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其需要更广泛和深入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理论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是影响未成年人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身心发展和再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而且能为优化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当前,上海闵行区涉罪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面临着矫正人员不足,情感抚慰缺失,支持结构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控制和减少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实现社区矫正目的,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成员的参与性,从物质与情感等多方面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作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一种创新,其内容包括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和帮扶。其中,矫正教育置于社区矫正的中心位置,其是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只有不断检视社区矫正中矫正对象教育存在的问题,创新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践行社会管理创新及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实现社区矫正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的特征不应仅仅体现在矫正活动在开放的社区中进行,更体现在社会力量对罪犯矫正活动的广泛参与上。作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构建一个有利于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网络势在必行。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不仅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系统,而且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关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 要内容。基于2019年S市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数据,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视角,探究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两个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之间起到自我转化和外在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外在歧视无法完全消除之下,为了缓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应注重提升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整合,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有益支持,从而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及参与式观察法,以广州市T区为抽样框,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12名社区矫正人员及3名社区矫正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在福利三角视域下分析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现实中国家及市场的支持稍显不足,家庭对社矫人员的支持参差不齐.作者从构建家人、朋友、同事等支持体系、发挥社会组织、公司企业的作用、完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打通最后衔接通道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改善现有的支持困境.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预防和补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的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融入的诸多问题,如家庭环境不良、学业或者就业中断、经济状况窘迫、社交断裂或者错位、社会保障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建立稳固的、运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解决这些困境的有效途径.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宏观上由官方社会支持与非官方支持构成,微...  相似文献   

7.
对矫正对象的帮助、保护是社区矫正人性化的重要体现。社区矫正必须克服已往只重视刑罚执行单一性的倾向。要在执行刑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矫正对象帮助、保护策略,凸现社区矫正的人性关怀。以进一步优化刑罚的矫正功能,不断促进矫正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开展循证矫正,应当依据高危险性、高价值性、高匹配性三原则和多种方法确定对象,运用测试、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评估矫正对象犯因性缺陷等问题,善于寻找、鉴定和精选最佳证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矫正对象的特点和意愿制定矫正方案,才能确保循证矫正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对象的增权及其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实践和理念,引起了实际工作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于社区矫正对象而言,促进增权意味着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作出决策,他们不仅具有优势和潜能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去增加他们的优势并由此而为社会的整体利益作出贡献。在促进增权的过程中矫正工作者的角色是培育、鼓励、协助、支持、激发、释放矫正对象内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街道社区矫正对象为例,通过××街道社区矫正对象个案分析,从社区矫正对象所具有的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从女性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进行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是一类特殊的犯罪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工作,以帮助他们实现再社会化过程。通过对矫正对象L某的个案分析,提出对社区矫正末期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模式,以利于实践中对他们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矫正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社区发育先天不足,社区矫正认同程度不高,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矫正对象的面子问题与自我封闭,社区矫正法律滞后与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社区矫正的困境超越需要做到:转变重刑观念,加强政府帮扶;加强社区建设,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矫正的主体,理顺社区矫正的体制;完善社区矫正立法,使社区矫正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3.
非政府组织是社区矫正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上海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矫正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和政策支持,其角色定位也应当由参与配合型向协同支持型转变,并且在社区矫正中着重突出其宣传教育、专业矫治、辅助执法、福利保障和资源整合的五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非监禁刑,我国于2003年开始此项制度的试点。作为对实践的回应,我国理论界从理论基础、主体、适用范围、意义、模式、实践效果、问题、对策与域外实践等诸多角度对社区矫正展开了思考与探讨,部分学者所谈及的社区矫正的不可行性研究、未成年罪犯的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社会参与等具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与基本参与者,应当积极主动的改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打击刑事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督行政执法的工作机制和对社区矫正的监督工作机制;促进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的工作机制;健全职务犯罪的惩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都市新型社区网路的建构对于个人发展、社区建设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在回顾社会网络建构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提出新的网络建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社区工作者应将促进人际吸引、增进交往实践和创设互动空间作为介入新型社区网络建构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但是,《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社区矫正制度的规定仍存在诸多缺憾。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与推进,作为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刑法加以进一步完善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刑法修正案(八)》中确立的社区矫正制度有必要从立法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应当在刑法中明确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为司法行政机关;二是应当在刑法中明确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目前试行中的"五种人",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三是应当在刑法中确立社区矫正前的社会调查制度,明确调查评估主体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法律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库.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上有效地检索到所需信息,这是法学学科及各学科都面临的课题.笔者结合读者经常咨询的如何查询因特网上法学信息资源的问题与工作实践,着重介绍了网络法律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与检索利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与之类似的收容教育的存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亦多主张废除。违法行为矫正法的制定应考虑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对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做到专业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