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漫步书林,面对仪仗队般挺立的书籍,喜爱读书的人自然会嗅到诱人的书香,难怪高尔基说:“我扑向书籍就象饥饿的人扑向面包”。可如今,从富丽堂皇的书店到街头巷尾的地摊,许多书籍让人们瞧着眼热心跳,看了目瞪口呆,如果说这也是“精神食粮”的话只能算是走了味的“面包”吧。 野史轶闻秘事——让我们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大大的世界,小小的我。从呱呱坠地起,我们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书籍,是我们瞭望世界的窗口。在地理书里,我们见识了七洲四洋、大千世界;从历史书中,我们认识了汉唐盛世、华夏文章;钻进数学书堆,我们更是发现了一个玄妙奥秘的逻辑世界。世界,在我们眼中由陌生变得熟悉。长大后,我们更依赖书籍,不仅在升学考试、谋生立命上依靠它,精神世界里更需要书籍的滋养。在智者的哲思里,我们领  相似文献   

3.
<正>高尔基,是所有外国作家里我最不陌生的名字,也是我仰慕的作家。早在60年前,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过他的散文诗《海燕》,不止一遍充满感情地朗读过,还能流利地背诵下来。语文老师在介绍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时,也提到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这样,高尔基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成为年少的我的人生楷模。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把书籍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学习,就是我们吸收营养,丰富和提高自己唯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慎言取代     
一位报纸记者给我打电话,问我一旦电脑网络取代了纸制书籍,我会是个什么心情?我告诉他我首先认为电脑网络不会取代书籍;他问是不是我觉得那是很久远的事情,所以不加考虑?我说,在我看来,无论多久,纸制书籍都还会存在。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过去落后得太久了,特别是跟外部世界的沟通联系脱节了颇长的一个阶段,因此,对于世界上人类所发明的新事物,在张开双臂拥抱的同时,有时就不免把科技上生产上的某些工具性的进步,夸大为衡量文明程度及富裕程度的标准。十几年前,电视机在中国开始普及,也曾有记者打电话给我…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1)
正再过几个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我们即将告别2015年,迎来2016年的第一缕阳光。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15年,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国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改革全面发力,司法体制改革继续深  相似文献   

7.
读书真好     
关于书,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说。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生活中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高尔基也说:’’每一木书是一级小阶梯,每向上爬一级,就更脱离牲畜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的生产观念。” 我更欣赏美国物理学家凯勒说过的一句话:“一木新 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小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产海洋……” 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就像天上彩云,雾里长虹,令我无限想往的意愿时时萦绕在心,只是无缘外出游览。不能出门,只好用读书来弥补心中的那份缺憾。下班以后,把喧嚣推出门外,静静地坐在小书房里,与巴尔扎克‘攀谈”,…  相似文献   

8.
<正>小时候,每当看到父亲整理书架上心爱的书籍时,我都会不禁疑惑,这书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魔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沉醉于书海,并渐渐明白,原来这书籍的魔力不仅仅是作者赋予的,还来自图书编辑在背后默默的耕耘与付出。从那时起,成为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读书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走进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  相似文献   

10.
我在图书馆工作,因此喜欢书籍,也喜欢上了读书。每天上班,每每映入眼帘的尽是书的倩影。在这些被我视若珍宝的书籍中,有的外表并不十分引人注意,这或许会使很多人忽略它,但我有幸拜读了许多精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名言警句     
正◆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卡内基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一师八团九连职工王爱华和吴金莲在连队农家书屋翻阅书籍,他们说:"现在书屋的图书真多,可以满足我们读书的需求了。我们有时间就会来的,需要什么方面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这里学到。"九连根据上级关于农家书屋建没的要求,加强了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专  相似文献   

13.
倪新民 《共产党人》2010,(12):51-51
我珍藏的一本《红旗》杂志创刊号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它的来历是:我哥哥是一个行政领导干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平房的时候,他的书籍是放在一个大木头箱子里。后来因为家里人口增加了,屋子放不下,他就把书籍搬到了厨房里。由于厨房阴暗潮湿,时间长了,有些书籍就发霉了,有的书籍也被老鼠啮坏了。有一次,他晒书,整理书籍,把霉烂的、老鼠啮坏的和不用的书籍、杂志挑出来,准备当废品卖掉。当我看见后,就一本一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青睐一些外向型学生,因为他们活泼开朗,易于交流,而常常忽略了另外一个群体——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不愿主动和同学们、老师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过于简单和盲目,否则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闭,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学生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制出来的商品。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都需要精心培育,才能构画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待内向型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入他们的心灵,为此,我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收获,这里略作表述。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房就是一个使人进步的地方。爱读书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书房。 我的书房不大,十来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读书真好     
<正>关于书,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说。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生活中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高尔基也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每向上爬一级,就更脱离牲畜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7.
“我的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是一名网友的幽幽之叹,不无酸辛,不无唏嘘。潜规则的残酷在于,起点的不公平将直接导致云泥之判的命运。8月30日《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这样一例。东北某高校第一批在本省的最低分数线,理工类为593分,文史类为579分,该校教职工要求:凡是够480分的,校方都要录取其子女,不录取就是不公平,就是不公…  相似文献   

18.
书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科学家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原苏联作家高尔基则说:"书籍是人类进  相似文献   

19.
罗智强 《当代贵州》2009,(11):61-61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在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实际信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前来反映各种情况的群众,他们大多情绪激动,有些还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如何处理好这一件件来信来访,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以及不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接触的众多有关信访工作的书籍中,我切实感受到<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一书对我实际工作的指导与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一代文学巨匠高尔基曾以深邃的笔端,塑造了勇士丹柯闪光的形象。丹柯高举自己燃烧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如今,丹柯精神在我们伟大的国度,在我们从事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大业的年代,仍以时代主旋律的强音被无数人们演奏着。大兴人说,他把数不清的汗水浇灌在了大兴这块曾是贫瘠而如今富饶的土地上,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为大兴人构筑着美好的生活。王耀平心中有杆称,那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