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前的6月17日,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干部和革命志士,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有81位同志冲破国民党特务的牢笼,奔向闽北的崇山峻岭……暴动之后天渐渐地黑下来,40多位脱险的同志到了赤石镇对面的山  相似文献   

2.
1941年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被俘人员中排以上干部有700多人被关押在国民党上饶集中营。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迁移的途中,新四军部分被俘将士在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赤石镇成功地举行了越狱暴动。  相似文献   

3.
1942年6月17日,被关在上饶集中营第6中队的新四军勇士,在押赴福建途中在武夷山的赤石举行暴动。敌人大为震惊,惶恐不安,采取了更加残酷的镇压手段。 19日下午,残阳西斜,天气闷热得难受。赤石的街道上忽然起了一阵骚动,国民党宪兵把街上  相似文献   

4.
1942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迁移福建途中,狱中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成功地领导了著名的赤石暴动。本文着重探讨这次暴动的组织特点。一、单线联系暴动是监狱斗争的最高形式,而领导暴动斗争的组织工作则是维系暴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在上饶集中营,敌人守备兵力雄厚,看押训练有素,监规严厉苛刻,人犯调动频繁,构成了对于暴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一年一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将新四军被捕人员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一九四二年六月后迁福建建阳徐市镇,不久转押三元县梅列集中营。我作为新四军军部卫生队指导员也被囚禁在那  相似文献   

6.
魔窟脱险(1941)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少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其余人被:往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囚禁新四军战士的几个集中营之一。为便于看管,特务们把被囚新四军官兵…  相似文献   

7.
1942年6月17日,被国民党顽固派关押在上饶集中营中的部分新四军官兵和爱国志士,在押解途中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赤石镇举行暴动,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顽固派,激励了抗日爱国民主力量,其形式之独特,经验之丰富,意义之重大,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赤石暴动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今年六月十七日是赤石暴动五十周年纪念日。南平地区干部群众的代表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我因故不能前往,特写此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闽北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一九四一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大批新四军指战员惨遭杀害,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翌年四、五月间,日军进犯浙赣线。金华沦陷、衢州失守,国民党顽固派仓皇南逃,并将上饶集中营关押的大批革命志士向福建建阳转移,途经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02,(6):封二
1942年6月17日,发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原为崇安县)的一起革命暴动轰动全国,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赤石暴动”。80多位因皖南事变而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干部和爱国志士,利用敌人押解他们向福建转移的机会,在这里毅然发起暴动。他们英勇搏斗,冲出枪林弹雨,冲出人间牢笼,重新奔向抗日前线。他们的英勇行动,惊天地,泣鬼神,谱写了一曲“浩气永长存,丹心照千古”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 参加赤石暴动的新四军战士和革命志士,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监狱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经受住严峻考验。他们以革命英雄主义的胆略和气魄,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以抗日救国为己任,与国民党顽固派斗勇斗智,创造了不朽的伟大功业;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的队伍。  相似文献   

10.
李超 《世纪风采》2023,(10):43-44
<正>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被俘的部分新四军官兵被囚禁在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被施以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屠杀。狱中官兵与国民党宪兵、特务进行了艰苦卓绝、至死不屈的顽强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连云港赣榆区籍李胜就是这场英雄暴动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半个世纪的岁月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赤石暴动,以及茅家岭暴动和整个上饶集中营斗争的历史,却令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五十年前,我们这些在皖南事变中横遭国民党顽固派无辜囚禁的新四军指战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冲出敌人的牢笼,重返党的怀抱,重上抗日前线,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殊死  相似文献   

12.
69年前,震惊全国的上饶集中营赤石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监狱斗争史上的壮举。赤石暴动发生地在闽北武夷山。赤石暴动前后有73位新四军勇士英勇就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武夷大地,他们的壮举谱就了一曲惊天动地的爱国主义凯歌。  相似文献   

13.
我党监狱斗争史册上光辉一页的赤石暴动,发生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七日。这次暴动是上饶集中营第六中队的八十多位英雄“囚徒”趁遣移途中,在福建省崇安县赤石镇崇溪河畔举行的。这是奋战在抗日疆场的新四军将士和其他爱国青年,对被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辜囚禁,对残无人道的法西斯暴行的反抗;是  相似文献   

14.
1942年6月,上饶集中营从上饶转移到闽北后,先后设营于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下梅,建阳县的徐市和回瑶.后又迁到崇安县的老鼠排。这期间,著名的爱国人士、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长林植夫就被囚禁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1939年3月,何士德到新四军军部工作,负责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何士德到军部时,正赶上参加欢迎周恩来副主席的晚会,他唱了一支《歌八百壮士》,陈毅也即兴唱了《马赛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陈毅感慨地对周副主席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军歌!"周恩来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并商定由何士德谱曲。1939年7月1日,军部文化队请军部首长听唱、审定军歌。大约中午时分,项英副军  相似文献   

16.
冯建福 《奋斗》2014,(9):50-51
他早年写作,却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后来成了作家,又始终不忘自己曾是战士。他是将作家与战士集于一身的人。 一 吴越,原名吴春恒,江苏泗阳人,是一位在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文学前辈。他的革命生涯从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开始,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后从事民运与武装斗争,1939年调新四军工作,1941年亲历“皖南事变”被俘,囚于上饶集中营,遭非人摧残。1942年参与领导茅家岭暴动出狱,进入武夷山中,流转千余里,1943年到达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17.
1942年5月25日,在戒备森严的江西上饶集中营,26位赤手空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雄史诗──茅家岭暴动,在我党领导的监狱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狱中之狱”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新四军皖南部队9000余人与敌激战八昼夜,大部壮烈牺牲,数百名被俘的新四军干部战士被送往上饶集中营囚禁,而其中少数被国民党顽固派称为“脑筋纠正不过来”的“顽固分子”则被押往“狱中之狱”一茅家岭。茅家岭是距离上饶城不到Ic里的一个小村庄,住着十几户人家,村子西北角有一座孤…  相似文献   

18.
丁健 《党史文苑》2009,(4):35-39
惊悉上饶集中营时期组织赤石暴动的主要领导人陈念棣于2009年1月8日逝世,享年90岁。我痛感又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辈!笔者收集了陈念棣在上饶集中营英勇斗争中的感人事迹,撰成此文,以缅怀陈念棣的革命业绩。  相似文献   

19.
惊悉上饶集中营时期组织赤石暴动的主要领导人陈念棣于2009年1月8日逝世,享年90岁,我痛感又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辈!笔者收集了陈念棣在上饶集中营英勇斗争中的感人事迹,撰成此文,以缅怀陈念棣的革命业绩。  相似文献   

20.
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共有4500多人被俘。其中,排以上干部有近700人,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是一支抗日的队伍,竟成了"管训"的对象,惨遭虐待和屠杀,动魄惊心,成为一代人难忘的伤痛。上饶集中营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