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三级技术点提高现场勘查效益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及时、全面、细致、客观”是对现场勘查工作的总体要求,三级技术点如何从这几个方面提高现场勘查效益,是一个老课题,但在新的社会治安形势下,它又有新文章可做,又有相当的探讨价值。笔者现结合近三年来勘查的一千多起各类、大小案件现场,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一、现场实地勘验与现场访问自始至终紧密结合总的来说,现场勘查工作包括:现场实地勘验和现场访问两个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勘验的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犯罪现场勘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成败。为了贯彻公安部"现场必须勘查、质量必须保证、鉴定必须准确"的精神,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推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兼职技术员为辅,现场分级分类勘查的工作新模式。现场分级分类勘查工作模式要求基层现场勘查人员具有相应的现场勘验、检查技能。  相似文献   

3.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查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教学部门的现场勘查实验教学效果必将映射到犯罪现场勘查实战环节。因此对现场勘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予以充分关切,同时针对传统现场勘查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应以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目标,在师资培育、深入公安实践、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回应与调试。  相似文献   

4.
钟新文 《政法学刊》2013,(5):105-108
“四战”对刑事技术和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场勘查工作还存在如现场勘查不到位、现场勘查指挥不力、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侦查员与技术员缺乏沟通等诸多问题,强化现场勘查工作是适应“四战”需要。  相似文献   

5.
命案中作案人数分析,主要分析是单人作案还是结伙作案,是现场分析的重要内容。对确定侦查范围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现场勘查体制下,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现场勘查,在分析上各专业均有自己的切人点。法医参与现场勘查和现场分析,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勘查中常出现的危险情况作案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后未能及时离开现场,藏匿于现场,对现场勘查人员构成的人身安全威胁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犯罪行为发生后对现场进行的勘验、检查,具有滞后性和相对被动性,不管是当事人还是现场勘查人员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犯罪行为已经终止,危害结果发生了,已经是安全的现场,现场勘查人员到现场后,往往在思想上比较放松,警惕性低,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然而在实际案件现场勘查中,勘查人员为现场中的危险因素所造成的伤亡屡屡发生,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一起入室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宋某正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受害人突然回家,宋某来不及逃离现场,就在受害人家中躲藏起来。受害人发现被盗后立即报案,现场勘查人员马上出警对现场进行勘查,当现场勘查人员对现场进行搜查时与宋某遭遇,由于防护不够,受到宋某的攻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层刑事技术建设取得的成绩现场统勘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90年代初,随着刑事案件的大幅上升,现场勘验警力严重不足。为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在基层中心派出所设置了现场勘查小组,从事一般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这对于缓解刑侦警力不足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现场勘查不到位、现场痕迹物证提取率低、案件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从2000年开始,嘉兴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宜昌会议”精神着手研究现场勘查体制问题,认为由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承担全部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更有利于现场勘查质量的控制,更有利于串并案件信息的传递,更有利于技术人员的成  相似文献   

