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最终形成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闻载 《现代领导》2010,(2):37-38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党内错误路线作怪,毛泽东曾先后三次受到“纪律处分”。对此.他既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服从组织决定,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5.
贾小蓉 《传承》2012,(10):4-5,27
建党初期,党的总任务包括反帝,但当时共产党没有取得政权,对如何限制教会没有具体的规定。土地革命时期,动员人民反对外国教会成为反帝的直接途径。抗战时期,国民党竭力包揽中外交往,各根据地政府极为重视盟国背景的传教士和基督教会。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基督教政策是一方面镇压反革命,一方面团结宗教界爱国力量。建国初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将之法律化,开展基督教宗教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时期,后勤保障工作是我党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保障,我们党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能从小到大、以弱胜强,取得一系列胜利,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根据地建设特别是根据地的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建立起根据地后勤保障体系,为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目前,全国共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战  相似文献   

18.
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国金融事业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金融事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一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是和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即着手创建了第一家人民的金融组织。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适应支援革命战争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自己的银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根据地和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3,(6):13-17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3,(8):13-17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等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践行群众路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