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4月,中共中央同南京国民党政府举行和谈。4月1日,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到达北平。代表团中的各位代表,都是与中共有过纠葛的国民党人士,只有首席代表张治中与中共关系非常。  相似文献   

2.
林木 《党史博览》2008,(1):F0002-F0002,F0003
1947年12月,为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对平汉、陇海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以调动围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回援.粉碎其围攻大别山的计划。  相似文献   

3.
大山 《党史文汇》2023,(1):39-42
<正>1948年3月上旬,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取得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军部、2个整编师的胜利。国民党胡宗南为确保西安,急调驻守陇海铁路潼关至洛阳段的第五兵团主力西援,洛阳仅留青年军第二〇六师驻守,洛阳以西、潼关以东200余千米铁路沿线只有非正规军守备,为解放洛阳创造了机会。一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为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并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休整,  相似文献   

4.
刘冰  苏峰 《北京党史》2009,(3):41-43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1949年4月中旬.我作为河南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团团长来的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正是国共代表和平谈判期间。我从河南来北京,可是费了老大劲。因为当时新乡、安阳还未解放.我们只能取道刚解放的山东.代表团从河南省委所在地开封先是经陇海铁路到徐州.再走津浦路到济南.在济南受到了山东分局青委书记刘导生同志的热情招待。  相似文献   

5.
1938年5月以后,国民党战场进入了所谓“保卫大武汉”的局面。这时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以军事进攻为主,决心进兵华中、华南,夺取武汉和广州,用武力压迫国民党屈服,但在军事威逼中,也不放弃诱降的手段。国民党被迫继续抵抗日本的进攻,却仍然坚持其片面抗战的路线,限制和压迫抗日群众运动,并开始摇摆于和战之间,伺机寻求有利于他们的时机通过和谈早日结束抗战。6月6日,日军攻陷开封,控制了陇海铁路,准备沿郑州南下,与江西日军相呼应,会攻中原,夺取中国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武汉。为迟滞日军的前进,蒋介石密令炸开了郑…  相似文献   

6.
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 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惯用的伎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胡搅蛮缠,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一看名单就知道,这个代表团中,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  相似文献   

7.
1946年3月19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头版头条刊出新闻:“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代表团首席法官梅汝璈今日飞赴东京。”  相似文献   

8.
1946年8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铁路,打乱了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南线的部署。随后,国民党军匆忙调集14个整编师32个旅约30万人,企图以优势兵力钳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定陶、曹县地区,占领鲁西南,然后打通平汉铁路,企图把“刘、邓赶回太行山去”。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集中现有兵力,首先歼灭孤军冒进的敌整编第三师,一举扭转我军在中原地区的被动局面。时任六纵17旅50团副团长马宁(建国后任空军第三任司令员),生前以自己的亲历回顾了解放战争中这场经典战役。  相似文献   

9.
1949年7、8月,四野大军压境湖南。在中共湖南省工委进行近1年的积极策反和中共中央进行直接争取的基础上,第四野战军派出和谈代表团与以程潜、陈明仁为代表的国民党湖南军政当局进行谈判,并取得成功。8月4日,程、陈领衔通电全国,率部起义,长沙宣告和平解放。这是四野进军中南过程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国民党军起义,大大加速了湖南全省的解放,并对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国民党军起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49年7、8月,四野大军压境湖南。在中共湖南省工委进行近1年的积极策反和中共中央进行直接争取的基础上,第四野战军派出和谈代表团与以程潜、陈明仁为代表的国民党湖南军政当局进行谈判,并取得成功。8月4日,程、陈领衔通电全国,率部起义,长沙宣告和平解放。这是四野进军中南过程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国民党军起义,大大加速了湖南全省的解放,并对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国民党军起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经过反复磋商,于4月15日双方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然而,直至20日,南京政府却迟迟不肯在该协定上签字。解放军遂决定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全国。  相似文献   

13.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为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对敌,在我党多次努力下,9月22日遂与国民党政府达成共同抗战协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继续同国民党协商,推进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代表团对内是中共长江局,领导国民党统治的南方中国党的组织及新四军工作。由于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及多次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后果,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的共产党组织普遍被破坏。据有关资料记载,“除14个游击根据地保存一些党的力量以外,在整个国民党统…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关于"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张学良参加过国共内战,由于特殊的经历,出于对国共两党的深刻了解,他在晚年口述历史时,对这一问题作了有异于一般学者和其他当事人的总结。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也就是没有中心思想";"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国民党虽然一度是执政党,也控制过国家政权,但一直没有形成中心思想。张学良直  相似文献   

15.
清贫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指国民党方面——编者注)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相似文献   

16.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加紧准备内战,另一方面到处施放和平烟幕。为了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后不久,贺龙又受命赴丰镇与国民党代表团和谈。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谈判桌前,美蒋反动派盛气凌人,软硬兼施;贺龙唇枪舌剑,义正辞严。结果使反动派威风扫地,大长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志气。《贺龙舌战丰镇》将向您展现这一精彩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7.
晓农 《党史纵横》2005,(5):54-55
章士钊在关健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技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代表团的名单中有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按辈份讲,章士钊是毛泽东长辈。他与毛泽东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杨昌济很欣赏毛泽东,章士钊当然也喜欢。1920年,章士钊拿出两万大洋,资助毛泽东勤工俭学,这笔钱实际上是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8.
1922年9月,孙中山开始“以俄为师”改组国民党。为了学习俄国的经验,1923年7月,孙中山决定派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代表团于9月2日到达莫斯科,11月29日返回中国。本文所述是代表团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破裂后,作为国民党和谈代表团成员的章士钊没有南返,而是留在北平,参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新政协筹备会,章士钊被选为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并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之后,1956年,由周恩来提名,又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 章士钊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 第一次上书──因为讲了一个比喻,差点被打成右派 1957年,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中共向民主党派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章士钊对执政党如何…  相似文献   

20.
公元1946年7月到1949年年底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消灭了807万国民党军,推翻了蒋家王朝,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美国人、中国国民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之初都没有想到的。 因为美国人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要战胜国民党,是下一代人的事情。 因为国民党人曾说过:共军要打败国军,大概需要一百年时间。 因为毛泽东到1948年初才说:从战争开始算起,大约用五年时间基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但是,解放战争只用了三年半! 解放战争为什么胜得这样快?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巨大的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