8.
现场勘查工作不仅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关键环节和起点,也是案件侦查工作的基础,是保证整个侦查工作成功与否,确保刑事诉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由于经费紧张、重视程度不够、现场保护不到位、现场勘查指挥不力、侦查员与技术员缺乏沟通等问题,导致现场勘查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目前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任何现场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结合现场勘查实际,根据案情,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证实自己的推理,以期增强广大侦查人员的现场勘查意识,提高侦查人员的勘查理念,减少侦查人员对现场勘查认识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犯罪现场是犯罪活动的场所,是刑侦部门认识犯罪,查破案件的客观物质基础。能否妥善地保护好犯罪现场,使它保持案发时的原始状态,对准确弄清案情,及时侦破案件具有重要意义。犯罪现场保护是指,犯罪案件发现以后,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场所)、犯罪物证和被害人采取的警戒和保护措施,防止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破坏现场,保障现场勘查在犯罪现场保持其发现时的状态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场保护工作先于实地勘查工作,但它并不以勘查的实施而结束,这项工作贯穿于现场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它不依附于而后开始的现场勘查工作,是现场勘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因鉴定体制特点,公安法医除参与尸体有关的现场勘查工作外,还需进行尸体检验工作。在此过程中,可能面对很多风险,受伤和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国内公安法医对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流行期间死亡的尸体如何甄别进行尸体检验鉴定,对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防护只有少量规定,且内容不够详尽。本文对法医在现场勘查中遇到的尸体及尸体检验中实验室建设、职业现状、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论述。最后,建议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等具体约束规范措施,以保障公安法医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解除基层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评价现场勘查工作搞的是"粗"还是"细",要有衡量的标准和尺度。"粗"和"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粗"还是"细",都包含着勘查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包括认识水平)、工作效果,是勘查工作的综合体现和评价。单从某一个方面评价是"粗"或"细"都是不客观的。在以往的现场勘查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痕迹物证提取了,综合分析评判也准确;②痕迹物证虽提取到了,在分析认识上出现偏差;③分析认识正确,但痕迹物证条件太差;④总体勘查上痕迹的提取以及分析认识上都较成功,但个别痕迹或情节有疏忽。为了使大家对现场勘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几个关系:一、痕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任何痕迹都是遗留在物体上的,由于物体的性质不同,表面光洁度、结构、质量、色泽不同,就决定了痕迹的遗留条件及遗留的难易程度。有些物体容易留下痕迹物证,有些物体不易留下。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可以看清,也易提取,不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不易看清也不易提取。对于容易看清的痕迹物证,在现场勘查时,由于粗枝大叶却没有发现和提取,或者在犯罪分子必经之地,必拿之物上,虽然看不见或看不清,没有采取其他  相似文献   

13.
刑侦部门现场勘查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勘查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头绪繁多,专业性强的侦查活动,而现场勘查工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件的侦破、诉讼与串、并案工作。据成都警方统计,2003年成都市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率仅为28%,经笔者的调查了解,相当的省、市、区公安机关的现埸勘查率大体与以上数据相同。为什么近些年现埸勘查率如此之低?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强化现场勘查工作乃至于侦查破案工作?笔者试图对现场勘查率低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所谓现场勘查见证人,是指受刑事侦查部门邀请,负有观察、并监督现场勘查工作责任的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现场勘查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进行现场勘查必须邀请见证人这是法规,任何刑事侦查部门都要严格执行。新刑法、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侦查、诉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之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特别是现场勘查工作显得滞后,暴露出…  相似文献   

15.
现场勘查是侦查破案的首要环节,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加大投入,引进人才,添置设备,使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对现场勘查工作重视不够,加之受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场勘查从总体上讲量少质差,严重影响了案件的侦破和打击效果。因此,解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已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刑事侦查是国家侦查机关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式、方法、发现证据,揭露与证实犯罪,查获作…  相似文献   

16.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侯林 《法制与社会》2011,(32):248-249
刑事犯罪案件的原始现场往往存着传染性体液、未被排除的炸弹、毒害气体以及复杂的现场地理环境等潜在危险因素,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新材料、新能源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使勘查中的现场更加复杂化,从事技术工作的民警因公负伤甚至殉职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成因有些是由于客观方面警用装备投入不足,也有一些是由于个别民警临场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思不强。就全国来看,现场勘查中的安全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查指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勋  房俊鹏 《政法学刊》2010,27(2):126-128
现场勘查工作对刑事案件的侦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现场勘查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日益提高。当前各级公安机关都十分重视犯罪现场勘查仪器、设备的投入,然而硬件的完善只能为做好犯罪现场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加强对犯罪现场勘查的环节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现场勘查见证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林维业现场勘查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案件发生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所进行的实地勘验和调查研究。现场勘查是绝大多数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起,乏,现场勘查笔录亦是刑事诉讼法定证据之一。为了保证现场...  相似文献   

20.
郝宏奎 《犯罪研究》2006,(6):2-6,15
美籍华裔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所著《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是一本犯罪现场勘查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之作,集中反映了犯罪现场勘查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新成果。该书提出的注重现场勘查中普及运用先进技术、坚持技术勘验与综合侦查并重、现场双向保护等诸多理念及术语,是对其数十年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系统总结,是对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理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